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一大主题,也是对中原帝国的一大考验。处理不好这层关系的帝国,轻则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重则直接被侵略灭亡。中国历史上的西晋、宋朝和明朝,都直接亡于北方民族的入侵。
  为什么在几千年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一直都在征战不休呢?
  一般人看打仗就跟看足球比赛一样,只看输赢,赢了就高兴,输了就叹气。这种对战争的看法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打仗是要花掉生命和金钱的,战争的本质是国力的比拼,是一场互相毁灭的游戏。但是,不拼命又不行。战争事关国家存亡,一旦打败,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战争是一场互相毁灭的游戏,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发动战争呢?
  虽然从人类整体的角度看,战争是一个负收益的行为,但是站在战争发动者的角度看,战争有可能是划算的。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就有发动战争的理由。
  汉武帝几次远征匈奴,打了几场彪炳史册的胜仗,这些战争的成本和收益是怎么样的呢?
  成本是惊人的。
  汉武帝取胜的一个原因是组织了一支比匈奴人数还多的骑兵部队。汉武帝那四十五万匹马花了许多许多钱。
  战争中战马的消耗量十分惊人。汉武帝打败匈奴的那场最大的胜仗,汉军出动了约十四万匹战马,损失了约十一万匹。一场大胜仗都损失成这样,那一般的战争还怎么打?打完仗,人家游牧民族回去随便找一个牧场,养几年,马匹又都出来了。你汉军回到长城内,还得花费巨资重新养马,你玩得起吗?
  更可怕的是,汉军深入北方的代价太大了。
  农耕地区经济富足,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想跑也跑不到哪里去。所以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一路劫掠就可以完成补给,甚至打了败仗往回撤的时候都可以一路抢掠着回去。
  相反,游牧地区生产力低,人口非常稀少,一片极为广阔的草场也养不了多少家畜,人数庞大的农耕远征军到了草原上,光靠劫掠是没法支撑的。而且游牧民族还可以举家迁移,听到汉军要来,早早地躲远了就是。农耕远征军只能靠自己带的补给。汉武帝选择了一个非常烧钱的办法:让远征军随身带着几十万人的补给兵团。
  问题是,这几十万人也要吃饭啊。所以,汉武帝是靠多支出了几十万人的人力与口粮来解决补给问题。
  汉武帝花了那么一大笔钱打仗,那他收到想要的结果了吗?
  汉武帝之所以要组织远征军深入大漠,为的是彻底消灭匈奴,让游牧民族再也不来入侵,保持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假如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花的这些钱倒是真值——比起修长城、派兵驻守的钱来说,远征的这点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就在汉武帝获得最大的那场胜利之后仅仅七年,匈奴就卷土重来。
  为什么汉军不能把匈奴彻底剿灭呢?
  直接原因是北方太大,游牧民族善于迁徙,只要暂时避开汉军的刀锋,等到汉军退兵后再找一块肥美的草原就可以恢復生机。那汉军为什么要退兵呢?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为什么不永久地占领呢?
  问题是,驻守草场的军队吃什么呢?
  游牧民族之所以放牧而不种田,是因为北方草原地区降水量小,只能生长牧草,根本就种不了田。
  或许有人会说,种不了田没关系,也可以像游牧民族一样,靠吃牛羊为生啊。
  别忘了,靠草场来饲养牛羊需要极大一片草场。畜牲在一个地方吃着吃着,草就不够了,必须迁移。所以,畜牧者要想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定居点是很难的。
  或许有人会说,建立不了就建立不了呗,那我们干脆让北方的军队像游牧民族那样到处迁徙,逐草而居,养一支强大的骑兵来保卫南方的农耕帝国,这不是更厉害吗?
  这里的问题是,假如你是这个负责保卫边疆的军队将领,你手下有一大群厉害的骑兵,有一大群牛羊,吃喝不求人,又远离朝廷,你为什么不造反独立?
