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鳖的艺术进阶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时代的美术课上,老师常说在某国人们可以随意的进入美术馆去观看某幅世界名作,可以一整天都待在艺术的殿堂里。当时认为能办展览的,也必定是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随着自己从闭塞的小县城来到大首都之后,对于画展的认识也慢慢变了。
  高中时期我就读于特长班,一半音乐生,一半美术生,都是因为文化课不是很好,特招上来的。特长班的口碑在学校不是一般的差,而升学率却出奇的好,在全校有些异样的眼光下,我们班在高三举办了一次画展,类似毕业展,作品来自三年来每个人的课堂作品。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素描、色彩、素描和图案这些课堂作业中挑出最满意的一些,各自负责自己的作品装裱,实际上就是贴一圈黑色的卡纸,也有贴彩带的,然后就是贴满了整整两个画室,像墙纸一样密密麻麻的都是作品,教室的桌子被摆到中间,上面摆满了装有速写的文件夹。实际上我记不清展期具体是几天了,只记得下了课就会往展览的教室跑去,去值班是一方面,还有更加重要的是去粘画,我们的作品都是以双面胶直接粘于墙面的,一节课下来,很多都掉了,我们要赶在其他同学进来看展之前,迅速的整好,狼狈却也甜蜜。
  殿堂
  那年高二,我们几个小县城的小土鳖不知道谁提的建议,要去北京看画展,当时在中国美术馆正在进行全国美展。我们几个人大巴再转火车,就这么兴冲冲的去了北京。一位曾给我们班做过美术培训的清华美院的高材生,帮我们安排了住宿等问题。如今我已不记得当时去中国美术馆看的具体作品了,只记得里面很大,大家看得很累。相比较看到的作品,我觉得当时那种来北京看展的冲劲,反倒更加的让我怀念。
  再之后去北京看展变得不那么兴奋了,在我进入了艺术媒体工作后,第一次以工作的身份参观了一个展览,那是在北京798 举办的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对话:纪念田维·感悟生命”的艺术展,我作为视频拍摄者去的现场,和同事一起对那个活动做了全面的报道。田维是一位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于2007年去世,年仅22岁,去世前一天还坚持写作,她去世后,其在博客创作的文字被编辑出版为《花田半亩》,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那次展览是为了纪念田维,一众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和田维的文字呼应,唤起大家对生命和青春意义的反思。同事说这是他见过的最有意思的展,每个采访的艺术家也都说的十分有感触的话,那次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有这样一种疾病的存在。一位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还翩然泪下,她说就在早上她离开家来参加这次活动时,小区里有一位邻居跳楼自杀,加之这次本来就很沉重的活动让她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同时也有田维这样短暂而散发着光芒的生命。活动结束后,嘉宾、工作人员和媒体都被拉去参加了晚宴,第一次我知道原来一个展览包括这么多环节,不是只把画挂上去就行了,是需要很多人为之付出努力的,甚至还有晚宴。
  麻木
  因为工作的关系,跑展览的次数成倍的增加,慢慢的变得麻木了,北京的展览太多,看多了自己也变挑剔了,开幕、讲话,大家挨个夸夸艺术家,然后大家对着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侃侃而谈,不痛不痒。这样的展览多了,索然无味,艺术家们在自说自话,艺术似乎又抛开我跑远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跑来了一群我不知道是什么的疯子——观念艺术。虽然我作为一个艺术媒体从业者,但是我要承认我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还有有限的,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来挑战我的认知底线,有次在“大声展”的现场,我看到一个类似建筑工地的作品,我敢打赌,只要没人拦着我,我进去随便乱砸一通,之后这作品也不会有人觉得它变了。有次叫了同学一起去国贸看一个艺术博览会,现场有一个打开的旅行箱,一些毫无逻辑的衣物散落出来,同学说这也能算艺术品,我也能做。我不得不认识到艺术这个林子,不光是什么鸟都有,也有不是鸟的。
  触动
