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里的中国脸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xo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第三代骆家辉被提名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让人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到这些在白宫里的中国面孔上。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骆家辉出任新的驻华大使,接替将于4月30日离任的洪博培。这是美国首次任命华裔大使,此举被媒体解读为是2012年大选较量的开端,也凸显了美国重视对华关系发展和通过贸易拉动就业率的决心。
  “没有人比骆家辉先生更适合(驻华大使)这个职位了。100多年以前,他的祖父乘坐轮船从中国来到美国;一个世纪以后,他的孙子作为美国的外交官又回到了中国。”奥巴马认为,骆家辉的中国血统使他成为延续中美之间的良好合作的最佳人选,他相信骆家辉能将其担任商务部长期间的经验与技能带到新的岗位。
  
  驻华大使原来也是黄皮肤
  一个世纪以前,骆家辉的祖父从香港移居美国,在距华盛顿州州长官邸不远的地方给一家殷实的白人家庭做佣人。100多年后,1950年1月21日出生在西雅图的骆家辉,作为第二代华裔,于1997年1月15日昂首挺胸地跨进那座官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
  骆家辉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父母来自广东台山,他本人获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和波士顿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骆家辉是民主党人,是第一位担任美国州长的华裔。在1997到2005年,他连续两次当选华盛顿州州长。使华盛顿州在经济、交通、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都得到了改善。骆家辉在卸去州长职务后,长期在西雅图一家律师事务所任职,从事有关中国、能源与政府关系的业务。
  早在1996年骆家辉当选州长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就说,骆家辉是数百万美国亚裔移民中值得骄傲的人,“这些亚裔移民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和他们作为公民的良好表现,增强了美国的力量。他代表着我们大家都能够实现的未来。”
  血管里流淌着华人血液的骆家辉似乎对产自中国的东西格外垂青:电脑、书籍、手机、DVD、微波炉、庭院里的家具、孩子的玩具、全家人的衣服,甚至他的钱包都打着中国的烙印。他说,正是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美国人能够将节省出来的钱用于教育、购房、旅游甚至养老。所以在任州长期间,骆家辉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经贸发展。
  当选州长后不久的1997年10月,他即率领州政府22位官员开始了第一次中国之旅。此后,他还多次率团访华,会见中国领导人,签订各种经贸协议,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中国在他任期内成为华盛顿州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出口的1/7来自华盛顿州。
  骆家辉与妻子李蒙育有3个孩子,李蒙是NBC西雅图台的著名主持人,其家族也颇为显赫:其祖母蓝妮在与前夫离异后嫁给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因此骆家辉应称孙中山为曾祖父。
  
  奥巴马的华裔牌
  虽然骆家辉不会讲中文,但商业背景却比洪博培强百倍。骆家辉已经创造了首位华裔州长和首位华裔商务部长的佳话,如果美国国会批准,他将再创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彻底刷新华裔在美国政坛的新纪录。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接二连三任命华裔担任白宫要职,“华裔高官”成为美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道景观,不由让人对中美关系浮想翩跹。不少人认为多位华裔入阁,将会为中美关系加分。
  不过也有人认为,他们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华裔背景。美国政府高层华裔很多,但真正的核心都不是纯华裔,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华裔(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其实这种人很大程度上根本不算华裔了,血缘关系不可能化解中美之间的许多矛盾。
  奥巴马与日本的菅直人一样,都喜欢启用华裔担当重要角色,相同点是这些华裔都有才能担当重要角色,不同之处是两人的目的不一样,感情不一样。奥巴马任命华裔高官,是“以华制华”,他知道中国人对华裔面孔都很亲切,那么就多任命一些华裔高官与中国打交道,为美国争取利益。菅直人任命华裔当大臣,让“中国通”担任驻华大使,则很可能有真诚的一面,有情感的考虑,他让莲舫出任行政革新大臣,是为了推进国内政治改革,而不是用来对付中国的。还有,日本的莲舫会说流利中文,而美国的骆家辉、朱棣文等,都不会说中文。
  
