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很好玩”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4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许多传统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一样,李晓菲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34岁的他,负责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业务,从最初的一名专利工程师到今天的职业经理人,他已经走过9年的时间。


  当记者问起他如何进入IP行业的时候,李晓菲说,“这也是一种机缘巧合”。理工科出身的他,硕士期间就在企业做技术实习,当时的公司希望他能在毕业后继续留下来。然而,那时深圳的大环境使得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工作强度变得很大,在他看来,除非后续转到管理岗位,这种需要强大体力和精力的研发技术人员似乎只能吃青春饭,不能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临近毕业之际,他和许多人一样参加了招聘会,正好遇到专利事务所的招聘,就这样偶然间踏上了知识产权的道路。
  如今谈起这段往事,他说:“当时的选择不失为一种‘冒险’,但是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知识产权这个工作‘很好玩’。”
  积累与收获
  从2006年加入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到年底离职,李晓菲在专利代理人的道路上只停留了一年的时间。被记者问及跳槽的理由时,和许多离开代理所转投企业的IP人士一样,李晓菲坦言,事务所的工作过于单一,除了专利申请和答复以外,以后最多也就是增加无效和诉讼方面的工作。但是在企业里面,知识产权工作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发展空间也更大。
  一年的时间不算很长,却让他找到了职业发展的目标。这时的他,把目光投向了早已在全球拥有一定市场的先进医疗设备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知识产权经理人,并且一待就是8年。对于职业方向的转变,李晓菲认为,作为专利代理人,需要在具体案件中为自己的客户追求最大价值;而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需要为自己的公司规划合适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因此,知识产权经理人更强调工作的整体性和长期性。“专利代理人的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也是很大的,一方面为具体的专利申请操作实务上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更加强调沟通和协作。”李晓菲说。
  对于目前的工作,李晓菲坦言,他最大的困扰来自于公司内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决策和行动的内在动机和利益诉求,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
  对于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李晓菲的评价是:充满挑战性和收获,压力与动力并存。“目前重点的诉讼案件还没有结束,所以压力还是比较大。同时,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也在进入新的阶段,目前的公司已经有一定量的专利储备,拥有1000件的国内授权专利和200多件国外授权专利,应该算是国内的医疗器械公司里面最大的。”李晓菲告诉记者,“专利许可和授权将是未来的一个工作重点,虽然会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自己非常有动力去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迈瑞公司在2013年获得了中国的专利金奖,也在2014年被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而事实上,最令他满意的是,通过这么多年的认真工作,自己的团队产出了一批质量非常高的专利,为公司积累了真正“有效”的知识产权资产。
  在工作之余,今年李晓菲还以409的高分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他表示,自己还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今年参加司法考试,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作为一个知识产权经理人应该有比较开阔的知识基础,不能只局限于一个知识领域。知识产权以外,管理学知识、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都是一个合格知识产权经理人应该涉猎的领域,不一定要非常专精,但是要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2014年对于李晓菲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今年宝宝出生,家庭里面增加了很多欢乐,老人的身体也非常健康,我觉得这是生命中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李晓菲笑着和记者说。
  总结与期许
  当记者问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产权经理人时,李晓菲认为,掌握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应该是基础,而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优秀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公司级的战略视野,是一个经理人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小众行业,主要是由专利工作者和知识产权法务人员发展而来,他们的知识背景都存在一定的盲区,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性研究还非常少,而目前知识产权领域发展和变化很快,还需要快速的知识更新,不断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李晓菲告诉记者,“另外,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个圈子的内部共享也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公司所处领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应对策略就完全不同,经验分享,可以给其他人很好的参考和意见。”
  对于知识产权的发展前景,李晓菲也希望通过媒体进行呼吁: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是知识产权存在的意义,只有国内出现更多大的赔偿额的诉讼案件,才能增加公司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才会拿到更多的资源。“国家一直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将是内在的需求而不是外部强加过来的。所以知识产权发展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加符合公司发展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和管理体系。”李晓菲说。