  刘小东的个展《金城小子》是一个让我有所感触的展览。艺术家回到自己的老家金城,以自己昔日的好友作画,导演侯孝贤全程跟拍这次过程,并制作了同名纪录片《金城小子》。多年后的好友重逢,大家今非昔比,成家立业,过上了各自的生活,时间在那曾熟悉的人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经历,好友变得陌生而熟悉。整个作画的全程都成了一次艺术行为。但是在几年后同样的形式刘小东又搞了一次,我觉得这次从作品质量和纪录片层次上明显降了一个等级,这一次艺术家来到曾去写生过的地方新疆和田,没有了多少回忆支撑,纪录片变成了简单的片段演示,作品也更加偏向于比较单纯的写生。整个展览虽在同时期的展览中质量尚可,但观者所能感受到的东西少了,我还是怀念金城小子。刘小东还表示,这样的形式如果有人愿意继续支持,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我想不是什么都能复制的吧。
  第一次观看张晓刚的个展是他的《16:9》,但是我更加喜欢他早期的作品,看过电影《向日葵》的都知道,这部电影的海报和道具都选用了张晓刚的早期作品,工作的关系和他有过接触,当时我刊选登的一幅他的作品,题目有些不确定,他给的答复是就按照藏家起的名字吧!题目这个他不在意的。如其作品没有尖锐的棱角一样,他,人也随和。《16:9》展览现场,张晓刚表示,这个东西很有意思,现在的电视都变成了16:9,然后里面的画面会变形,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我那时还偷偷笑他对高清电视的不了解,但是他却以这个生活的点,激发出了创作的灵感。只是我还是最喜欢他早期的那些安静的脸。
  接触艺术也慢慢的不局限于展览活动了,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关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文章,说的是她的一次现场的行为,她坐在展厅内,一张空桌子的一边,另一边有一张空的椅子,观众可以坐上去和她对视,但她就这样毫无表情的坐了几天,没有任何观众的到来对她产生了影响,直到他昔日的恋人坐到她对面,呆坐几天的女艺术家,面对自己久为谋面的爱人,她哭了。只这一个展览的报道,我就被阿布拉莫维奇打动了,艺术就是她本人。之后我又了解了她其它的作品,我在她的作品中能很强烈的感受痛苦的痛苦,这才是类我的土鳖认为的伟大。
  过了春节中国人的2014年才算真的开始了,一批一批的展览又要扎堆而来,各有目的的人们扎进这个圈子,我也会继续我的工作,继续游走于这样那样的展览现场,继续等待着内心的触动。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研究了PECVD法沉积μc-Si薄膜中衬低温度、氢气稀释率和射频功率等参数对μc-Si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表明:随着衬低温度的增加、氢气稀释率的增大、射频功率的提高,
近日,笔者下基层偶尔与一个体运输户接触,闲聊之时,道出为税苦衷。刨根问底,答曰:营业税、工商管理“税”(费)、养路“税”(费)、交通管理“税”(费)、务工“税”(费)、安全管理“税”(费)、
今年7月3日--1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了1981年全国钢琴制作质量评比交流会,其评比结果如下: 中型立式钢琴工艺制作优秀奖:上海钢琴厂(聂耳牌) 声学品质优秀奖:北京钢琴厂(星
马友友,著名大提琴家,1955年生于巴黎。被誉为“一个世纪中罕见的天才”。本文是他今年访日被采访时的谈话摘录。在场的还有这次与他合作演出的日本小提琴家堀米柚子,她首获
《半月谈》记者最近分赴豫皖浙川等地走访时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纷纷称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得民心顺民意。不过,少数地区也出现了不尊重群众意
对140份甘蓝品种和材料作了甘蓝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virus)和甘蓝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苗期室内人工接种以鉴定其抗性,得到对芜菁花叶病毒表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从带毒香菇的菌丝体中分离和纯化出一种30nm 的球状病毒颗粒,经核酸鉴定为双键 RNA 病毒。病毒衣壳蛋白分子量为22 000道尔顿。并建立了一套从香菇中提取,
11月9日,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佘靖副部长指出,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创新与保
异核现象是真菌的一个孢子或细胞中含有2种或2种以上遗传性质不同的核的现象。它可以通过两菌丝(芽管)融合或核突变而产生。禾谷类锈菌异核现象的研究在目前基本上不能采用培
白僵菌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应用面积最广、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生物制剂。近几年,全国每年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面积约54万公顷,是南方各省开展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