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它在强调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归纳。
  “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利用旧知识转化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它实质上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曲为直、化数为形、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利用它能实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连接,利用它能实现新旧知识间的巧妙转化。现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转化思想”的实质,对“转化思想”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在数与代数的计算教学上,利用“转化思想”能更有效地作为知识的生长点
  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由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学生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即化生為熟、化难为易,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有效地吸收新知,这就是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上,利用“转化思想”能化繁为简、化曲为直,实现知识间的有效突破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还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学时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的教学不止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在于使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取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方法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了“转化思想”才能化难为易,才能让学生克服探索新知的关键障碍,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转化的方法。特别是在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立体图形的体积推导教学时,都可采用转化的思想,化繁为简。比如在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知识间的转化,实现知识障碍点的重要突破。通过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了。又如在圆形面积的推导教学时,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很容易被平面曲线图形吓倒。因为它和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完成不一样。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复习圆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利用知识之间的正迁移,提醒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的圆形周长计算公式,是用缠绕法、滚动法,化曲为直,从而求出圆形周长计算公式。然后引导学生想想是否也同样可以把圆形化曲为直,把它进行有效地切割拼接成已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进而组织学生多方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把圆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方法求出圆形的面积。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从而解决问题。再如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时,可以通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引导学生把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切割,化曲为直、化难为易地拼接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来求体积,这样的问题转化方法学生都易于掌握、乐于接受,从而轻而易举地掌握所要学的知识。
  三、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教学中,利用“转化思想”可以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
  小学数学教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化繁为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四、在拓展提升的教学上,利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拓展并寻找规律,让问题的解决更简化、更优化
  对于拓展提升问题的教学,更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让问题简化、优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的问题包罗万象,解决的方法层出不穷。“转化思想”能充分体现新旧知识间的互化,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指引,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反复训练,不断丰富其内涵,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让数学思想和方法焕发其熠熠闪光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赏识教育就是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行教育。《新教育之梦》中提到: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孩子如鱼,如果没有水鱼怎么生存,所以孩子在有情感和爱的教育下,就会如鱼得水。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去赏识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情感和爱。你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场景。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赏识。而赏识教育,正是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是尊重生命规律,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不断的表扬和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分,使其变得越来越优秀。它是爱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爱好,赏识每个学生付出的努力;它是民主的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失败;尊重每一位学生,理解每一位学生所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到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同时还关系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提问环节尤为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应试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共识。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在高中被边缘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其实音乐是一剂能陶冶人情操,缓解人精神压力的精神良药。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话,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而且有助于缓解高中生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有限的音乐教学时限里,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本文结合多年
【摘要】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潮州方言歌谣这种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已日渐淡薄,在幼儿园中开展“潮州歌谣”教育活动,对潮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和颇具深意。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既适合孩子吟诵,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亲近感,使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关键词】潮州歌谣;期待;热情;唱响;传承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洲 ,二十四楼台二十四
【摘要】服务学习是一种教与学的新方式,它利于学生学习的改善和人格的发展。它强调对学习者本身的意义,重视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反思。将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大有裨益,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同时,使学生在参与班级事务中不断成长,在同学之间合作交流中取得进步。  【关键词】服务学习;“5s”理论;最高品质课程;班级事务  当代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或者曾经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呈現出如下特点:独立意
孔燕玫老师  今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尤其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常识和有趣的故事,着实让我好好地充了一次电,让我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都有了眼前一亮的学习和重温,我不由惊叹:祖国的五千年文明,真的不是浪得虚名啊!  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对国学课程的教育本质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传统文化确实有它独特的美,通过诗歌感受母语之美,通过语录为孩子传达伦理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習惯及礼仪,懂得感恩惜福,内心充满爱地去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正在深化改革,从九年向十二年過渡,对于每一个阶段教学的学习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国积极提倡从质变到量变的学习方法,并被大多数的基层学校所认可。小学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也在努力完成着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浅谈从积累到应用的主要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积累;语言应用  新课标下,教学观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转变,教师在探索中总结各种新颖且独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摘要】语文的学习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予以语文学习高度的重视。语文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影响学生的学习趣味与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妙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妙用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妙用提问在小学语文中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提问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着重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基于
【摘要】语文一直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学生学习范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教学模式则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质量提升  传统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综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