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谁会与中国开战?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的交往,几十年的背向
  
  1954年尼赫鲁访华,北京万人空巷盛大欢迎,尼赫鲁是重感情的人,被中国人民热情欢迎所陶醉,回国后在印度掀起“Hindi-Chini Bhai Bhai(印中人民是兄弟)”的运动。尼赫鲁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在官邸晚宴,临别时送客上车,握着尼赫鲁的手,引屈原诗句道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发自肺腑。
  
  只是这种中印相惜的场面再也没有出现过,20世纪50年代后,因印度地区霸权欲火过旺,插手中国西藏问题、挑起中印边界争端而直接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而美国从遏制共产主义、争霸全球的大战略出发,给予了印度巨额援助,对其“前进政策”进行了怂恿,更加剧了中印关系的恶化和对立。中印两国几千年来漫长而和平交往的一幕终于退缩到了历史暗处。
  印度成了我们“遥远的近邻”,北京到新德里至今没有开通直航,中国内地航空公司经营赴印度航班的只有东航一家,每周4个班次。中印两国总人口24亿,每年双边往来却只有40万人次,不及中国与新加坡的1/4,更无法与中韩每天1.5万人次的往来相比。民间往来太少,致使中印人民彼此疏离。
  与两国人们的交往浅薄相比,两国媒体上的交锋却频繁得多,中国的军事论坛上关于“印度阿三”的帖子比比皆是,而印度媒体总是时不时就爆发出对中国的恨意。甚至他们的国防部长级别的人物也常常对华大放厥词,他们辩解说,这是言论自由。这个托辞十几年还可以哄一下中国人,现在我们对这类言辞的真正含义早就门清了。刨开印度的真实表层,无非就是因为3个问题对中国有恨:一是1962年没头没脑的军事失败;二是中国强力支持巴基斯坦;三是领土争端,也就是麦克马洪线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3个问题归根结底全都是英国殖民主义惹的祸:当英国从印度撤退的时候,英国留下了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问题、印巴分治问题、克什米尔问题。英国从整个南亚次大陆撤退的时候,同时还留下了一条“麦克马洪线”,给中印边界东段带来了非常大的争端。而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恰恰又为美俄乘虚而入留下了后门。
  
  印度,拿谁的血来祭刀
  
  看待印度,不仅仅要把它当成一个民主的标本和发展中的大国,有时候更要看到它内心的荷尔蒙冲动。印度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它曾经被英国人统治了300年,按说应该对被别国抢夺主权、被别人侵吞领土有切肤之痛,但印度似乎没有这种体悟,它曾经做过别人的奴隶,但心里却不是梦想着与大家同做一个自由人,而是想要像它原来的主子一样吆三喝四。这和中国的阿Q极其神似,老子革命的目的不是翻身做人,而是翻身骑人,想得到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赵司晨的妹子。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个人对(印度国家)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与其他国家。”他为所谓“大印度联邦”设计出的理想边界是: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势力范围,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阿伊达线作为中印边界、印缅边界至杜兰线之间作为印度的安全圈。
  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印度中心论”实际上就是继承了英国殖民政府的政治战略思想,印度独立后又成为其立国思想,也成了印度这个国家频频对外用兵拓疆的的思想基础:1965年印度对克什米尔继1947年后再次采取军事行动;1971年由印度军事支持导致巴基斯坦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1975年4月10日,印度吞并了锡金,它最终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自独立以来,印度通过四处征战、控制等手法终于登上了南亚霸主的宝座,成为地区性强国。
  在对华问题上,印度的小伎俩也挺多。1949年12月30日,印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同时印度开始在中印边境线上默不作声地蚕食中国领土,以图造成既成事实来迫使中国政府承认。1959年,尼赫鲁在人民院发表讲话,公然支持发生在中国西藏的武装叛乱并鼓吹“西藏独立”。1962年,印度蚕食中国领土的行为达到高峰,中国政府被迫实行反击。
  印度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总能从大国那里讨得一碗冷饭。在冷战时期,印度打着“不结盟运动”旗号,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能够从美国拿美元、又能从苏联拿卢布的国家,这种能力何其强悍。现在,印度仍然如此,美国、俄罗斯的尖端武器倾力对它开放:美国的有F-35、F-18E/F、“小鹰”号航空母舰、“宙斯盾”防空系统等;俄罗斯的有苏-30、伊尔-78空中加油机、T-90S坦克等。与此同时,印度还在打造自主的核潜艇、阿琼坦克、“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印度原来自称“陆军世界第三、空军世界第五、海军世界第六”,现在这个标准早就过时了,印度想借八国联军的武器把自己送进世界老二的地位,这也是它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变成一个世界性大国不多的本钱。
  
