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焦虑的根源:软实力的不可继承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读了一篇王安忆的《有了家,就有了家务》。小女人对伴侣、生活琐事的嗔怪和幸福跃然纸上,最后一句“既然耐不住孤独要有个家,那么有了家必定就有了家务,就只好吵吵闹闹地做家务了”戳中了我。做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来的一系列副产品。好的坏的,甜的苦的,这就是生活。
  这让我不由想说一句话——有了孩子,便有了烦恼。虽然我绝对承认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份绝佳礼物,但也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都能消受这份礼物带来的所有变化。
  孩子的来临会让我们想要成为更好的人,但也会永远改变很多事情,比如家庭结构、夫妻感情、自我认知、生活习惯,还有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甚至婚姻观。
  特别对于女性来说,一旦生了孩子,你的时间就会生生被割去一大半,你的心也将永久腾出一大块位置。尤其在产后的第一年,生活的突然改变,就很容易让女性的自我价值感和婚姻幸福度出现下降。一方面,没有哪个女孩子在做妈妈前就精通所有育儿常识。她们会面对哇哇大哭的粉嫩婴儿手足无措,会因为频繁的哺乳和不足的睡眠而身心交悴,也会因为私人时间被大量吞噬而心情低落。產后荷尔蒙和疲惫感会导致莫名失落,让她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虽然孩子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长进步都会让妈妈们心生欢喜,但这些疲惫、自疑、失落都是真真切切的。另一方面,当她们在产后第一年不得不承担大量育儿工作时,又会对无需哺乳、陪睡的丈夫心生怨怼。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育儿事务渐渐不再繁重,父母的生活重心从孩子的饮食健康转向了教育教养。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孩子的需求也从生理、安全需要,逐渐上升到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父母不仅需要持续提供优质饮食和温馨环境,还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归属感,既要教他们学会自尊、获得自信、发展能力,也要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
  在这整个教育过程中,父母们的压力和烦恼只会有增无减。
  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让家长迷离双眼,变幻莫测的教育政策令父母摇摆不定。当童年快乐和未来成就难以兼得,烦恼的父母更加无时无刻不被拷问内心。
  在所有为孩子教育头大的家长中,中产父母的烦恼恐怕最多。
  他们的物质条件能让孩子衣食无忧,他们的学历水平足以提供良好家庭教育,但他们阶级属性和未来目标,决定他们不止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还更加关心下一代的社会地位。
  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独立而幸福的人吗?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那么幸福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因为中产人群自身所持资源和财富,已经足够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他们只担心,未来房价高企、中产门槛调高,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连中产这一层都爬不上去。
  如果没有孩子,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烦恼;如果不是中产,父母们也不会如此纠结。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要说说如今中产家长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的烦恼。
  中产家长的焦虑源头——软实力的不可继承性
  那么,中产家长们为孩子焦虑的根源在哪里呢?
  总体说来,还是因为中产家长大多通过学历、知识、能力等软实力赚得家业和地位,而很少是上几代的资本积累。
  除了一些企业主,大部分中产父母都受雇于他人,手中能变现的资源,以及可以让孩子继承的财产,可能并无法确保孩子一生无忧。
  名校文凭、MBA学历、职业经理人职位,还有颇具时效性、行业性的人脉网络,这些帮我们自己迈入中产阶级的“门票”,哪一点可以世袭?
  未来的时代,要想让孩子获得同样水平的财富、地位,需要走得更难、付出更多,而由奢入俭难,怕就怕在孩子如果大学毕业时必须先吃点苦,而彼时这些从小喝进口奶粉长大的孩子,会开始怀疑父母的教育能力,继而以脆弱的意志和身躯向挫折投降。
  几年前,父母可能还能利用积蓄为孩子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可现如今面临疯魔般上涨的房价,中产父母连最后一点希望几乎都要被剥夺。
  不久前,大学文凭还有些分量,可高校大量扩招和学生质量下降带来的学历贬值,让家长们开始集体瞄准名校,纷纷寻找适合孩子的名校之路。
  为了下一代不至于滑出中产,家长们只能牢牢抓紧教育这条绳。于是,他们对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向种类纷繁的培训课程交出钱包,又读了无数教育鸡汤、买了成堆育儿书籍。
  慢慢地,家长们形成了“投入就能起到作用”的思维习惯。
  为了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多,挣钱养家的爸爸们变成了“影子父亲”,父爱缺失加剧亲子关系淡薄和夫妻关系失衡;心系教育的妈妈们拖着几乎全部家庭责任,在事业阶梯上爬得辛苦又内疚。
  正如此前大火的一句话,“每个中产家庭里,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和一个焦虑的妈妈”。
  高学历的中产家长即使不会像底层家长一样,对孩子苦口婆心“改变家庭命运”,可他们询问孩子成绩时热切的眼光、面对孩子不佳成绩时的失望神情,以及孩子表现不完美时父母自己都觉察不出的责备口吻,都会成为一层层无形的砝码,压得孩子喘不过气。中产家庭的压力,抑郁问题的源头
  根据国外心理学家Suniva S.Luthar多年研究,越来越多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罹患抑郁和焦虑症,他们出现酗酒吸烟、毒品滥用、饮食紊乱(暴食症或厌食症)、自残行为,以及偷窃、欺诈等违规行为的几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两倍。
  尤其在青春期阶段,这些孩子的问题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可以说,这一代家庭富有、父母高知的年轻孩子们,比过去的几代更为脆弱。
  可为什么这些中产家庭手中的好牌,却会把孩子打成抑郁的问题少年呢?
