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的重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实验探究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到初中化学,就不能不说到其中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
  【关键词】实验探究化学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分离的一个单元,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要在化学课堂中有效的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下面我简要从几方面阐述在中学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我曾做过“烧不坏的手帕”的兴趣实验。将95%的酒精和水以2:1的体积比混匀后,用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镊子钳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烧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熄灭火焰,会发现手帕仍完好无损没有烧坏。这时,学生们都惊讶了,觉得很神奇,十分的有趣,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这是我在上化学第一课时为学生做的实验,之后每节课,学生都会好奇的问我“老师,我们这节课做什么实验?”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不再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
  二、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很枯燥的把一些化学概念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觉得枯燥的同时,学的效果也不会好。但是相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是能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学习,或者自己动手做一次实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很快而且记忆持久。如:学到二氧化锰的时候,学生根本没见过二氧化锰,怎么可能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通过真实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如果教师在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直接看收集好的氧气,学生不会明白试管口应该向上还是向下倾斜,也不会明白收集氧气时应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怎样检验你收集到的是氧气?但是,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收集到氧气之后还可以检验它的存在,这都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形成物质这一过程充分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
  三、实验探究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探究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还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从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进行变化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的侧面去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一个化学反应。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也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现象等。比如,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试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各种现象。试验后,要观察药品的颜色、重量、气味是否有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体等等。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再是盲目的观察而是有目的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果,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实验探究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上文中曾提到初中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从这点入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必须是新颖的,对学生具有诱惑力、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钠化合物性质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过氧化钠有哪些用途?在我国的航空和潜海领域中有什么作用?针对这些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高涨,从而更主动的去思考和讨论问题。如学生做“硫酸亚铁的制备”的实验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前,我准备了几种所需的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己选择,并用自己选择的药品和仪器做出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脑筋,结果学生的表现非常棒,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莉.《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王金来.《浅谈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3]梁明祥.《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3,0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兴起,各个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物理课程的改革,更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给物理教学带来了诸多新变化,要求在教学
【摘要】生物新课标提出以后,实现教学生活化成为了时代对中学生物教师的要求。文章主要从教学生活化资料的五种可能获取方式、教学生活化在中学生物课堂的实现方式两方面探讨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希望能够对中学生物教师实现教学生活化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学生活化实现方式  一.中学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教学生活化”是从教学的生活意义角度探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这一层面上出发,
【摘要】本文就班主任在工作和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情感教育,再次分析了情感教育的作用,最后对怎样实施情感教育以及其意义做了总结。通过阐述让我们明白了要成文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那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工作情感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历程中的引导者。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
信息化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交易的方式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交易,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逛遍天下,采
【摘要】计算机基础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入门的基础课。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也要跟着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实践能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策略 现状策略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生教育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对于学生教育中的师德建设表率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所好的小学不仅取决于其教学环境以及其师资力量,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水平。但是,在一些小学教学中由于其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任教老师面临很多问题,影响小学的师德建设以及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本文从小学师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解决
【摘要】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相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涉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既需要牢记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更要善于分析综合,对比判断。本文分析了生物知识的上位学习、生物知识的下位学习及生物知识的并列结合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他首次系统的把同化的思想运用于解释言语材料意义的习得过程,对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与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新课程强调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  一.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1.1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