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 促进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物理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也在逐步加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和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手段。下面就此谈谈本人的看法。
  1 利用中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中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言设计,设置悬念,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一般在课题正式开始讲述之前,教师可通过设问,提一个学生感兴趣而又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悬念”,学生由于急于知道答案就会产生一种迫切的学习愿望,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必要的心理铺垫。例如在讲到“光的波动性”时,教师先介绍惠更斯与牛顿的两学说之争,然后发问:“牛顿与惠更斯他们两人所提出的学说,到底谁是正确的呢?”学生都知道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大部分学生必定认为牛顿的学说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虽然牛顿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这一次,牛顿所提出的微粒说却是错误的。”为什么牛顿的微粒说是错误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引入新课,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集中精力想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就相当良好了。
  介绍物理发展史,对学生也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课本上为数不少的物理定律、定理、方程等理论,以及众多的物理量、常量及其单位的名称等,常常是以著名的科学家姓名来命名的。之所以这样的记载和表述,是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那些在科学发展史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人。另外,课本上还对一些卓越和著名的物理发明家的生平、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年代及其贡献的意义,也作了相当篇幅的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后人学习发明家的艰苦卓绝的精神情操、坚忍不拔的研究毅力。教师应该用唯物史观去分析科学的进化史,激发、启迪学生学习的动力。
  2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很强,而这种好奇心是由于他们听了闻所未闻的事和见了前所未见的情境而产生的,一旦他们产生了好奇心,对事物的发展结果他们就会主动地想去探究,这样的学习就成了他们的自觉行为了。因此,在教学中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就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效益。例如教师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当讲到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行星对卫星的引力及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时,发现部分学生的表情呆滞,就意识到他们对所讲的内容兴趣索然或听不出所以然。此时教师可临时穿插一则趣事:“地球是圆形的,我们站立时头朝上;假设在地球的另一边也有人站立,那么这个人相对于我们来说头是朝下的,为什么他不会觉得不舒服或者掉下去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当讲完这则故事时后,学生的精神明显振奋了起来,这时再向学生讲述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水到渠成了。
  3 利用中学生求动心理
  中学生爱问好动,具有“好动手,好发问,好看图”的天然素质,而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师,应多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这样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1 参观物理展览室
  根据中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带同学们参观本校物理展览室,通过同学们自己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教师的逐一作简要的介绍,同学们群情振奋,对物理的趣味性、实用性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由此产生学习的兴趣。
  3.2 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的各种现象、结果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能满足学生好动心理,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
  例如讲“力的分解”这一节,当教师讲到“分力不一定比合力小,分力有可能大于合力”时,有部分学生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可当场演示实验,让事实来说话,实验方法如下:取一细棉线,一端系一称砣,手捏住细线另一端,将称砣提起,细线不会断,这时细线承受的拉力为称砣的重力(即合力);接下来将称砣放在细线的中点,让一同学拉住细线的一端,教师再缓慢地拉动细线的另一端,当称砣两端的细线的夹角达到一定大小时,细线突然断掉,说明这时细线承受的拉力(分力)比称砣的重力(合力)来得大。
  再如自由落体的教学中,几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本是教师演示,我发现这样做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部分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是,我改为让学生自己准备器材,亲自动手实验,亲自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得出结论。这样,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索精神,并可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具有科学的态度。
  3.3 重视课外实验
  在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也能很好满足学生求动的心理,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上完“平抛物体的运动”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用卷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的速度”(必须强调实验时注意安全)。这个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只有卷尺和玩具手枪,比较容易找到。通过亲手做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和更进一步的理解。可见学生的实践对促进他们的学习大有裨益。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出现,使学生获取信息变得相当容易,教师不再是权威,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意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另外,根据实验表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多种感官的刺激,还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目标导学,可以有效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 培养师生感情,促进学生参与
  中学时代,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也在逐步加强。他们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经验不丰富,考虑问题不周到。因此作为老师应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认真启发和引导,使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关系和谐。
  5.1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要有耐心,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近。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不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使教学气氛紧张,而是给学生发言的权利;不用命令式的说教法,不强调学生按教师布置的模式学习和生活,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标。例如,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加以鼓励,尊重他们的意见,给每个学生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展现自我的能力,并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有不同的见解,展现个性。这样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5.2 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出现自卑、畏难情绪。这时,可通过交流、谈心,批改作业时简短的评语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客观看待学习困难和学习成绩,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并在教学中默契配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并加以充分利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并进行正确、必要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学中,它更利于打破时空和课堂条件的限制,很便利地揭示物理现象的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直观地显示出来.现行教学用书为物理教师配发了配套光盘,网络上各种教学课件的推广也为电化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却用它来代替物理实验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传统的习题课是“由教师简单概述与练习题有关的知识与方法,教师示范典型例题分析,学生知识应用,做相关练习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课堂显得有些枯燥沉闷,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卖力的讲了,学生认真的听了,过几天全忘了,下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教师还得重复劳动。用新课程理念去审视这种习题教学少了必要的探究性、开放性,更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课程下的习题
《小豆豆与小豆豆们》是黑柳彻子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时,历时13年,遍访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等14个国家后而著。黑柳彻子用朴素的文字与震撼人心的照片记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虽然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很多年了,然而聚焦目前农村学校的许多物理课堂教学,探究性教学的物理课堂模式还没能得到有效构建,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大量的课堂面貌仍处在理念滞后、方法传统、手段陈旧和效益比较低的状态,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顺利推进.如
教室应该是一个容许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理解、尊重学生的错误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错误的产生不仅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暴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学生的错误,不仅能够更好地改进学生学习的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用错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大都是形式上的合作,有效性较低。如何在大班额(45人以上)的班级中实施合作学习?如何让每一位
我的爷爷已年过六旬,但一点都不显老,我最敬佩的是爷爷的“三乐”。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我爷爷的“三乐”究竞是什么吗?别急,我慢慢地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