  焦虑的中产父母施加的高度压力、对孩子的高要求,还有伴随而来的批评、责骂等负面反馈,也因为父母舍弃个人生活围着孩子一个人转,让他们感觉自己负担了过多的爱。
  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top大学top学院读书,是个性格活泼、乐观向上的女孩子。她妈妈对教育非常上心,教育方式中严苛多于宽松,生活工作之余就几乎全是孩子。   而她爸爸则完全不同,家庭、工作之外还有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婚前爱好一项不落地坚持到有孩子以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从不会思前想后。也许是深受爸爸的浪漫主义影响,这个姑娘的生活态度也很是豁达。
  面对妈妈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她曾在上大学前找妈妈严肃谈话:“妈妈,你真不能把我当作全部,因为以后你不会是我的全部,这并不公平”。
  过度教育,甚至到了失去自我生活的地步,实际上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总想全权料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其实也是因为父母自己的控制欲。
  父母此时的批评容易使孩子发展出负面的自我认同,并促使他们对自己要求过高,从此难以对自己满意。他们的情绪找不到宣泄口,就会出现抑郁先兆,或者以偷窃、欺骗等不良行为缓解精神压力。重视教育的中产家长们,虽然会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也会注意对孩子温柔相待,但这种积极举措,其实并无法将孩子承受的压力和批评一笔勾销。
  除此之外,焦虑的中产家长还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将孩子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青春期开始,很多从小生活富足的孩子就会慢慢意识到金钱的力量。从小目睹父母为自己买这买那,并要求自己考取名校、获得工作、换得物质,他们会渐渐相信,人生的终极幸福,就是一条通往金钱的单行线。
  这些孩子明白,为了让自己成为和父母一样,或者超越父母的有钱人,就要先进入一所声望高的名校,再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简历光鲜又好看。
  所以他们会追逐一些看起来“很有用”的事情,拓展“很有用”的人脉,进入“很有用”的圈子,也就是成为国内外教授痛心疾首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被父母期望和自我要求赶着往前跑,以至于常常忘了自己为什么而跑。
  结语
  教育這件事就是这样,不仅患寡,而且患多。社会经济地位高,已经是中产孩子手中的一张好牌,多项研究都有证据,中产家长能够利用财富、学历和资源为孩子设立一道屏障。
  这已经帮助中产孩子屏蔽了许多竞争者,但是如果家长持续以爱之名传达焦虑,并不断过于强调名校、地位、成就、成功,反而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比起平庸,相信更多家长更不能接受孩子抑郁或者堕落。
  父母为了孩子失去自我生活,也是实在得不偿失。总是为未来的事情担忧不已,只会占据父母自己大脑带宽,影响工作和生活。
  过于沉重的爱,也不会赢得太多孩子的好感,因为这些爱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他们以漂亮的成绩单去回报。
  当我们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私又冷漠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想想,当我们投入过多的爱并要求孩子也回报同等程度时,自私的到底是谁呢?
