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问题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应是一个探究与领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相应设计一些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引导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解决疑问,印证想法,揭示规律。文章通过“找准问题核心,帮助学生参透数学知识”“尊重知识本源,帮助学生深化数学知识”“巧设悬念,帮助学生探研数学规律”三方面的探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
  一、找准问题核心,帮助学生参透数学知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粗略地对学生的回答冠以“对”或“错”的判断,而应该借助问题,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找准问题核心,拾级而上,成功采摘知识的果实。
  如这样一道题目:“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60个,6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只用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天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学生很快就列出算式:60×6÷5-60。这时,有学生高高地举了手:“我有其他方法!”随后,这位学生列出了这样一道算式:60÷5。全班学生一阵骚动:“这样也行?”对此,笔者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判断正误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借助画图、数据对比等,进行思考、分析:①“60”代表什么?②为什么是“除以5”而不是“除以6”?在稍后的汇报中,一位同学的回答特别精彩:“原计划要用6天完成,实际只用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比原计划少用了一天,如果实际每天加工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加工的个数相同,将会余下60个零件无法完成,要按时完成,只有把这60个零件平均分配到5天去加工,用60÷5求得的结果就是实际每天要多加工的个数。”可见,教师的“延迟判断”及巧设问题,使学生得到了宝贵的思考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尊重知识本源,帮助学生深化数学知识
  探究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想法并反复验证的过程。其间,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据此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打破常规,发展数学思维。
  如“圆柱的认识”一节,需要研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绝大多数学生习惯性地按教材上的方法,沿圆柱侧面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有一个学生却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笔者发现后及时向全班学生展示该生的展开图,学生顿时议论纷纷。笔者随即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①他是怎样剪出这个展开图的?②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③还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其他图形吗?三个问题的提出,有效唤起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他们边剪边拼,气氛浓厚。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有学生想到:将圆柱侧面随意剪开,得到一个不规则图形,甚至边缘不是直线的图形,然后再通过割补方法,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脑力激荡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深化了對数学问题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巧设悬念,帮助学生探研数学规律
  教学中,探究一些规律性强的知识,学生往往兴致高昂。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归纳结论,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先带领学生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重申: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然后依次出示下面几组数:①36、63、99;②23、46、79;③27、54、81。让学生思考:只看个位上的数字能不能判断这个数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次探研:出示数字卡片“□2”。思考:①十位上填上几,这个数是3的倍数?填上几,这个数不是3的倍数?②判断一个两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必须观察这个数的几个数字?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探研:出示数字卡片“31□”。让学生仿照第一次探研所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深化上述问题。之后,安排一个游戏:学生随意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很快判断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游戏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纷纷为老师的“聪明”所折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笔者抓住时机,指出:“只要掌握了规律,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聪明,你们想变聪明吗?”再次把课堂推向高潮。此时,进行第三次探研:出示数字卡片“23□□”,让学生试填并思考:①在“□□”里填上什么数字,可以使这个数成为3的倍数?你想到了多少个答案?②你是怎样想到这些答案的?③你发现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有什么特点?最后,追问:“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探研—深化—归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铺路搭桥,顺利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发现规律、归纳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探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现阶段,建筑业属于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工程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
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既是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临夏州扶贫产业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对更好的发展临夏州扶
最密切联系原则广泛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选择,体现出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原则本身追求的是冲突规则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平衡。但是原则概念的不明确性也容易引发判
介绍  唐旭炎 1986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3-2004年留学日本。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医院副院长。安徽省口腔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卫生部医学本科教学规划教材编委,安徽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论文40余篇。  安徽医科大学医院副院长唐旭炎做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高速发展,面对建筑工程的增多,对于其施工技术的管理也就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影响,提升建筑工程施
基于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导致我国企业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力.
教师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这种挚热的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继而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所教的学科上,起到“爱屋及乌”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热爱
走进陕西省泾阳县中张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村村柏油路相连、街道整洁美观、群众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张白姚村文化广场上,正在健身的一位村民乐得合不拢嘴:“新
2004年12月31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35万元,贿赂款104万余元、中远公司原免交的175万余元由主办检察机关依法追回。  与马继国案相关的十三名贪官也相继落马,其中五起法官司法腐败案件的查处,在全国司法系统引起强烈震动。    初查,露出马脚    2004年春节前,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检察院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