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汤桥初级中学60名初一学生进行长跑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研究。对以课外长跑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初中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跑运动有利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在选取的9大类别指标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有显著差异,说明长跑运动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长跑运动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此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重视不够。个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调节,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体育可以改变人的发展,研究长跑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根据SCL—90量表因子分, 选取汤桥初级中学60名初一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自评量表SCL—90对初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选取的实验对象再进行Symptom Check—List90问卷实验,分析是否具有差异性。
3.数理统计法。将统计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实验法。本次实证研究从量表因子分,平均分成2组,1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实验采用长跑运动项目进行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学校正常教学常规教学,对照组将实施运动干预,其他所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基本相同,所试对象在14周后再进行SCL—90测试,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做常规的T检验,以检验长跑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否具有差异性。
二、干预措施
(一)理论干预
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育,讲解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以及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列举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理论知识指导。
(二)实践干预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学生掌握长跑运动技能,在掌握基本技、战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长跑运动的比赛训练,对学生加以胜、负之后的心理疏导。在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氧练习法、无氧练习法、混合练习法。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大、中、小相结合的强度练习,督促、安抚学生完成每一个动作练习。
三、结果与分析
(一)运用长跑运动干预结果分析
实验组学生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安排长跑运动,前5周主要以基本技、战术为主,接下来11周边授技、战术边比赛。以中等活动量和强度进行干预。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通过14周的长跑运动活动后,抑郁、焦虑T检验<0.05,即抑郁和焦虑方面在实验前后存在差异性,说明长跑运动活动对学生的抑郁、焦虑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应用长跑运动方式加以干预,经过14周后测试,学生在抑郁和焦虑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
(二)建议
1.建立体育社团。体育包含许多项目,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逐步加强干预,使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2.开展体育项目训练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长跑、篮球、足球等训练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长跑运动与其他手段相结合。长跑运动对干预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建议多种干预措施并用,取长补短、统筹兼顾,这样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促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体育老师、班主任、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协同并进,才能发挥最大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运动强度对大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7(03).
[2] 颜军,季秀平,褚明.体育学习状态焦虑控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3(05).
[3]吴明普,胡秀萍,莫建强.我国田径运动员状态焦虑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技.1990(03).
[4]徐万彬,李伟,周兰芝.对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状态焦虑的分析与控制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汤桥初级中学60名初一学生进行长跑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研究。对以课外长跑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初中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跑运动有利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在选取的9大类别指标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有显著差异,说明长跑运动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长跑运动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此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重视不够。个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调节,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体育可以改变人的发展,研究长跑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根据SCL—90量表因子分, 选取汤桥初级中学60名初一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自评量表SCL—90对初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选取的实验对象再进行Symptom Check—List90问卷实验,分析是否具有差异性。
3.数理统计法。将统计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实验法。本次实证研究从量表因子分,平均分成2组,1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实验采用长跑运动项目进行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学校正常教学常规教学,对照组将实施运动干预,其他所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基本相同,所试对象在14周后再进行SCL—90测试,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做常规的T检验,以检验长跑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否具有差异性。
二、干预措施
(一)理论干预
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育,讲解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以及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列举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理论知识指导。
(二)实践干预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学生掌握长跑运动技能,在掌握基本技、战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长跑运动的比赛训练,对学生加以胜、负之后的心理疏导。在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氧练习法、无氧练习法、混合练习法。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大、中、小相结合的强度练习,督促、安抚学生完成每一个动作练习。
三、结果与分析
(一)运用长跑运动干预结果分析
实验组学生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安排长跑运动,前5周主要以基本技、战术为主,接下来11周边授技、战术边比赛。以中等活动量和强度进行干预。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通过14周的长跑运动活动后,抑郁、焦虑T检验<0.05,即抑郁和焦虑方面在实验前后存在差异性,说明长跑运动活动对学生的抑郁、焦虑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应用长跑运动方式加以干预,经过14周后测试,学生在抑郁和焦虑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
(二)建议
1.建立体育社团。体育包含许多项目,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逐步加强干预,使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2.开展体育项目训练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长跑、篮球、足球等训练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长跑运动与其他手段相结合。长跑运动对干预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建议多种干预措施并用,取长补短、统筹兼顾,这样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促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体育老师、班主任、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协同并进,才能发挥最大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运动强度对大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7(03).
[2] 颜军,季秀平,褚明.体育学习状态焦虑控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3(05).
[3]吴明普,胡秀萍,莫建强.我国田径运动员状态焦虑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技.1990(03).
[4]徐万彬,李伟,周兰芝.对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状态焦虑的分析与控制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