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管理的未来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we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管理近年来已经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在很多年里,主导中国发展的唯一主义就是“GDP主义”,以钱为本。概念的提出,表示国家发展的新方向。至少从两方面来说表明了这种趋势。
  第一就是要改变从前的做法。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贴疮口贴”的办法,就是在“疮口”上贴上一层又一层的“疮口贴”,而不是动手术来治愈“疮口”。结果里面越来越烂,而外面看来还过得去。另外一种就是“击鼓传花”的做法。有人说?《一些地方政府是怀里抱着一个定时炸弹,但不是去拆除炸弹,而是努力想把这个炸弹传给另外一个人,从一届传给另一届。很显然,这两种办法都是不负责任的。社会管理首先就是要直面现实,承认问题的存在。第二个方面更为重要,中国政府已经决心要花最大的力气,不惜一切成本来解决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问题。社会改革这个门槛必须跨过去。如果跨不过去,社会就没有出路。但如果跨过去了,中国社会就会有无限的希望,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力量过小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理念。但那個时候,社会刚刚从计划经济分化出来,力量极其微弱,这个改革理想很难实现。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社会空间和社会力量有了很快的成长,但社会没有被组织起来,面对政治和经济力量,社会力量还是非常弱小。社会既没有自我管理能力,更没有纠正政府官员错误的能力。不过,这些年的经验也表明,到最后社会必然会有暴力的出现,因为暴力往往是社会自我保护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高层开始正式强调社会管理。尽管从主观上说,社会管理要求人们从以往简单的“维稳”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过,现实地说,在很多方面,社会管理的内容还是非常缺失,很多官员仍然容易简单地把此理解成为社会控制,而且是基于暴力手段之上的控制。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纠正,和以往的“维稳”一样,社会管理反而会促使政府和人民、社会之间进入一个恶性互动模式。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甚至是政治工程。要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就要对经济、政治和行政等各方面作系统的改革。旧的思维一定要抛弃,社会已经变了,社会治理的思路也一定要改变。一旦解放思想,就有出现很多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就隐含在这些可能性之中。
其他文献
现今的人们会讲故事的被冠名以段子高手,段子好读有哗众取宠的味道,而真正好的故事是需要沉下心来的阅读。快时代,慢阅读,几多奢侈。但不论多奢侈,总有人爱。  生活中的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如果我们统统活在别人的标准和被限定的梦里,故事雷同,无甚可读性。一个国内高考落榜男孩,被美国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而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不过是因为美国人喜欢有经历,能创造、发现自己
编者按:这个春节,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王磊光的“返乡笔记”,成为焦点话题。实际上,这篇讲稿并非一次性写就,这些思考与陈述,全建立在作者多年来对故乡深入观察、积累笔记的基础之上。  最近,王磊光又回过一次家,这里他为我们带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关的见闻。其实,他早在2012年就发现,在自己的家乡,不少当初外出打工的人,不约而同地回来了。这里是他的两篇笔记。  第一代农民工,该怎么办?他们能为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网络还有“狰狞”的一面,扭曲的民意常常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在关注网络民意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心声才是真正的舆情民意。  京城岁末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傍晚,萧瑟的冷风轻轻扫过寒冬的街道,在一幢高层建筑周围盘桓。突然,一个年轻女子的身影从24层楼的窗口纵身跃出,瞬间便重重地摔在地上。鲜血顺着嘴角、鼻孔流淌,女子永远合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张曼菱,作家、中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北大为学子时,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电影《青春祭》,成为中国知青电影巅峰之作。有《中国布衣》《北大回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等多部著作。  近年以抢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口述史为主业。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著作《西南联大行思录》被誉为中国教育史重要篇章。  九月,寒冷已经降临俄国。  一夜飞到伊尔库茨克。酒店为客人举办了盐和面包的传统接待仪式
虽然有这样一个标题,这篇文章真正要谈的却是怎样才能不老。在我这个年纪,这实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忠告是,要仔细选择你的祖先。尽管我的双亲皆属早逝,但是考虑到我的其他祖先,我的选择还是很不错的。是的,我的外祖父六十七岁时去世,正值盛年,可是另外三位祖父辈的亲人都活到八十岁以上。至于稍远些的亲戚,我只发现一位没能长寿的,他死于一种现已罕见的病症:被杀头。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她活到九
近年来,张元海时有书法作品在各大书法展展出。去年,他的新作品集问世,广受好评,“张元海个人书法作品研讨会”也于去年在山西太原举行。有业界人士认为,张元海正以极强的悟性,良好的文化修养及低调做事的品格,娴熟过硬的业务综合能力,跻身于省城书法名家的行列。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此论是说凡书法佳作,必形神兼备,神更重于形。书法家张元海的作品,行草笔墨
风雪过后,昔日熙熙攘攘、色彩缤纷的龙城太原将白色作为了主色调。然而,在摄影师的眼里,艳丽的色彩无处不在。风雪龙城,将一个个别样的风景瞬间凝固,呈现出另一种精彩。
经过远比常人更甚的努力,郭振玺完成了从农村娃到“公家人”,到中国第一媒体收入主导者的进化。然而,这样一个认准目标、咬定不放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目标的奋斗故事,是如何走向负面结局的?  郭振玺,1965年生人,山东汶上县人。1985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去了济南军区服役。1987年,考上了研究生,进入兰州大学企业管理系。他读研究生时发了47篇论文,包括国家一级刊物。1990年7月毕业后,在国家广播
不久前读了一篇王安忆的《有了家,就有了家务》。小女人对伴侣、生活琐事的嗔怪和幸福跃然纸上,最后一句“既然耐不住孤独要有个家,那么有了家必定就有了家务,就只好吵吵闹闹地做家务了”戳中了我。做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来的一系列副产品。好的坏的,甜的苦的,这就是生活。  这让我不由想说一句话——有了孩子,便有了烦恼。虽然我绝对承认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份绝佳礼物,但也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都能消受这份礼物带来
人文学科的退缩是全球现象  引发对人文学科担心的两则新闻都来自美国。一个是《华盛顿邮报》宣称,“工程师成为编辑室里的重要成员”,目前该报共有47名工程师与记者协同工作,而在4年前,编辑部里只有4位工程师。这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新闻体验和移动阅读的需要。另一个是高盛老板宣称“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高盛这家著名投资银行所雇佣的程序员和技术工程师数量,甚至比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要多——这似乎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