  偏偏把中国当成对手
  
  20年内,如果中国必有一场大规模战争,会和谁打响?
  日本?这个国家和中国冲突的地方多了,随便几个小屁孩都会知道两国间结下的梁子有多深。除了历史问题,中日最现实的争端就是钓鱼岛和东海划界。日本一直采取渐进蚕食的方式向钓鱼岛推进,以拳头讲话的心态也越来越明显。中日之间可能有摩擦,但笔者认为发生大规模战争还不可能,因为中日之间除了钓鱼岛问题之外没有别的领土问题,虽然中国民众心理上趋向于在钓鱼岛爆发战争,但是钓鱼岛问题终究只是区域性问题,它的解决并不能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利益。当然,如果日本力求一战来与中国作个了断,那么一场战争就不是仅仅为了东海或者什么钓鱼岛,而是为了百年来屈死的几千万的中国人!这么下来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当13亿中国的怒火被点燃后,3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岛能够承受吗?
  南海?相对日本来说,在南海诸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大。但南海争端,中国面对的都是蕞尔小国,国小力薄,相比中国的巨大能量来说,即便双方来掰一下手腕,中国也不可能使出十分的劲道。中国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点穴,动用海空军给它们的野心泼泼冷水即可。小规模、速战速决就行了,当年小平同志说过:“小朋友不太听话,需要教训一下。”结果我们打到河内止步。
  印度?印度和中国同在亚洲,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印度的处事方式不像日本,日本毕竟还是受孔孟之道的影响,中国人基本可以体察日本在想什么,但中国人不太能够理解另一个文明体系的印度。印度自己本来饱受殖民压迫,这是件令人相当悲悯的事,但一旦翻身,就用殖民主义的方式对待邻国,这让人不齿。而且印度这个所谓的民主国家,经常喜欢拿邻国的血为自己祭刀,而不顾后果。1987年6月印度出兵斯里兰卡,围剿泰米尔猛虎组织游击队,1988年初又在中印边界调集重兵,进行火药味十足的针对我国的军事演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为了化解拉·甘地政府所面临的内政危机。
  事实上,自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所有的军事演习都跟中国挂钩!哪怕是跟巴基斯坦的核试验较劲事件都不能转移对既定目标中国的关注。作为一个具有相当文明历史的国度,印度的很多做法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印度的军力再强大,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有多少!这是地缘环境决定的。阻挡中印两国陆路联系的喜马拉雅山脉,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对中国来说,则是相对容易控制的制高点。毫无疑问,中印两国的国家战略严重不对等!想找中国作为对手,那是愚蠢到家。
  1962年中印战争的失败,导致印度的国民心理严重失衡!正如中国男足的恐韩症一样。他们不是冷静深刻地反省自己侵犯中国领土的罪行,而是怀恨在心,时刻准备着找机会同我军再作殊死较量,这个念头尤其在军方一直很盛行。印度至今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牢牢地拽在手里,而且还拼命地练功,买些要命的凶器堆在家里。随着印军实力的增强,装备不断现代化,会在客观上进一步刺激印军的不正常心理,印军的这种心理状态显然将会减少中印边界的安全系数,增大爆发突然事件和冲突的可能性。印度经过40多年的整军经武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中印一旦再度爆发战争规模是巨大的,而且战场有高度扩散的可能,全球都会震动。
  印度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没有把它变成与世无争的梵天,相反,在殖民文化的熏陶下,反而培养出了阿修罗的邪恶,它常常将邻国视为威胁,但这既没有提高印度的国家安全系数,也没有加速印度大国之路的步伐。印度这个国家缺少的可能是实力,但最不缺少的却一直是野心!1962年如此,现在同样如此。
  几十年以前我们可以教训印度,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有这种能力。阿三,别来无恙!
其他文献
“三月三,荠菜鲜”。荠菜又称“护生草、清明菜”,以农历三月为食用佳季。我国古时将荠菜制为春卷、春盘用以迎春,将荠菜与米粉熬粥作“百岁羹”宴客。时至今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月初三摘取鲜嫩的荠菜与鸡蛋煮食以求健康吉祥仍是常见的习俗。  平淡无奇的荠菜深受人们喜爱并不是偶然,民间固有“春食荠菜赛灵丹”的说法,荠菜不仅清爽味美,更是营养丰富。荠菜富含的氨基酸,是它在野菜中以鲜美著称的关键。此外,荠菜含有
就冲着“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句歌词,你就应该去阿里山。阿里山森林游乐区隶属嘉义县,在这里有五样东西必须体验:日出、樱花、神木、云海、小火车,它们号称是“阿里山五奇”。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慈云寺、贵宾馆(蒋公行馆)、树灵塔、高山植物园、塔山断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桧、高山博物馆及眠月支线铁路。    日出      “世界四大日出”之一的阿里山日出,在清晨万籁俱
