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其对孕妇在孕期、产时、母乳喂养及促进产科满意度等产科建设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792例,其中参加过孕妇学校培训的892例为实验组,未参加培训的9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P<0.05)、经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母乳分泌时间以及产科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初乳分泌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 [1],产科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孕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了医院优质服务内涵,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提升了产科社会满意度。
【关键词】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产科建设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孕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于引导广大孕妇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纳有益于母子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我院孕妇学校自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792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的892例为实验组,未参加孕期培训的900例为对照组,两组间孕期年龄、孕周、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孕期健康教育
不论是否选择在我院分娩,均鼓励她们参加我院孕妇学校培训。采取授课、示范操作、个体指导等不同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孕产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导乐分娩、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让孕妇了解妊娠不仅会造成孕妇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自己的心理也会随妊娠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孕期健康教育针对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正确引导,使孕妇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症、术后或产后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1.2.2 产前健康教育
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根据孕妇掌握健康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方法及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记数胎动。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心理安慰、感情支持以及生理上帮助,可以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和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增加孕期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积极配合,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1.2.3 产时健康指导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孕妇感到恐惧和犹豫,以致造成宫缩不协调,造成难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3]。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由责任护士陪伴孕产妇进入分娩室,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分娩过程及解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规律及放松技巧,宫缩间歇嘱其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同时给予安慰和抚摸[4]。进行导乐分娩,让家属或亲人陪伴,给予精神支持,使之顺过分娩过程,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娩出后应真诚祝贺初为人母的产妇,把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首次接触、早吸吮、尽早建立母子感情,为母乳喂养打下基础。
1.2.4 产后健康教育
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产妇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其进行正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待精神、体力逐渐恢复(自然分娩24h,剖宫产后48h)以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
1.2.4.1 合理的饮食营养
指导产妇应用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饮料和汤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水果以及鸡汤、鱼汤、猪蹄汤等滋补食品,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促进产妇体力恢复及乳汁的分泌,保证母婴喂养的顺利进行。
1.2.4.2 母乳喂养知识
宣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正确喂哺姿势,同时指导产妇及时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1.2.4.3个人卫生及保健知识
及时正确指导产妇在停止会阴护理后,每晚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护垫、内衣裤,夏天可用温水擦洗全身、洗澡,注意保暖,每日用软毛刷、温水刷牙,每天梳头。产后第二天下床活动,也可以在床上做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仰卧起坐,锻炼盆底肌群及筋膜的缩肛动作等保健体操。2周以后可做膝胸卧位,开始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预防和纠正子宫后位。指导产后6~8周内禁止性生活,待恶露干净后采用工具方法进行避孕。
1.2.4.4 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正确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哭声、大小便、黄疸及脐部护理,如何更换小儿的体位、合理添加衣物、逐步增加喂奶次数,正常体重增加范围以及必要的急救须知,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最新而有效的育儿方法,如婴儿抚触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的比较(见下表) 。

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2.2 两组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初乳分泌时间及满意度比较(见下表)。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大大缩短了产程。有资料表明98%的孕妇恐惧产程中的疼痛,临产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过度的紧张、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素减少。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剖宫产机率增加[5]。孕期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及个性化指导,使孕妇掌握了分娩方法和技巧,针对分娩时出现异常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因焦虑、恐惧导致肌肉紧张,从而缩短了产程,降低了难产率。
3.2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了解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意识和信心,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3.3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孕妇了解乳汁分泌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关系,初乳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等保健知识,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促进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同时减少了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腺炎等各类乳房疾病的发生。
3.4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产后生活质量。在孕期和产褥期进行正确的的饮食指导,使孕产妇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肥胖症、妊高症等各类疾病的发生。做好会阴部护理和保持个人卫生,使产妇安全、舒适地度过产褥期,同时及时有效地避孕,避免身体意外损伤,保证产妇有更多精力抚育婴儿。此外,产后康复锻炼对产妇回归社会、加快身体复原、保持健康体魄方面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3.5 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拓展了优质服务内涵。孕期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产科医务人员同广大孕产妇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拓展了优质服务内涵,提升了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赖瑞霞,纪泽虹,林秋兰.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及作用[J].当代医学,2009,12.
[2] 姚五娟.运用护理等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66-567.