其他文献
和许多三十多岁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不同,黄忠守已不再年轻。年过半百的他,有着25年的产品研发和管理经验,现在负责天马微电子集团的知识产权业务。从发明提案到专利寿命结束的全流程精益化管理,侵权分析、诉讼抗辩、发明头脑风暴、员工培训、校园招聘、绩效评估、撰写发明提案、集团总部各部门以及集团各板块公司之间关于知识产权业务的沟通协调等等,他和他的团队都要负责。他有时会调侃一句:“总之要想把自己累死真是太容
期刊
高睿2012年7月加入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而在此前,她就职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从事知识产权工作长达近6年,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参与企业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在方正工作期间,其推动企业评选为“北京专利试点先进单位”、“北京专利示范单位”、推动企业专利获得“北京发明专利三等奖”、推动企业评选为“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参与建设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  加入握奇后,高睿主要负责企业的
期刊
早上8点,上海早高峰的橙色拥堵时段,已经是一家外企知识产权部大中华区总监的柯晓鹏,依然选择步行上班。35岁的柯晓鹏,虽然还很年轻,但事业已经发展到稳定期:2000年进入富士康智慧财产部,从一名专利工程师开始做起,后又经历了中兴通讯8年多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到今天成为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大中华区知识产权总监,负责企业在整个亚太区的知识产权事务。  富士康:在最该吃苦的年纪给了我这个机会  2000年,郭台
期刊
知识产权是一个朝阳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法治的完善,以及整个社会对创新的呼唤和渴求,知识产权对企业、对国家、乃至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必然会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法治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企业界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重视也必然会有一个过程,从事知识产权的工作者们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忍受孤独,需要心怀梦想,甚至需要有些宗教般地追求。  个人职业成长历程  “心有多大
期刊
现任甘李药业知识产权部总监的王冲,从学校走出来后,一直在知识产权的道路上前进,从国知局的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到代理所,再到甘李药业,她认为,知识产权领域既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又不会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研究领域,所以比较符合她想要求的发展行业。  王冲认为,在企业中做知识产权经理人是一份非常有挑战的工作,技术在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经理人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被淘汰。
期刊
作为国内迄今为止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8.5代面板线,深圳市建市以来最大单笔投资245亿元的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星光电)积极打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并在2012年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荣誉称号,2012年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4年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华星光电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一直坚持“跟随行业标
期刊
在充斥着理工男的IP圈内,外表俊朗的陈军在人群中是一个不容易被忽略的存在。37岁的他,负责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知识产权业务,西装革履间透露着外企精英的气场。14年前,正是中国第一批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刚刚起步之际,陈军幸运地加入其中并坚持至今。“14年间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从方兴未艾到如火如荼,我们IP人是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陈军感慨地说。  积累  和许多相同年龄段的企业知识
期刊
洛杉矶当地时间2014年9月24日,在国际3D及先进视像协会(International 3D&Advanced Imaging Society,即13DS)举行的“2014技术及新产品大奖”颁奖仪式上,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简称“超多维”)凭借其“裸眼3D移动解决方案”荣获“年度最佳3D移动产品大奖”。这是中国“智造”企业在立体影像显示领域首次获得国际行业大奖。要知道,国际3D及先进视像协会
期刊
王宏磊是80后中的幸运儿,他不仅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且加入了一家快速发展的新公司,在随公司一同成长的过程中,他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008年还未毕业,王宏磊便已经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源电子”),在视源电子就职期间,从一人兼职法务专员、专利工程师开始,在五年的时间内建立了9人的知识产权和法务团队,下设专利、商标、著作权、专利
期刊
2009年7月,对于目前就职于百度公司法务部的高级法务经理秦建来说,已有些遥远,却又十分清晰。彼时,他刚刚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意气风发,学生时代的光环笼罩还未完全褪去,但对于职业生涯的选择,却没有表现出大多数毕业生会有的稚气和犹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百度公司这一在他看来高新技术产业的标杆,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自己法律、技术双背景的优势,付诸青春投身其中。  一晃五年过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