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初中物理时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才可以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概念是人类对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所得到的东西.初中物理主要涉及的概念有:声学、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初中物理教学既要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又要兼顾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本文以自己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经验和见解,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简析.
  概念是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的概念,对于物理科学还比较陌生,对于他们来说物理概念是抽象、枯燥的.概念是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积累,对物理概念进行科学、有效的构建.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出良好、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去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教学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以有趣的物理现象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趣味,不断丰富感性积累.让学生清楚、直观地观察到独特的物理现象,对其形成自身理解的印象,让学生将现象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物理概念的高效构建.
  一、实验辅助教学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基本方法.纯粹的物理概念理论知识枯燥而乏味,观察和实验则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了科学地构建概念知识,初中物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的感性特点要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实验是属于学生的实验,但是当前的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忽视、轻视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现象.物理实验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对物理现象产生真实体会,而不是用空乏解说代替的“演示实验”.教师的语言再精湛再具体,都比不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的经验有说服力.实验是物理的基础,离开了实验,学生对物理的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当然也就容易混淆了.
  例如,在讲“浮力”时,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水向上的浮力.那么浮力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其中又蕴涵着怎样的规律呢?几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几个不同的物件就可以对其轻松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对不同物体在同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所受到的浮力情况、同一物体在密度不同的溶液中受到的浮力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探究.通过自己亲手的实验,学生对浮力的概念不仅可以深刻理解,还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充分运用媒体
  有的物理概念抽象难懂,其实验对成本、条件、可看性等要求较高,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些图片、动画、视频和仿真实验室等,都是辅助物理概念教学的最佳选择.教师可以将教学中出现的抽象又难以实际操作讲解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的展示,同时还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顺利地进行.
  例如,在探究“声学”时,声音虽然是无时无刻存在我们身边的,但是其传播的原理却比较抽象,通过讲解,学生虽然对其概念略懂一二,但是要做到清晰地理解“声的传播”的概念,就必须利用多媒体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介质进行虚拟演示,讓学生充分理解.
  又如,在探究“光学”时,光给我们的感觉往往只是一瞬间便可以照亮整片大地,但是光其实是有速度的,只是非常快,快得我们难以用肉眼去分辨,这给教学增加难度.多媒体的辅助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对光的传播进行模拟,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光速”这个概念了.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媒体和软件,可以有效增强物理教学的感性特点,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科学建构.
  三、渐进式教学
  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在学习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地对物理带有一些印象和经验,它们是概念教学的起点.但是,学生的这些浅薄的经验大多数是零散、片面、甚至错误的.
  例如,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水蒸气,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可能会认为它是“白雾”.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脑袋中的这些“经验”进行甄别、矫正、完善和巩固、强化,逐步地趋近于科学的物理概念.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矫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就很容易就被原来的认知影响,不能真正地理解概念.当学生对物理有了错误认知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而是要积极地反思和改善教学.科学的概念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物理概念的构建也必须循序渐进,从学生对物理的基本经验发展到精确的科学概念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物理概念的教学一定不可以急于求成,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逻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把握好学生概念形成的渐进性,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
其他文献
变式教学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变式来讲解知识,变的是思考的角度、层次以及数学背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变”,让学生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东西,从不同的条件和变式中找出事物不变的属性.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要能够对数学公式、原理等融会贯通,在变式教学中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变式教学不仅仅是变换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变换问题思路,要在变式中改变数学题的条件、前提、背景等,甚至要将公式和概念深化、多样化
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学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运用哪些教学手段,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依旧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要探讨.  一、课前充分备课,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离不开有目的、有针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
在解答试题时,学生因为疏忽、马虎、不谨慎而失掉的分数,通常称之为过失性失分.它不是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而失分,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较差而引起.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的过失性失分比较普遍而且失掉的分数也较多,考试越重要,过失性失分也就越严重.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减少或消除过失性失分问题,应该受到师生的重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过失性失分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1.审题失误  这类
有些学生步入高中后,对物理学习很不适应,觉得物理一下子难了很多.所以,帮助学生在高一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養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就该话题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成因分析  1.初、高中在知识内容、要求上存在跨度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以定性了解为主,如:力、电、热、光等.许多物理现象和过程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通过对简单的实验和直观现象的观察,就可分析归纳得出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验中应用自制教具更能为实验教学增光添彩.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物理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的  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实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类似、整齐划一,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模式只能满足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