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与师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将“家教”看得很严重,“没有家教”被视为一句辱及先人的骂人话。“养不教,父之过”,也就是说,中国人两代人之间,上一代对下一代不只是“養”,“养其身”,其中也包括“教”。“养”只及肉身,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是一种“不断填塞食物之举”;中国人之“养”是双向的,是“哺”与“反哺”的关系,“养儿防老”,互为私有。“教”的指向性也很明确,就是教其学做人,如何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如何“做个好人”,而对“个性”的“教”就很匮乏,甚至是一种压制。尽管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其不合理性,尽管“四世同堂”之类的大家庭生活确实压抑了人的个性,尽管传统的家庭伦理确难与现代化的主流价值观相契合,尽管对世家大族有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之类的谶语,但中国毕竟有数千年的家族文化传统,虽经“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中国人的家族传承并未中断,如新会梁家、常熟翁家、德清俞家、海宁查家、无锡钱家、河南袁家等。
  中国传统的家族形式,不仅是王侯贵族、世家大姓对中国社会起着巨大的影响,就连普通的家庭,也承担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功能。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它不仅仅是一个生育设置,同时还担负着经济、教育甚至政治的功能。“家学”模式也是中国精英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方式。拿德清俞家为例,从俞樾的祖父起,便开始诗书传家。到了俞樾这一代,逐渐中了功名。俞樾对于子孙的教育特别关注,虽然自己的两个儿子难继父业,但他依然不放弃全力培养孙子俞陛云,直至其以探花而名扬天下。俞樾甚至在古稀之年亲自教导俞平伯,这样,一种文化气质和血脉传承便在俞氏后人中潜移默化。
  不过,随着西学东渐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传统学术文化逐渐式微,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人化教育也逐渐向以学校为中心的公共教育转换,像德清俞氏那样的文化世家开始中绝。这种断裂难以避免,是时代使然。著名翻译家钱稻孙的母亲单士厘曾将自己的诗稿交给罗振玉的侄女罗守巽收藏,并说:“孙曾虽众,但无治国学者,后必散失。”在母亲眼里,从小在日本学堂里长大的钱稻孙已难承家学。特别是随着新政权的“移风易俗”,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断裂,那种贵族化的、有尊严的、精致的个人生活方式逐渐被取消,代之以一种粗放的、政治化的、集体化的生活方式。个人被统一纳入一个整体之中,个体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那些出身于名门大族、与传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先生小姐、名流大儒们,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吴宓出身旧世名门,年轻时游学海外,1949年后在西南师大教书。因其旧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历次政治运动都曾亲历。比如1951年,吴宓参加西南师院学生参军评议大会,心高气傲、高雅出尘的吴宓对各种人际纷争深表鄙夷,对青春靓丽之女学生的表演更觉难过。“……发言者多女生,明眸皓齿,燕语莺声,而作出狰狞凶悍之貌,噍厉杀伐之声。宓久恋女子,及今乃叹观止矣。”大饥荒期间,在西师,“吃饭”遂成为大问题,在最困难时,每天仅供两餐,限额为每餐二两。不少学生面黄肌瘦,得了水肿,更有甚者,有人饿毙校园内。吴宓见此,心里难过至极。他居然上书校党委,要求增加学生的口粮,并主动提出削减自己的供应。1960年12月,吴宓讲授古汉语“况……乎”的语法结构,举例时信口拈来:“我每餐三两粮犹不足饱,而况二两乎?”不料,第二天便有人揭发吴宓恶毒攻击党和人民政府,与帝国主义、美蒋特务遥相呼应,妄图诋毁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反动透顶。吴宓被迫再次检讨,并被勒令停课反省。到了“文革”期间,吴宓彻底“斯文扫地”,一向以拯救者自居的知识分子,瞬间成了人民的罪人,心理上的道德优势也在一夜间崩塌,想要坚守师道尊严与道德良知几乎已不可能。某次,吴宓在街上散步,碰到一位青年,见吴宓还活着,兴冲冲地走过去,喊了他一声“吴老师”。吴宓听到有人叫他“老师”,不禁热泪盈眶,摸索着从内衣口袋中掏出一张10元钞票,执意要送给那位年轻人。他说:“已有很多年没人叫我吴老师了,今天你是第一个叫我老师的,我心里感动呀!你一定要收下,否则我心里就会不安。”