  这个社会中,互联网的兴起已经创造了无数全新的职业类型,斜杠青年的增加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路并非一条单行线。
  家长只要帮助孩子进入某个岔路口,确保他们经历了不错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培养,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亲子关系需要慢慢放手,母爱也应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认知能力、非认知技能打好基础,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孩子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即使他们在孩子青春期时管理宽松,孩子也不会轻易走上歪路。
  我们无法明确告知每一位家长如何才能不焦虑,也从不鼓励家长遵循“快乐教育”的理念,只是希望你们知道,有了孩子,就有了烦恼,这就是生活。
  教育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力市场的走向风云莫测,从孩子很小时就忧心太多,只会给自己添堵。
  有了孩子,就有了烦恼。既然当初没征求孩子意见就生了他们,不如先安安心心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未来的世界交给孩子自己去闯。
  摘自平说
其他文献
深圳市政府近日公布了经过重新修改的《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辞职辞退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根据新的实施细则,深圳市的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将被辞退,被辞退后5年内不准重新录用为公务员。(8月15日《广州日报》)  初闻此消息时,未免不让人感到喜出望外、欢呼雀跃。一则,长久以来,所谓一考定终身,挤进机关几乎就意味着可以超脱于淘汰机制之外,工作绩效多寡都无所谓,这些待遇、
强化档案服务才能复活“死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流动的井喷式增长,人事档案变成“弃档”继而变成“死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人事档案制度的内在缺陷。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数据是,一方面,在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代管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被主人抛弃;另一方面,目前档案管理收费混乱,全国人事档案收费至少有50亿元以上。  当然,人们“弃档”的原因还因档案越来越失去其
现今的人们会讲故事的被冠名以段子高手,段子好读有哗众取宠的味道,而真正好的故事是需要沉下心来的阅读。快时代,慢阅读,几多奢侈。但不论多奢侈,总有人爱。  生活中的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如果我们统统活在别人的标准和被限定的梦里,故事雷同,无甚可读性。一个国内高考落榜男孩,被美国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而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不过是因为美国人喜欢有经历,能创造、发现自己
编者按:这个春节,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王磊光的“返乡笔记”,成为焦点话题。实际上,这篇讲稿并非一次性写就,这些思考与陈述,全建立在作者多年来对故乡深入观察、积累笔记的基础之上。  最近,王磊光又回过一次家,这里他为我们带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关的见闻。其实,他早在2012年就发现,在自己的家乡,不少当初外出打工的人,不约而同地回来了。这里是他的两篇笔记。  第一代农民工,该怎么办?他们能为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网络还有“狰狞”的一面,扭曲的民意常常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在关注网络民意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心声才是真正的舆情民意。  京城岁末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傍晚,萧瑟的冷风轻轻扫过寒冬的街道,在一幢高层建筑周围盘桓。突然,一个年轻女子的身影从24层楼的窗口纵身跃出,瞬间便重重地摔在地上。鲜血顺着嘴角、鼻孔流淌,女子永远合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张曼菱,作家、中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北大为学子时,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电影《青春祭》,成为中国知青电影巅峰之作。有《中国布衣》《北大回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等多部著作。  近年以抢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口述史为主业。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著作《西南联大行思录》被誉为中国教育史重要篇章。  九月,寒冷已经降临俄国。  一夜飞到伊尔库茨克。酒店为客人举办了盐和面包的传统接待仪式
虽然有这样一个标题,这篇文章真正要谈的却是怎样才能不老。在我这个年纪,这实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忠告是,要仔细选择你的祖先。尽管我的双亲皆属早逝,但是考虑到我的其他祖先,我的选择还是很不错的。是的,我的外祖父六十七岁时去世,正值盛年,可是另外三位祖父辈的亲人都活到八十岁以上。至于稍远些的亲戚,我只发现一位没能长寿的,他死于一种现已罕见的病症:被杀头。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她活到九
近年来,张元海时有书法作品在各大书法展展出。去年,他的新作品集问世,广受好评,“张元海个人书法作品研讨会”也于去年在山西太原举行。有业界人士认为,张元海正以极强的悟性,良好的文化修养及低调做事的品格,娴熟过硬的业务综合能力,跻身于省城书法名家的行列。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此论是说凡书法佳作,必形神兼备,神更重于形。书法家张元海的作品,行草笔墨
风雪过后,昔日熙熙攘攘、色彩缤纷的龙城太原将白色作为了主色调。然而,在摄影师的眼里,艳丽的色彩无处不在。风雪龙城,将一个个别样的风景瞬间凝固,呈现出另一种精彩。
经过远比常人更甚的努力,郭振玺完成了从农村娃到“公家人”,到中国第一媒体收入主导者的进化。然而,这样一个认准目标、咬定不放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目标的奋斗故事,是如何走向负面结局的?  郭振玺,1965年生人,山东汶上县人。1985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去了济南军区服役。1987年,考上了研究生,进入兰州大学企业管理系。他读研究生时发了47篇论文,包括国家一级刊物。1990年7月毕业后,在国家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