  小布什政府的华裔高官
  美国总统布什主政期间,任命的华裔官员共有七八十人,但这些华裔官员全部都是共和党人。经布什任命的政府华裔官员有: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国防部副部长朱思九,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防务管理部助理副部长刘迈克,能源部原子废料局局长严斯台,劳工部财务长莫天成,国务院巡回大使周启康(主要负责艾滋病防御和保健事业),联邦检察官黄金玉,商业部助理副部长吴旭淳,副助理部长董继玲,教育部双语教育司副司长张曼君,劳工部第十区部长代表(管理华盛顿州、奥瑞根州等六个州)梁必明,劳工部第三区部长代表谭安祺,辅助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杨自国,全美唯一一华裔最高法院法官——加州最高法院法官陈惠明。
  此外还有,白宫人事处处长梅冠芳,白宫宗教社会服务处副处长郭德威,白宫总统学者甄选委员会邝潮贤,白宫经济顾问公司经济司唐小莉。白宫亚太顾问委员会中有五位华裔:祖炳民、丁昭信、邓潮驹、王美燕、杨越国,祖炳民先生是该委员会主席。
  布什还任命了20多个华裔中层官员。但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布什任命的华裔政府官员都是共和党人。白宫亚太顾问委员会主席祖炳民先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华人参政,不仅要参加政府工作,也要参加竞选,同时积极做选民、投票人。他认为华裔在竞选游说方面还很欠缺,美国华裔如果要争取更大的权益,就应该在游说方面下功夫,甚至组织大的游说公司。美国华裔在选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选举出的新的华裔高级官员有:华盛顿州前州长骆家辉,国会议员吴振伟。还有一些华裔被选为中小城市的市长、市议员,其中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最多,超过100人。
其他文献
就冲着“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句歌词,你就应该去阿里山。阿里山森林游乐区隶属嘉义县,在这里有五样东西必须体验:日出、樱花、神木、云海、小火车,它们号称是“阿里山五奇”。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慈云寺、贵宾馆(蒋公行馆)、树灵塔、高山植物园、塔山断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桧、高山博物馆及眠月支线铁路。    日出      “世界四大日出”之一的阿里山日出,在清晨万籁俱
在非洲,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十分关注。而“中国制造”的道路,还很长很远。    不知不觉中,在非洲,“中国制造”成为了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一些有钱人、官员普遍觉得购买“中国制造”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他们也好心地提出希望和建议:质量低劣的中国商品不仅会影响中国商品的总体形象,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上帝一定住在中国”  在非洲流传这样一个笑话
玩物主义    超酷的“胸针垃圾袋”  胸针可以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都会非常注意胸针的款式以及与特定服装的搭配。然而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款胸针则更多地考虑了环保的因素。   它的实际作用其实是一款小垃圾袋。在“胸针”外侧配有一个圆环,可以将透明的垃圾袋直接套到圆环上。吃过的口香糖等体积较小的垃圾就可以直接扔到垃圾袋里面了。   仅生产1000辆的超级跑车  阿斯顿马丁V12 Va
“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人民网这则数十字的简讯前不久一上线即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再次引发议论。这次的襄阳易名,究竟触动了人们哪根神经?是古典的怀旧情结,还是现代的GDP之痛?    城市易名引发怀旧狂潮   “哥们儿居然要改户籍了——湖北襄阳襄州人士,无语……”湖北大学的何雨杰得知襄樊改名后立刻更新了微博。当天,他400多个QQ好友
日本人对于情报搜索的认真和细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不过,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在1942年能够瞒过美国情报局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实际运作的海外人员的情报据点,也不会利用外国人来搜集情报,而主要依赖在海外的日本商人和记者来搜集情报。  然而,精细的日本人可不满足于此。根据最近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日本正在效法美国的中情局和英国的军情六处,要筹设在二战之后日本的第一个对外
(一)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在哪儿,它是做什么的?人们大多不解。但是,只要你提起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岭南展览馆,但凡对民间工艺、书画摄影有那么一点儿兴趣的广州市民,几乎是人尽皆知了。自从2007年6月29日岭南会展览馆竣工开馆以来,这个2000多平方面积的展览馆里共举办了近百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既有独领风骚的岭南派艺术展《广东民间工艺
现代社会生活,看电影似乎成了都市人的家常便饭。但是,每次你看的都是明星的演出,或许,你曾经也幻想过自己作为主角出现在电影荧幕上,如果真的这样,iPhone4的出现将告诉你:你的梦想将不再那么梦幻。如今,手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从只能发信息、打电话,到能上网、拍照、录影,而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你拥有一台iPhone4手机,你甚至可以拉上几位亲朋好友,用手机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手机电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因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紧密联系后,它就被冠以“中国红”的称呼。也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记和民族精神。渗透了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中国红,是对中华五千年历史和精神的高度浓缩,凝聚成一个个符号,在大红灯笼、舞龙装饰、中国结、春联门画等象征性标志物中闪耀。  也许,中国红已经成为了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文化最直接最感官的元素  “外国人在中国”  摄影比赛  “外国人在中国”摄影比赛
传说,还是历史  话说70多年前,中日两支军队,在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血战日夜,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数日之后的一个黄昏,血染残阳,有一群衣衫褴褛,都是十六七岁娃的中国军人,被数倍的日军重重包围,他们被逼到了黄河北岸一个悬崖之上,弹尽粮绝,三面绝壁,最后他们一头扎下山崖,扑向滚滚黄河。  不过这震撼心魄、苍凉悲壮的一幕,在史料中,并没有找到太多记载描述,那么这究竟是一个虚
几千年的交往,几十年的背向    1954年尼赫鲁访华,北京万人空巷盛大欢迎,尼赫鲁是重感情的人,被中国人民热情欢迎所陶醉,回国后在印度掀起“Hindi-Chini Bhai Bhai(印中人民是兄弟)”的运动。尼赫鲁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在官邸晚宴,临别时送客上车,握着尼赫鲁的手,引屈原诗句道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发自肺腑。    只是这种中印相惜的场面再也没有出现过,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