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课堂“伪”引导提升教学“真”智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是课堂的体操,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要素。结合实践,提出识破课堂的伪引导,从学生经验出发,教给学生在计算、操作和认知方面的能力,提升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策略 课堂智慧 假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86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伪引导导致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思维认知。何谓伪引导?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简单粗暴地进行教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立足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最终实现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立足经验,识破伪引导,培养多元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大多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经验入手,突破伪引导,教给学生多元化、高效化的计算方法。
  例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样化的算法,此时只需要教给学生“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某教师出示例题“11-6”并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学生说:“5 6等于11,所以是11-6等于5。”教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做法之后,要求大家统一用这种方法口算其他题目,并出示一些练习题进行强化和巩固。事实上,当教师要求学生统一用这种口算方法时,就陷入了伪引导的误区。因为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做的是,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独立口算,深刻理解算理。学生在独立口算时会有多种方法:有的拥有了10减几的数感,有的积累了数数的经验,有的掌握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速算技能。只有给学生思维的展示空间,才能让学生实现自主思考。
  教师要擦亮眼睛,拒绝“伪”引导,一定不能因为怕学生出错而让学生统一解题的方法,更不能“想当然”地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促进“真”思维的自然生成,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立足思考,识破伪引导,提升操作实效
  在教学中,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按照指令进行形式化操作,就会让学生陷入误区,导致课堂教学无效。
  比如,教学“16-8”时,教师让学生口算后说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8 8=16。”教师拿出小棒,在黑板上随手就摆出16根小棒(即10根加6根),并要大家都跟着摆出来。结果有学生摆的是“10-8=2,6 2=8”,和教师提出的操作方法截然不同,算理上无法和教师的思路一致,结果却相同,学生困惑不已。此时,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思考和操作结合起来:“16-8等于几?想8加几等于16,用小棒怎么摆?”学生先摆8根,再摆8根,这样就是16根,而后拿走8根,就代表“16-8”,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真”思维。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思考,识破伪引导,尊重学生的操作经验,将思考和操作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提升了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三、立足本质,识破伪引导,提升思维品质
  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基于学生主体的,因而,教师要立足本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领学生聚焦思维,深刻理解概念本质。
  比如,教学苏教版教材“认识位置”时,很多教师会这样进行引导:其一,让学生动手摆书和文具的位置,指出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其二,说出图中的食物的位置;其三,组织摸耳朵的游戏。这些活动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让学生应接不暇,属于伪引导。教师应当让学生经历从感知概念、建构概念再到理解概念的过程,比如,可以出示一幅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图中有什么,图中的物体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能用圆圈画出这两个物体的左右位置吗?想一想,你左边的同学是谁?右边的呢?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建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来揭示生活中的位置关系。当学生理解了左边和右边之后,会生成上面、下面、中间等位置的认知,从中感悟这些位置的相对性,由此实现了真思维的发展。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本质,让学生经历从思考到理解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经验,识破伪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让数学课堂充满真智慧,帮助学生真正提升数学能力。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不久前,我在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先学后教”模式的课——“百分数的意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几年前我也开始渗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下面,我借“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课堂教学如何释放“先学后教”模式的活力。  一、先学,是放羊式,还是圈养式  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
在一次“名师大讲堂”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两节“同课异构”课,由本市骨干教师A和省名师B执教同一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两位教师执教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感触颇深。教师4首
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全面带动,拓展活动的广度,挖掘活动的深度,提高党员和群众对活动的认可度;必须坚持全党统一,全员参与,突出活动主题,引领时代潮流;必须坚
CuNiSi合金中部分元素易造渣、铸造内应力大,在实际生产中铸锭质量难以控制。本文分析了CuNiSi合金中常见的缺陷,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措施,对指导CuNiSi合金
耗时低效的责任在教师,减负高效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时空,让学生完成想想、说说、练练、做做,把时空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双孢蘑菇播种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期的温度条件是影响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林间和林外的温度变化对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丝生长阶段(9月1—2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选择数学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的数学问题具有三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素材,精心选择“三性”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造活力四射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问题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85  “在数学的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