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蟋蟀

来源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听,一阵优美的音乐正传入耳中,这是音乐家蟋蟀在演奏乐曲。
  我轻轻扒开草丛,一只蟋蟀正趴在草上投入地演奏着优美的旋律。
  这只蟋蟀和我的大拇指差不多大,黑褐色的皮肤,头圆圆的,头上的触角细细长长的。它有六只脚,前面两只脚和中间的两只脚差不多长,最后面的两只脚很是粗壮。
  “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唱时。得意之时多失意,三五成群捉蛐蛐。”这首张志真的《蟋蟀》和我看到的场景,那可真是淋漓尽致啊!
  “蛐——蛐——”蟋蟀穿着黑色的小礼服,戴着黑色的长礼帽,又开始了它的音乐会。
  “呼——呼——”风婆婆正用着轻柔的嗓音给蟋蟀伴奏。小草弟弟扭动着身子,挥舞着手臂,给蟋蟀伴舞。
  周围安静下来了,只有蟋蟀的音乐还在继续着。花儿低着头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大树挺直腰板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小鸟们蹲在树上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溪流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小石头躺在地上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就连来来往往的人们,也会放慢脚步,一起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
  时候不早了,夕阳正靠在大山身上呢,我得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和音乐家蟋蟀告别,可美妙的乐曲仍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南昌市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得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内容、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发挥语文课程情感熏陶的功能,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唯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够生机盎然,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情感;语感;积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
摘要:交流是一种人与人沟通的方式,也是信息传递、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交流是一种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知识建构的方法。本文主要从课堂出发,例谈如何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交流;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84-1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仍然偏向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思维比较封闭。有时提出问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建立起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  一、“说数学”重要,还是“做数学”重要  有位数学老师告诉我:他教初一时,有个一直为学不好数学而苦恼的女孩问他什么叫自然数。他没有说教,只写了一些数让这个孩子把自然数找出来,看她全找对了,就肯定她已经懂了。这个女孩既高兴又惊异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