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通痹颗粒对高血糖下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新生血管及神经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成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渴通痹颗粒对高血糖状态下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新生血管及神经结构影响的观察。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缺血损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消渴通痹颗粒灌胃,并与西洛他唑对照,2个月后取缺血一侧坐骨神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中CD34、VEGF表达,电镜观察坐骨神经髓鞘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CD34、VEGF表达呈现代偿性增加,神经髓鞘弯曲折叠,少部分髓鞘分层、脱髓鞘,形态不规则,Schwann cell肿胀,电子密度降低,轴浆内线粒体肿胀,神经微丝减少,毛细血管轻度肿胀;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CD34、VEGF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P<0.01),坐骨神经呈现髓鞘板层轻度弯曲,神经维丝略有减少,可见到新生的Schwann cell及毛细血管;中药低剂量组CD34、VEGF虽较模型组表达增加(P<0.05),但神经结构改善不如高剂量组明显;西洛他唑组CD34、VEGF表达亦较模型组增多(P<0.05,P<0.01),神经结构改变同中药高剂量组。结论消渴通痹颗粒组能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轴突损伤,从而减轻或延缓糖尿病(DM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其高剂量组效果与西洛他唑相当。
其他文献
层流冷却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控制冷却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厚板冷却采用这种方式。在冷却过程中,终冷温度的控制是关键,终冷温度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控制数学模型。因此,建立合适
浙江省自2014年进入新高考改革后,学校对走班之后的教学管理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其中走班之后的排课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走班之后学校排课面临新的矛盾:学生选课需求
<正>事件Facebook Home发布4月5日,Facebook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深度定制UI,名为Facebook Home,同时,HTC在会上发布了预装Facebook Home的首款智能手机HTC
教师的课程认知与走班制教学课程之间的差异,要求教师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再构造自己的课程认知,克服走班制教学在操作层面的困难。
脑卒中是死亡率很高的常见病症之一,其并发性肺内感染的死亡率更是它的3倍之多,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是非常必要的。作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谈谈脑卒中并发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