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训练,而有时忽略了“写”的训练。然而“写”作为学习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却是其中综合性最强而又最难的。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教育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写作技能策略的养成,导致了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熟练掌握单词、短语、句型,而又要学生具备遣词造句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一、积累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
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必需材料一样。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结构,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短语和基本句型。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没有必备的词汇、短语积累,写作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写作也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基本句型将单词、短语有序地组织起来。所以,学生必须首先突破词汇、单词、短语关并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用词造句、进行句型转换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关教学,并要求学生听写或默写单词、短语,循序渐进地分课、分单元过关。
二、加强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和时态一致等语法的专项训练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我们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总是出现许多语法错误,不少学生会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而没有真正地形成比较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其中,谓语动词的语法错误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汉语谓语动词的时态往往只是借助于个别词,如“着、了、过”等来体现,动词本身无字型变化。而英语的时态相对复杂得多,共计十六种,最常用的也有五种。即: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谓语动词还要视人称和数的变化以及时态、语态等发生相应变化。显然,我们的学生总要在谓语动词这一块出错是因为我们的母语——汉语所带来的负迁移。为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强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和时态一致等这方面的主要考察谓语动词变化的专项训练,以强化英文思维,培养正确的英语语言习惯。
三、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习惯,以增强学生语感,为英语写作积累素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课文背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改写和仿写。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表明了熟读成诵地模仿对于写作具有重要意义。熟读成诵与书面表达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吸收、输入是不会有大量的输出的。一般情况下,外语书读得多的人,其读写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语言的习得之间有肯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加强朗读、力争背诵精彩选段,并坚持不懈、逐渐养成习惯。
四、指导学生分析教材阅读文章的篇章结构,以增强其对写作布局的意识,进而了解如何更好地在习作中组织语言材料
篇章结构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信息点会因为不同的表达顺序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篇章结构会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并准确理解题目所规定的信息;而叙述顺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篇章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何物。即便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了再漂亮的词汇和句型,混乱的文章结构也不会让读者准确领悟作者的意图。而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从语篇看,能紧扣主题,结构严谨,上下连贯,过渡自然;从语段看,主题句清楚,支撑句丰富,结论句精辟;从词句看,用词精当且富于变化,短句和长句、简单句和复合句穿插使用,节奏感强。
五、指点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仔细审题是进行习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审题时首先要注意对题目所提供的文字、图画和数据等进行认真分析以明确写作的要求,确定文体,同时确定写作的人称及其整篇文章的基本时态,进而采用合适的口吻、体裁等来写作,避免跑题、偏题,写作才会有的放矢。
(2)把握要点,建构语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一般都要求学生表达的内容有较为明确的交代,学生就更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要点,精心建构语篇,将要点扩展成句,进而组织成文。特别要注意发挥适当,既不无中生有,也不遗漏要点。同时学会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变通,切忌硬译,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六、重视学生的课外写作实践
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是写作训练最有益的补充,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够的,作文不是“学’出来的,而是 “写”出来的。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能,而且写作技能只有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此外,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可见,课外练笔非常必要,应该予以重视。课外练笔可采用日记、周记、随笔、仿写、改写、写信等多种作文形式。
七、及时科学批改,恰当评价
学生写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对其习作的评价和批改要因人而异。故教师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全批、抽批、面批或让学生自批、互批等,可以结合实际,选择性地采纳这些方法。全批,固然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但工作量大,可行性差,对班额大的班,只宜定期采用。因此,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自批、互批。学生互相修改既能使其借鉴彼此的长处,同时又多了一次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会。教师在批改时或学生在互批时,不要直接纠正习作中的语言错误,可以用横线、加字符或问号等形式来提示习作者先独立进行自我纠正。
总之,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练习,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严要求,加强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力求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书面表达能力定会逐步提升。
一、积累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
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必需材料一样。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结构,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短语和基本句型。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没有必备的词汇、短语积累,写作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写作也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基本句型将单词、短语有序地组织起来。所以,学生必须首先突破词汇、单词、短语关并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用词造句、进行句型转换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关教学,并要求学生听写或默写单词、短语,循序渐进地分课、分单元过关。
二、加强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和时态一致等语法的专项训练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我们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总是出现许多语法错误,不少学生会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而没有真正地形成比较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其中,谓语动词的语法错误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汉语谓语动词的时态往往只是借助于个别词,如“着、了、过”等来体现,动词本身无字型变化。而英语的时态相对复杂得多,共计十六种,最常用的也有五种。即: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谓语动词还要视人称和数的变化以及时态、语态等发生相应变化。显然,我们的学生总要在谓语动词这一块出错是因为我们的母语——汉语所带来的负迁移。为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强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和时态一致等这方面的主要考察谓语动词变化的专项训练,以强化英文思维,培养正确的英语语言习惯。
三、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习惯,以增强学生语感,为英语写作积累素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课文背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改写和仿写。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表明了熟读成诵地模仿对于写作具有重要意义。熟读成诵与书面表达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吸收、输入是不会有大量的输出的。一般情况下,外语书读得多的人,其读写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语言的习得之间有肯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加强朗读、力争背诵精彩选段,并坚持不懈、逐渐养成习惯。
四、指导学生分析教材阅读文章的篇章结构,以增强其对写作布局的意识,进而了解如何更好地在习作中组织语言材料
篇章结构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信息点会因为不同的表达顺序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篇章结构会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并准确理解题目所规定的信息;而叙述顺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篇章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何物。即便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了再漂亮的词汇和句型,混乱的文章结构也不会让读者准确领悟作者的意图。而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从语篇看,能紧扣主题,结构严谨,上下连贯,过渡自然;从语段看,主题句清楚,支撑句丰富,结论句精辟;从词句看,用词精当且富于变化,短句和长句、简单句和复合句穿插使用,节奏感强。
五、指点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仔细审题是进行习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审题时首先要注意对题目所提供的文字、图画和数据等进行认真分析以明确写作的要求,确定文体,同时确定写作的人称及其整篇文章的基本时态,进而采用合适的口吻、体裁等来写作,避免跑题、偏题,写作才会有的放矢。
(2)把握要点,建构语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一般都要求学生表达的内容有较为明确的交代,学生就更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要点,精心建构语篇,将要点扩展成句,进而组织成文。特别要注意发挥适当,既不无中生有,也不遗漏要点。同时学会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变通,切忌硬译,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六、重视学生的课外写作实践
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是写作训练最有益的补充,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够的,作文不是“学’出来的,而是 “写”出来的。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能,而且写作技能只有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此外,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可见,课外练笔非常必要,应该予以重视。课外练笔可采用日记、周记、随笔、仿写、改写、写信等多种作文形式。
七、及时科学批改,恰当评价
学生写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对其习作的评价和批改要因人而异。故教师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全批、抽批、面批或让学生自批、互批等,可以结合实际,选择性地采纳这些方法。全批,固然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但工作量大,可行性差,对班额大的班,只宜定期采用。因此,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自批、互批。学生互相修改既能使其借鉴彼此的长处,同时又多了一次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会。教师在批改时或学生在互批时,不要直接纠正习作中的语言错误,可以用横线、加字符或问号等形式来提示习作者先独立进行自我纠正。
总之,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练习,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严要求,加强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力求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书面表达能力定会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