在非洲,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十分关注。而“中国制造”的道路,还很长很远。    不知不觉中,在非洲,“中国制造”成为了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一些有钱人、官员普遍觉得购买“中国制造”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他们也好心地提出希望和建议:质量低劣的中国商品不仅会影响中国商品的总体形象,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上帝一定住在中国”  在非洲流传这样一个笑话
玩物主义    超酷的“胸针垃圾袋”  胸针可以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都会非常注意胸针的款式以及与特定服装的搭配。然而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款胸针则更多地考虑了环保的因素。   它的实际作用其实是一款小垃圾袋。在“胸针”外侧配有一个圆环,可以将透明的垃圾袋直接套到圆环上。吃过的口香糖等体积较小的垃圾就可以直接扔到垃圾袋里面了。   仅生产1000辆的超级跑车  阿斯顿马丁V12 Va
“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人民网这则数十字的简讯前不久一上线即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再次引发议论。这次的襄阳易名,究竟触动了人们哪根神经?是古典的怀旧情结,还是现代的GDP之痛?    城市易名引发怀旧狂潮   “哥们儿居然要改户籍了——湖北襄阳襄州人士,无语……”湖北大学的何雨杰得知襄樊改名后立刻更新了微博。当天,他400多个QQ好友
日本人对于情报搜索的认真和细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不过,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在1942年能够瞒过美国情报局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实际运作的海外人员的情报据点,也不会利用外国人来搜集情报,而主要依赖在海外的日本商人和记者来搜集情报。  然而,精细的日本人可不满足于此。根据最近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日本正在效法美国的中情局和英国的军情六处,要筹设在二战之后日本的第一个对外
(一)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在哪儿,它是做什么的?人们大多不解。但是,只要你提起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岭南展览馆,但凡对民间工艺、书画摄影有那么一点儿兴趣的广州市民,几乎是人尽皆知了。自从2007年6月29日岭南会展览馆竣工开馆以来,这个2000多平方面积的展览馆里共举办了近百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既有独领风骚的岭南派艺术展《广东民间工艺
现代社会生活,看电影似乎成了都市人的家常便饭。但是,每次你看的都是明星的演出,或许,你曾经也幻想过自己作为主角出现在电影荧幕上,如果真的这样,iPhone4的出现将告诉你:你的梦想将不再那么梦幻。如今,手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从只能发信息、打电话,到能上网、拍照、录影,而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你拥有一台iPhone4手机,你甚至可以拉上几位亲朋好友,用手机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手机电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因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紧密联系后,它就被冠以“中国红”的称呼。也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记和民族精神。渗透了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中国红,是对中华五千年历史和精神的高度浓缩,凝聚成一个个符号,在大红灯笼、舞龙装饰、中国结、春联门画等象征性标志物中闪耀。  也许,中国红已经成为了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文化最直接最感官的元素  “外国人在中国”  摄影比赛  “外国人在中国”摄影比赛
传说,还是历史  话说70多年前,中日两支军队,在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血战日夜,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数日之后的一个黄昏,血染残阳,有一群衣衫褴褛,都是十六七岁娃的中国军人,被数倍的日军重重包围,他们被逼到了黄河北岸一个悬崖之上,弹尽粮绝,三面绝壁,最后他们一头扎下山崖,扑向滚滚黄河。  不过这震撼心魄、苍凉悲壮的一幕,在史料中,并没有找到太多记载描述,那么这究竟是一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