[3] 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
[4] 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等.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1,16(8):509.
[5] 赵玉芳,何仲,蒋海欣.影响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分娩方式因素的调整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5-36.
【关键词】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产科建设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孕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于引导广大孕妇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纳有益于母子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我院孕妇学校自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792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的892例为实验组,未参加孕期培训的900例为对照组,两组间孕期年龄、孕周、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孕期健康教育
不论是否选择在我院分娩,均鼓励她们参加我院孕妇学校培训。采取授课、示范操作、个体指导等不同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孕产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导乐分娩、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让孕妇了解妊娠不仅会造成孕妇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自己的心理也会随妊娠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孕期健康教育针对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正确引导,使孕妇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症、术后或产后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1.2.2 产前健康教育
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根据孕妇掌握健康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方法及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记数胎动。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心理安慰、感情支持以及生理上帮助,可以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和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增加孕期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积极配合,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1.2.3 产时健康指导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孕妇感到恐惧和犹豫,以致造成宫缩不协调,造成难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3]。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由责任护士陪伴孕产妇进入分娩室,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分娩过程及解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规律及放松技巧,宫缩间歇嘱其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同时给予安慰和抚摸[4]。进行导乐分娩,让家属或亲人陪伴,给予精神支持,使之顺过分娩过程,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娩出后应真诚祝贺初为人母的产妇,把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首次接触、早吸吮、尽早建立母子感情,为母乳喂养打下基础。
1.2.4 产后健康教育
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产妇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其进行正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待精神、体力逐渐恢复(自然分娩24h,剖宫产后48h)以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
1.2.4.1 合理的饮食营养
指导产妇应用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饮料和汤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水果以及鸡汤、鱼汤、猪蹄汤等滋补食品,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促进产妇体力恢复及乳汁的分泌,保证母婴喂养的顺利进行。
1.2.4.2 母乳喂养知识
宣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正确喂哺姿势,同时指导产妇及时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1.2.4.3个人卫生及保健知识
及时正确指导产妇在停止会阴护理后,每晚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护垫、内衣裤,夏天可用温水擦洗全身、洗澡,注意保暖,每日用软毛刷、温水刷牙,每天梳头。产后第二天下床活动,也可以在床上做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仰卧起坐,锻炼盆底肌群及筋膜的缩肛动作等保健体操。2周以后可做膝胸卧位,开始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预防和纠正子宫后位。指导产后6~8周内禁止性生活,待恶露干净后采用工具方法进行避孕。
1.2.4.4 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正确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哭声、大小便、黄疸及脐部护理,如何更换小儿的体位、合理添加衣物、逐步增加喂奶次数,正常体重增加范围以及必要的急救须知,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最新而有效的育儿方法,如婴儿抚触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的比较(见下表) 。

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2.2 两组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初乳分泌时间及满意度比较(见下表)。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大大缩短了产程。有资料表明98%的孕妇恐惧产程中的疼痛,临产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过度的紧张、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素减少。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剖宫产机率增加[5]。孕期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及个性化指导,使孕妇掌握了分娩方法和技巧,针对分娩时出现异常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因焦虑、恐惧导致肌肉紧张,从而缩短了产程,降低了难产率。
3.2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了解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意识和信心,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3.3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孕妇了解乳汁分泌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关系,初乳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等保健知识,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促进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同时减少了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腺炎等各类乳房疾病的发生。
3.4 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产后生活质量。在孕期和产褥期进行正确的的饮食指导,使孕产妇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肥胖症、妊高症等各类疾病的发生。做好会阴部护理和保持个人卫生,使产妇安全、舒适地度过产褥期,同时及时有效地避孕,避免身体意外损伤,保证产妇有更多精力抚育婴儿。此外,产后康复锻炼对产妇回归社会、加快身体复原、保持健康体魄方面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3.5 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活动拓展了优质服务内涵。孕期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产科医务人员同广大孕产妇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拓展了优质服务内涵,提升了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赖瑞霞,纪泽虹,林秋兰.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及作用[J].当代医学,2009,12.
[2] 姚五娟.运用护理等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66-567.
[3] 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
[4] 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等.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1,16(8):509.
[5] 赵玉芳,何仲,蒋海欣.影响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分娩方式因素的调整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