古诗词教学中对意境的把握与挖掘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意境的美,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诗句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灵魂”,并由此获得美感。为此,本文将通过导入增强学生对意境的了解、通过意象的整合来挖掘意境、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探究诗歌意境、通过对诗中“空白”的挖掘来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吟咏诵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几个方面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古诗词意境的内涵
  何谓意境?所谓的意境乃是作者在其作品中所着力渲染、烘托出的情境。此种情境表现为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同外部景物之间的完美契合,因而将作者自身的情感寄托于其作品之中。对于诗词艺术而言,如若未能让人体悟到作者注入其中的深厚情感,则无法让读者的心灵受到触动。
  二、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意境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导入增强学生对意境的了解,通过意象的整合来挖掘意境,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探究诗歌意境,通过对诗中“空白”的挖掘来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吟咏诵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1.通过导入增强对意境的了解
  中国传统诗词艺术最具魅力之处,不仅仅是其在修辞方面所取得的杰出造诣(如对偶等),还在于其能够让读者在品读诗词时,悄然踱入诗词中的世界。这也正是古典诗词最为脍炙人口的特质所在。语文教师也应当以此为诗词教学的着眼点,为学生构建一个能使学生进入诗词世界的桥梁,这个桥梁便是课上教师所构建的情境,尤其是导入时为学生构建的意境。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上导入对白内容,将学生瞬间带入到诗词的世界之中。比如,曹操的《观沧海》虚实结合,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如果直接教学,以学生的人生经历和视野不一定能够感受到,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本诗词意境的了解,教师可以在导入时为学生播放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营造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增进对《观沧海》意境的了解。
  2.通过意象的整合挖掘意境
  意象,在文学创作中是指寄予了作者情感的客体。中国古典诗人最为擅长创设意象,并以此来巧妙地展现或缠绵悱恻、或豪迈干云的独特情感。比如,杨柳,因为常在风中飘飞,象征着人们离别和不舍之情,所以才有了王之涣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由于明亮和圆满,而被人们赋予了团圆与思乡之情,所以有了白乐天的名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正是对“明月”这一意象的绝妙运用。学生应展开自由的想象力,从优美的诗词中去体悟无限的深意。
  3.通过作者简介探究诗歌意境
  对于诗词的学习,不但要领会和洞悉其中的典故,掌握創作修辞技法的使用,更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主张做到全方位了解,如此方可真正领会诗词的主旨。以五柳先生陶潜为例,其看不惯官场的诸多丑态,不屑于世俗,因而毅然归隐山林,其笔下的诗文风格正是其个人品格的最佳写照。如陶潜笔下的《饮酒》一诗,表现出其在辞官后的欢欣心境,同时也折射出其对腐朽不堪的官场丑态的抵触。
  4.通过诗中“空白”挖掘诗歌意境
  语文教师在构建诗词意境方面有着诸多的选择方案,如笔者惯常习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诗词学习的情境构建。此种方法的艺术之处在于对“留白”的使用,而“留白”这种技法乃是源自传统水墨艺术,通过对画面的“留白”处理,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之地。通过此种方法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其自由想象力的学习契机。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表面写“黑云”和“甲光”,实际上它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展示了大战一触即发之前的紧张状态。李太白笔下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实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江上一片孤舟,愈来愈远,逐渐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我的朋友,他是否孤独?是否寂寞?这些可以作为留白,让学生想象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5.用吟咏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通过对诗词的吟咏诵读,将使学生在舒缓的过程中慢慢体悟到诗词的内涵和主旨。可以说,学习和记忆诗词不难,难的是如何领会作者暗藏于诗句中的深意。因此,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古典诗词学习的过程中,不妨配上舒缓的古筝曲,让学生在心境为之平复的同时,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师的带领下吟诵诗词,慢慢地,学生的心境便会被带入到诗词的情境之中。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本文中,我们通过导入增强学生对意境的了解、通过意象的整合来挖掘意境、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探究诗歌意境、通过对诗中“空白”的挖掘来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吟咏诵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这五个方面,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的营造展开了探究,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西江中学(342602)
其他文献
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首选方式就是朗读。在诗歌朗读教学实践中,为了学生的朗读意愿和优化朗读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既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又强化学生的朗读与理解能力。  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诗歌朗读教学呢?  一、以“景”造“境”,激趣生情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认知背景,以使学生的新知学习得以有效启发和有所依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是按照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去种植植物,并且通过对不同植物之间进行搭配和修剪来营造出不一样的生态美。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可以为城市人
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证明,在二灰碎石中掺加外掺剂可以提高早期强度,保证二灰碎石低温强度正常增长,可以延长北方寒冷地区的年度施工期,加快公路建设进度,保证公路建设
<正>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绚丽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各地区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引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呼吸科、老年科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本文从学科知识与思维模式,教材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