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浸润人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宜早思”,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巩固
  师:前面我们已经背诵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内容的游戏。比比谁猜得准、记得牢。
  (出示蚕吐丝、孔融让梨和悬梁刺股的图画)
  生1:蚕吐丝,蜂酿蜜……
  生2:融四岁,能让梨……
  生3:头悬梁,锥刺骨……
  师:同学们真棒,学过的知识记得很牢固。老师的奖品是送给你们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苏洵。(出示苏洵图片)
  (出示人物简介,师介绍)
  [设计意图]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以看图片猜《三字经》中的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并且为引出本课的新授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故事激趣导入
  师:他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仔细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故事分享,录音讲苏老泉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讓学生各抒己见,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师:后来人们把苏老泉二十七岁后发愤苦读的故事写入了《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文。
  (出示: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宜早思。”)
  [设计意图]故事从全局把握,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了解。选择的故事渗透了对文本的理解,为后面学生的理解做铺垫,更好地让学生熟悉文本,感悟文本。
  三、花样诵读,感受节奏韵律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师: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1)师范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板书:读)
  (2)自由诵读。
  师:已经会读的同学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纠正读音。
  (3)同桌互读,及时正音。
  师: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4)指名读,随时正音。
  师: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拼音宝宝都不见了,看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师领读)
  (5)开火车读。
  小组开火车读。三个字三个字、一行一行地读。
  (6)师生配合读。
  I设计意图]文中易读错字很多,设计教师范读的目的是给学生正确的导向,降低朗读的难度,使学生有兴趣探究学习,并为规范朗读打下基础。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读的。
  (1)听录音。(放《三字经》的配音朗读)
  我们也跟着这节奏,读读今天的内容。
  (2)自由练习试读。(自己拍手,敲打桌子,同桌互拍等方法诵读)
  师:你是怎样读的?还有谁有不一样的读法?
  哪些同学和他一样的?站起来一起读。
  (3)指名读,师生共评。
  男生拍手为女生伴奏,女生齐读;交换,女生拍手为男生伴奏,男生齐读。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令学生吟诵,要让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一遍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在该环节中,通过师范读、生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师生共读、打节奏伴读、用自己的节奏读,反复诵读,品味其韵味。
  四、质疑问难。理解意思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有趣,从你们一张张笑脸中,老师读到了你们的快乐。(板书:乐)读到现在,你们明白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吗?会读了,远远还不够,还得学会思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三字经的内涵。(板书:思)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出示整段文字注释,让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一句原文,女生读一句意思;交换读再让学生齐读原文。
  师:意思明白了,问题也来找你们啦!
  师: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师: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怎么样做呢?(指名说)
  小结:只要我们有学习的决心,不管什么时候学都不晚,但我们还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发奋读书。有句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来只有善思,才有更深刻的体会。(板书:善)
  学生再次齐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会质疑,学会解疑,深入文字,获悉答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又一次感悟,对语言文字韵味的深层品味。
  五、趣味背诵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投入,调皮的字宝宝跟你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了,现在你还记得它们吗?来,试着背一背。
  (1)填空背诵。(板书:背)
  (2)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背三字经的吗?(出示图片)让我们学着古人的样子一起背一背。全体起立,双手背在后面。(学生齐声摇头晃脑背诵)
  (3)其实背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学校的学生们可喜欢学习《三字经》了,他们下课做游戏的时候都在背三字经,我拍了一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
  (4)引导趣味背诵。
  观看课间诵读三字经图片,让学生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背诵。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课间边玩边背《三字经》的图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宽时空,让学生读背《三字经》时兴趣盎然。
  六、活学活用,课堂实践
  师:三字经里的很多内容都含有生动的故事,给人以启发。比如,有的小伙伴学习不勤奋,总认为自己还小,等长大些再用功。我们就可以用这段话来劝诫他(略)。
  (学生齐读)
  小结:这就叫活学活用。(板书:活用)
  [设计意图]将内涵扩展,引进社会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再读起来更是神韵兼备。
  七、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一起运用乐读、善思、趣背、活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了一段三字经,希望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经典。
  [教学反思]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蒙学教材中流传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三字经》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其韵味,揣摩其道理的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思辨中,在师生、生生交流中,不知不觉加深对三字经的理解,发现其中的道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借助学生课间边玩边背《三字经》的图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宽时空,让学生学习《三字经》时兴趣盎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表演读、赛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数学教学应当基于课程视野来设计。以课程超越课堂,必须回归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数学实验课程,可让儿童数学教学从“驭人之术”走向“成人之美”。  【关键词】课程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当下的数学教学,渐渐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化的教学取向。细化的教学目标、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精细化的细节处理使得教学越来越精细流畅。然而,学生
悠悠秦淮河畔,巍巍古城墙下,古朴优雅的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坐落于此。学校创建于1931年,有着87年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校基于“尚勇”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智勇融合:“勇敢者中心”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溯源:我们为什么做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历来就十分重视“勇”,“勇”与“仁”“智”并称儒家“三达德”,寄托了儒家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因为一些教师对估算教学认识的欠缺,理解的错位,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缺憾。  【镜头聚焦】  镜头一:数学教研课上,四年级的一位老师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题目:会议室每排有22个座位,共有28排,有550个学生参加报告会,座位够学生坐吗? 
【摘要】兒童本位的“艺术英语”教学,力求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践行行之有效的活动策略,优化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体验性、表现性为主要特征的评价体系,促进儿童言语生命的灵性生长,培养和提升儿童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儿童本位 “艺术英语” 教学研究  “艺术英语”是“一种思想的方法和资源”。近年来,笔者立足儿童本位,着力从“艺术英语”的教学资源统整、活动策略实施、教学模式凝练、评价体系建构
【摘 要】“花儿少年”活动课程以儿童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知识和见识的花木为载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以“综合性融通、时代化升级、课程化实施”为引领,对多年来的节点活动、专题活动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建构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张扬、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既拥有生动活泼的童年,又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花儿少年”活动课程 架构 实施 评价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尧塘实验小学所
【摘要】通过对台湾小学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座谈,台湾小学教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彰显,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的过程,课余多彩的活动,以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分层教育。从社会地位、自主空间以及流动尺度来看,教师职业幸福感较强。台湾小学善于利用各类资源,充分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式教育等给人启迪。  【关键词】台湾教育 自主地位 职业幸福 教育资源  前不久,笔者有幸前往中国台湾
“空白”本是绘图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作品中一些或多或少的空白不仅没有束缚住欣赏者的思维,反而带给人们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达到“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包含着种种“不确定”与“空白”,这就留给了师生无限想象的可能,犹如插上了多姿多彩的翅膀,让人们在语言文字的天空自由翱翔。因此,无论是课堂时间的留白还是语文文本中种种空间的留白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抓手,并以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小学语文高段 在线教学 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各地政府宣布推迟春季开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时,学校立刻成立防控小组,定人定责安排线上教学工作各项事务。如何既能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有效指导学生在家在线学习值得教师深思。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笔者同全班学生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寻求到目前较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在线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家长的监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的智力由言语、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知及自然观察八种智力结构组成。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重复的机械操练、知识强灌为主。新课标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必须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动画是一种富含视听形象、丰富色彩、声音描述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其将多元智力理论中的空间视觉智能
【摘要】文本的精神、文本的灵魂、文本的种种好处,是要通过细读才能得以发现的。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细读文本,善于发掘一切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的信息,让學生在字里行间巡视,在关注文本表达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体悟,从而使阅读更有效。  【关键词】阅读 体悟 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