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综合评价东华北春玉米组的33个参试玉米品种,选取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并筛选优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选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将33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金园23和吉农玉1898两个优质玉米品种。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用氯化亚铁从高盐固废浸出液中去除氰化物,考察了氯化亚铁加入量、浸出液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氰化物质量浓度15.58 mg/L、pH=6.0的溶液,在氯化亚铁加入量31.25 g/L,反应时间5 min,反应温度25℃条件下,溶液中氰化物去除率达97.05%,残余氰化物质量浓度低至0.46 mg/L,氰化物脱除效果较好,且溶液中无新杂质累积,不影响后续回收
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线上教学开展的一个多月以来,如何提高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是目前老师们都在思考和不断探索实践的事情。本文以二年级数学教学为例,阐述在学校疫情防控复课前的线上教学的疲倦期,如何利用导学单、实践活动作业、二维码技术等辅助线上教学,让学生能更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全方位"扫描"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并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一些线上教学中能有效促进
"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是目前一级响应状态下的一种广义的教学形态,是一个特殊时期暂时的、不得不选择的、以线上即时交流为途径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相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而言,线上教学在传统教育学意义下可能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教学形态,但其不受时间与空间制约,诸位同仁应看到该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不断调整向上授课方法,联合学生家长的力量,上好小学数学课程。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学习小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基本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为其日后的成长进步提供基本保障。线上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形式,发展好线上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体医深度融合”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改善人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体医深度融合”背景下社区慢性病人群运动康复模式进行分析,以社区居民为关键点,以医院为保障,以高校体育专业人员为指导,探索“三位一体”社区慢性病人群运动康复模式实施策略,对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慢性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凝注心力阐释的热门话题。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历史境遇探究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形成,是学习和研究“初心与使命”命题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形成有其深刻的逻辑理路,源于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民族情怀,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锻造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形成的逻辑理路,具有重要意义。
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而目前N-GPV的毒力关键基因位点尚不清楚。本研究将N-GPV(SD株)在SPF鸭胚上进行多次传代,对SD株F10、F20、F30、F40和F50进行全基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不变的初心使命。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思想淬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涵养初心使命;通过理论武装,以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初心使命;通过实践磨炼,以火热的革命实践砥砺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以生命和鲜血铸就伟大长征精神,生动诠释初心使命。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为了深入揭示引起樱桃谷鸭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BDS)的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鹅胚增殖特性及分子特征,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3份SBDS典型病例在9日龄鹅胚上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成功分离到3株NGPV,分别为SDHT16、SDJN19和SDLC19。3株病毒均能在鹅胚中稳定传代,但致死鹅胚的时间明显长于经典型GPV。3株NGPV之间基因组的同源性高达
1研究目的:大型体育赛事赛后的体育场馆运营是个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难题,在每一次大型赛事后主办城市的场馆运营都会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第31届成都大运会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举办国际级赛事,也是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一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历届大型体育赛事赛后的场馆利用情况,再结合成都大运会场馆实际情况,来分析场馆赛后利用的优劣势,最终就如何实现大运会赛后运动场馆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