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评价略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德育部门工作是义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机构,由于初中学生处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最好年龄,德育教育可以教导初中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但是,教师对于初中德育的实效性总体评价偏低,这样的结果是由于现阶段的德育工作还不够科学与规范等等原因造成的,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提升。本文根据初中德育教育的定位和现状,明确给出一些可以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德育教育的开展。
  【關键词】初中 德育教育 科学评价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91-01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一个怎样的人。而当前中学道德教育在我国却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忽视最基本的忽视日常行为教育,一味的“高空作业”;内容滞后,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囿于校园,无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缺乏人文关懷和实效性,盲目追求就业率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失败。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成功的德育教育,首先必须要开展全面而科学的德育教育活动,其次科学地评价德育教育方法的正确性,才能整体上完成对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评价。
  一、开展全面而科学的德育教育活动
  学校的日常运作离不开德育教育。制定德育规范,从校长、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到各年级主任、班主任,都有明确的德育目标,每年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和预布置,逐年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通过集体榜样来教育每个人——设立学生会和值日生制度,开展每个班级轮流值周等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懂得自我约束和管理。对于品德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在班会上给予表扬,并请其分享经验和方法,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违纪的学生,请值日学生和班级给出理由和证据,真实证明违纪情况,并请学生代表说明情况和处理办法。这些细节都能体现出学校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对学生放权意味着学生本身的充权。
  科学的计划和具体的道德教育活动的安排,是实现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不仅是日常学习生活中放权给学生,在特殊的课程和安排上也要求学校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比如说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包括班级活动方案、主题班会、校运会活动方案等等;让学生自己编写思想品德考查试卷;开展读书会和班级讨论会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得到德育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很多,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塑造不一样的自己。其次,要合理设计全校性质的德育活动并每年举办,全面涵盖保持卫生、文明行为、环境保护、献爱心、爱国情怀等等德育相关的主题。在每年固定时间开展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使德育教育系统化,还能让教师们从每年的变化中寻找变化和新的思路。
  二、对德育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性
  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评价是一种在可行性、过程、效果和客观性上有所要求的行为,这种评价具有实践上的指导价值。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德育评价模式,才能发挥它的指导功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所以,建立德育指标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初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初中的德育指标体系包括了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以及科学的评价目标体系,其中,保证评价标准的客观性,才能肯定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全面评价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校要具体化各项评价内容,通过将德育目标层层分解,写出每一层次的评价要点。在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的变化特点,以及初中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之后,才能把德育评价写得更加生活化和简单化,具有可操作性。
  在建立了德育指标之后,就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了三种:平时分、考试分和自我评价。
  1.平时分是整个学期的考核,将纪律和制度的评价目标制定成为细化项目的记录表格,比如迟到、早退、旷课、使用违规电器等等。到学期末时,根据表格项目逐项比对,违规的就按规定扣分,最后得出这个学生的平时分。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用事实说话,客观而真实。
  2.考试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项评价是基于一些知识性强的德育目标的,比如识别国旗、国徽和国歌等等。这种评价方式最原始也最精确,同样也是非常公平的一种评价方法。
  3.自我评价是评价方法,但很难使用道德教育目标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思想、反思意识、位置、角度、人格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种评价可以采取程度式量化,比如“完全同意”就是5分,“完全不同意”是1分,这样每项的计分总和就可以作为评价结果了。
  总之,初中的德育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能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还使学校的德育教育的能动性大大地提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表面上占据了主导作用,实质上学生才是主体,接受德育教育正是帮助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组织和管理好可控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也在这种科学的评价模式下,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水平一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水平一;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策略  水平一刚入学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02-01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的、无升学压力的学习环境。虽然有些学校的课业压力仍然较大但是孩子们仍然有大把的时间用于网上冲浪。现在各个学校中传统班级管理都比较注重培养班集体的整体性,可是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了很多新鲜的东西都喜欢特立独行。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会遇到各种各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全身系统动脉硬化的关联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收缩心功能正常组(A组LVEF≥50%)45例,心功能不全组(B组LVEF〈50%)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宝贵的精神资源,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进行系列整合,从经典诵读、激发兴趣、与时俱进、励志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打好阅读基础对将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好了阅读对增加整体的个人素养、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也将产生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入绘本,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的,要发挥其功效,引领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感受童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需体现创新,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  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
二十世纪以来,有大量的新编戏曲剧目问世,而戏曲发展至今,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创新,然而到底应该如何对剧目进行改革创新呢?很多剧目对叙事方式做了新的探讨与开发,诗意化的特点被进一
针对盐城市盐务管理局多年在盐业管理方面的成绩,从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要求和工作理念上进行了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30-01  在现代美术课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科学地解决素描基础课教学,是美术专业课的一个重要课题。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对象的认识能力,贯彻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小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数学文化活动”等方面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措施进行初步研究。给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富有数学味的活动文化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