  师道尊严曾是中华礼仪的精义所在,在中国传统家教里,“师道”是断不可辱的。事实上,即使在礼崩乐坏、人心沦丧的年代,“师道”依然可以“求诸野”。陈寅恪便是一个非常讲究师道尊严的人,他率先垂范,“非如此者皆非我弟子”。据说陈寅恪在清华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时,课堂上用的参考书一定是用一块黄布包裹,而其他课程则用黑布包裹。且一个人抱进抱出,绝不假手于人。陈门弟子刘节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都要去老师陈寅恪家里叩头行礼。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千万别斗他!”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有一天,蒋天枢去,陈氏忘记让坐,蒋生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氏目盲,竞不知。
  如此风范,让人唏嘘。
  选自《说多了就是传奇》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文艺,只有不忘人类以文艺方式即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初心,方能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守独特的精神家园,真正迎来百花盛开的繁荣发展。人之为人,不仅是“物质动物”,更是高级形态的“精神动物”即理性的情感动物。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不能只以物质的方式即经济的方式把握世界,而必须同时以政治的、
一夜降温,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约了一个好久不见的同学见面。虽然我们都在同一个城市,但各自忙碌,联系了解对方多是通过微信,那些约了许久的“改天见面”,一拖就拖了两年。我说,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我们找个地方聚聚,因为,我害怕,一拖,又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了。下班赶去见面的地方,老远就看见她跟我招手,那一刻,我的内心,既欣喜又兴奋。欣喜的不单是见到她,更多的是打心眼里高兴这样的见面方式,随性而为,想
在挑战极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提醒人们,人的能力总有极限。最近常看一个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参与节目的人,都是平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凡人。但他们走上节目演播厅,都带上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高招”,挑战人们认知的极限。比方说,主持人从200支点燃的蜡烛中,拿出一支,让蒙上双眼的美术家打开眼罩,观察一会儿,然后把这支燃烧的蜡烛放回那两百支中。美术家转身走近观察200支烛火,在30秒钟的时间内,居然准确无
读朱自清先生日记,有几处小记录让人会心一笑。譬如喝醉了酒,一向拘谨的朱先生会慷慨陈词,对熟悉的朋友大说英语,这是地道的酒后“胡说”和出“洋相”。事后听别人说起,朱先生非常震惊,也非常羞愧。我们都知道朱先生是个认真严肃的人,酒后失态本不足为奇,发生在他身上却多少有些意外,仿佛做鬼脸,如果是学童倒也罢了,没想到私塾先生也变得调皮捣蛋起来。上世纪30年代初,朱先生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身份,去欧洲做访问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可人。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你真的爱我吗?”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着、听着,我心不在焉了......无需要太多!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
仲秋九月的凌云,乍阴乍晴,乍风乍雨。来到广场时,正下着雨。访客都打着雨伞。绵绵雨中,只见广场上高耸着一尊铜制的孙中山立像。再前行十来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瓦结构建筑,正中拱门上白底衬书的“中山纪念堂”5个黑色碑体大字,劲遒、凝重。凌云为汉、壮、瑶等民族聚居地,多半人口为少数民族。揆诸孙中山先生之生平,先生生前并未踏足凌云,何以在凌云得享此隆祀?在纪念堂内瞻仰,听东道主介绍,得知此为凌云先贤王彭年
有人說:“《小品文选刊》(精华版)情重有如《读者》,味浓堪比《心灵鸡汤》。”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对《小品文选刊》(精华版)而言,一点也不为过。《小品文选刊》(精华版)是我国唯一的以选载小品文的形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精选”“荟萃”——精选全国的经典美文,荟萃时代的精品佳作,它集文学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刊,在文学期刊界独领风骚。《小品文选刊》(精华版)
小松鼠的爸爸是个画家,他的画室里散散落落布满各式各样的画稿。推门进去,哇,满眼色彩,墨香扑面。松鼠爸爸的衣角袖口,常常是星星点点,涂了五颜六色,甚至有几次,他的嘴唇都粘了绿绿的蓝蓝的油彩。他还常常去到大山里做什么写生功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是明月西沉,轻叩柴门归;或是万籁俱寂,风雪夜还家。松鼠爸爸却乐此不疲,兴致盎然。他说,总有一天,他要画一幅什么杰作出来,给小松鼠一个大大的惊喜。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