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高师院校需要为基础教育输送反思型、研究型人才,师范生在职前阶段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科研素质包括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从意识上重视、从知识结构上积淀、从课程上强化、从活动中锻炼、从评价中激励是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科研型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素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渐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开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至今,本科小教专业已在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印证在一线教育中好的教师一定是个好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就面临着新的课题,即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我国的本科层次小教专业是一个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新专业,它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双专性”,即具有一般师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共性、教师教育专业的个性和小学教师自身的特性。而本科小教专业和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最大不同在于,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教学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研究型”教师②。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本科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
  二、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科研型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及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要实现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必须为此培养科研型小学教师。
  科研型小学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了解自身教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有过反思、学习、团队合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高师院校在培养本科小教专业人才科研素质方面的规格要求表述为:师范生掌握小学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进行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技能。教育科研能力需一定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作为基础③。
  三、本科小教专业人才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1.从意识上重视。长久以来,高师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师范、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倾向,对于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师范教育开始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本科层次小教专业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几经实践和厘定,小教专业的定性、定位越来越清晰,在小教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在职后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所以,必须使小教专业师范生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在其职业的长足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小教专业师范生牢牢树立起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灵魂的重要观念。
  2.从知识结构上积淀。小教专业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多能”,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又是秉承初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自然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各个学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通。未来的小学教师还具有“双专性”,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要专,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知识要专。这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努力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未来职业需要的主体性知识,即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条件性知识,即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从课程上强化。基于小教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师范生学会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要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内容要丰富,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要适当,使师范生既学到广博的知识,又立足自身有针对性的弥补、丰富。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是以学科课程组织和实施教育内容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顺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加强综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给师范生设置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综合类课程,特别是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德育论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要以本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本地区小学生的实际为生长点。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产物④,它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思想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一直是高师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增强实践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切实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加强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从活动中锻炼。开展丰富的教育科研培训和讲座,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师范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评比,倡导教育科研导师制,让师范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由导师躬亲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行动中完成积累,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5.从评价上激励。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师范生行动的巨大动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内在动机,使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兴趣,树立起科研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细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的监督和监管,进行周期性的评比表彰,将师范生的科研活动参与度和科研能力纳入学期、学年的评奖评优体系,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从外部和内部激励学生从事教育科研。
  注释:
  ①南京晓庄学院,晓庄试验: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②四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③申仁洪,黄甫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④[英]迪尔登.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J].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庞雪群,朱昆,庞晓晴.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的科研素质[J].学术论坛,2006.8.
  [2]王昌善.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谢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4]王健.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基金项目:本文是海南师范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前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实践样态研究”(HSJG0909)的研究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融入到具体的化学实验活动中,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教师运用化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保证化学实验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功能。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
有机化学是化学与化工,以及相关的生命科学、药学、环境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观念越来越为广大教师认可,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新的教学观念的核心。为达此目标,改被动地接受型学习为主动的自主型学习是关键,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环境是条件,提供学生个性发长空间是保证。只有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
摘 要: 针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本文给出如下方法有:运用主体能动的理论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实验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
摘 要: 教师应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疏漏、不足之处,课后学生的意见,课后作业等进行反思,重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 教学反思 中学化学教学 教研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发地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认知、评价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
摘 要: 在生物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模式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探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教学 应用 学习兴趣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被新的教育形式改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提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式教学模式给实现这一目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还是育人的德育工作者。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认识化学德育的深刻意义  化学德育教学方案,应体现教师对这一基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本文从教和学的对象(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入手,针对教师的起步阶段培养、教学过程教法构想、导言和板书设计、学法指导、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 教学对象 教法构想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创新能力  教师是学校育人工作过程的具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智
鼻炎是近年来困扰养鸡业的常发病、该病高发病,病程长,不易治愈,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主要表现为流稀薄或黏稠鼻液,打喷嚏,咳嗽或气管有罗音,严重的眼眶周围肿胀。从临床诊治看主
Routing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tasks in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s), due to the lack of global knowledge and sporadic contacts between nodes. Most existin
摘 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探寻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讨论的基础上,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一定教学目标,独立自主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