  郡县制社会之所以不会像分封制社会那样容易让地方政权独立,是因为在郡县制下,朝廷直接管理基层百姓,掌握每一个百姓的户口,这样,地方很难截留百姓的赋税。朝廷又亲自任免地方官,经常更换任命,还有多个系统的官员互相监督。有这些措施才能保证地方势力不脱离朝廷控制。
  而一个游荡在外的游牧部落,朝廷连人家在哪儿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去掌握每一个百姓的户口?怎么派官员监督?在历史上,中国古代有过一些北迁进入草原的军队,迁徙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变成游牧民族,完全脱离中原朝廷的影响了。
  类似的,当游牧民族长期占领农耕地区的时候,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自然会选择农耕的生产方式,结果是经济水平提高,但军事战斗力下降,往往打不过北方后起的其他游牧民族。典型的例子如北魏、西夏、辽、金……
  总之,汉武帝就算花钱再多,也不可能彻底消灭匈奴。
  汉武帝大获全胜之后没几年,匈奴就卷土重来。汉武帝不得不重新组织昂贵的军队,又和匈奴发生了好几次大战。这几次战争汉军基本上没有占到便宜:几次因为找不到敌人无功而返,还有两次主力被彻底歼灭,甚至统帅都投降了匈奴。
  这几次失败以后,汉武帝公开发表《罪己诏》,检讨自己穷兵黩武的策略,停止对匈奴用兵。
  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同时面临两个考量:成本和收益。国家和人一样,一个合格的国君,他的职责是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去选择净收益最大的那种国策。
  比如领土问题,有人觉得,领土的价值高于一切,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领土,不计成本。但对于一个关心净收益的帝王,他考虑的问题是:占有这块领土的收益是否大过成本?如果收益太小,成本太高,那还不如不占,否则就是在无谓地浪费民脂民膏了。
  这就是汉匈和亲背后的逻辑。
  如果有能力入侵汉帝国的话,谁愿意俯首称臣呢?如果有能力剿灭匈奴的话,谁愿意把宫女白白送给人家呢?正因为匈奴和汉帝国都发现,在这场成本与收益的游戏中,和平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战争,所以大家才有机会坐下来和谈。
  (摘自《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
其他文献
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下的近海防御  “近海防御”战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明确称谓的海军战略,也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军种战略。它的提出准确把握了当时的海上战略态势,贯彻了军委关于军队建设指导方针战略性转变的精神,是军事战略方针在海军的体现。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战略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可以说,从“近岸防御”转变到“近海防御”,标志着海军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战略转变: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
2016年,拿地支出前15名的房企中,由央企和国企组成的“国家队”占据8席,16个拿地总额超百亿的巨无霸项目中,有9家花落“国字头”。  按道理,代表中央政府的国资委发文要求央企从房地产领域退出,央企应毫无价钱可讲,坚决从房地产领域退出。且对央企职能定位中央政府也早有明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央企竟置国资委“退房令”于不顾。  而央企退房令为何会沦落为一纸空文,国资委官员的解释多少有点勉强,说是央
丁玖著 商务印书馆 2016年10月出版  这是一部美国教育的真实见证。作者1986年留学美国,此后经历研究生教育、攻读博士学位,经历从助教到教授的全过程,其间还切身体会到女儿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过程。在这里,作者的身份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同时还是学生家长。所以,他对美国教育的全过程的体验非常丰富,他的作品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出版物所欠缺的。作者在书中既有故事性很强的回忆,叙述中穿插了大量有趣的细节
在山的那一边,老犹太会堂背后,埋着一件宝藏。  村里人都这么说。  但想要找到宝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村里的犹太人和谐相处,一起去寻找,就能找到。  村里人都这么说。  要是这些犹太人过得平平安安,不嫉妒,不中伤,不吵架,不嚼舌头,不传谣言,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找到宝藏。不然的话,宝藏就会在地里越埋越深。  村里人都这么说。他们开始辩论、反驳和争吵,话越说越多越恶毒,这一切都是因为宝藏。有人说在这
清末最初的试验品是一群小孩子,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留美幼童”,这个试验充分显示出事业草创之际当事者的天真与无畏,大清帝国居然首先选择了一个与其在各个方面都迥然相异的国家派遣留学生。从现在的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在美国学业有成、生活愉快,可在当时,除了玉成此事的容闳认为孩子们是在健康成长而倍感兴奋外,其他留美学生督监却大多处于倍感焦虑的状态,尤其是1876年上任的吴子澄。  这位视留学为离经叛道之
世界杯使用VAR有争议,有人认为“VAR破坏了比赛的连续性”“VAR判罚不公平”,你怎么看?  正方:VAR会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在比赛正精彩的时候,主裁判突然来个暂停,然后通过视频回放来决定判罚,就像一盆凉水从看得正投入的观众头顶浇下来,太让人扫兴了。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在任期间坚决拒绝引入视频回放技术,他的理由是“误判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话糙理不糙。VAR让世界杯几乎成了点球大赛。因为VAR频
自美国政府2011年秋推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中国周边安全问题有所升温,中美亚太博弈也在加剧。中美舆论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新冷战”的声音。但自去年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案”终结以来,外界看到的是,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中美互动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在2016年9月4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达成多项共识。综合来看,所谓中美陷入“新冷战”乃至“必战”的宿命论是迷思。
哲理的故事:  最近,在荷兰乌特勒支的火车站,一个奇特的现象绝对吸引人们的眼球:在一处“滑梯”上,滑下的不是三五岁孩童,而是一些身着职业装、夹着公文包的男女,甚至是到此地游玩的外来游客。  这种“滑梯”,其实是一种新型的交通设施,名叫移动加速器,它是由一位名叫拉玛娜的女工程师构思设计出来的。  一次,拉玛娜接到临时出差任务。早上8点多,她提着行李到火车站楼梯口时,到处挤满了人。拉玛娜担心自己带着行
我们绝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在集体层面,人类常常做出自我毁灭的举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就是战败国竟然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期。不论是德国、意大利,还是日本,在军队投降、帝国彻底崩溃20年之后,富裕程度前所未见。它们一开始究竟为什么要开战?为什么要让数千万人承受不必要的伤亡和破坏?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愚蠢的誤判。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将领、经济学家和
金亡后,有一种流行说法,所谓“金以儒亡”,意思是金朝是因为汉化才灭亡的。理由是,女真族原来多么骁勇善战,但入主中原之后靠儒家方案治国,结果尚武精神被腐蚀了,于是这个马上得天下的民族在蒙古人的铁蹄面前不堪一击。  确实,女真人战斗力下降绝对是断崖式的,但金朝覆亡真的是因为汉化吗?  忽必烈也常拿“金以儒亡”来说事。有一次,他跟精通儒学的大臣张德辉聊天,问: “有人说,辽因为信佛而亡,金因为好儒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