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把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对文本的驾驭融为一体,真正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结构更臻于完美,让语文课堂更显深度、力度,真正做到有效导入。本文试着从三方面对“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作一番探索。
  【关键词】 一槌定音;课堂导入;有效
  播放与文本有联系的歌曲或视频,营造可感情境,乃情境导入法;巧妙铺设或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人入胜,故事导入法是也;回味学过或熟悉的诗歌、名人警句、俗语等,启迪尘封的心灵,叫经典名句导入法;还有图片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释题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不一而足。
  众所周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当然,“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自然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可以取得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
  好的导入,是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情境的创设等,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导入是课堂有效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源点,更是学生课堂教学的亮点。“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叩开学生敏感的心扉,拨动学生敏锐的心弦,在有趣情境的感受、美的启发中、思维的熏陶中跃跃欲试地进入学习境界。
  讲究导入艺术,需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要结合文本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二是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导入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从而激活课堂教学。
  一、开门见山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如门之钥匙,如曲之前奏,如戏之序幕,总能带给学生新的体验,新鲜感扑面而来,求知欲油然而生,好的导入,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好导入,更得切合课文的教学目的,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人翁喜逢人生四喜之一喜,在金榜题名后却变疯了,这究竟是什么怎么一回事呢?”
  此导入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强烈兴趣,于是乎,认真地研读起课文。由此让学生深度阅读,读读周围人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描写,特别是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邻居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学生自然就会发现,范进的“疯”不是偶然的,是科举制度以及这个病态的社会,把范进逼“疯”了,这种“一槌定音”式的课堂导入,开门见山,迅速走进文本,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也可以看出作者吴敬梓写《范进中举》的用意。
  二、纲举目张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除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更以此为契机,走进文本,掀开文本的缝隙,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抓住了这一主要导入点,由此铺开课堂,带动其他环节,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使课堂成为一个紧凑、有机的统一体。
  特级教师王君在执教《老王》时,课堂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王老师是个热爱生命的人。我经常对我的朋友和学生们说,日子要像鲜花,一朵一朵地绽放。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艰辛,不仅不是鲜花,甚至连草都不是,只像被人任意踩踏的尘土啊,就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老王》,老王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读课文中的这个句子,预备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请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地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
  这一导入语,入“课”三分,巧妙地串连起了课堂的各个环节,先让学生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再步步推进,让学生真切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最后总结,“活”出高贵的“命”。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导入语固然要激趣,更要担负起高效课堂的使命,纲举目张,不蔓不枝,成就完美课堂。
  在教学中,由若瑟夫的这句心理话导入课堂,由此,分析小说的情节,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深入探讨人物的微妙内心世界,探寻小人物的命运挣扎。课堂最后,让学生重新品读若瑟夫的话,真切感受“身处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社会现实,以及若瑟夫的悲悯情怀。
  三、前后照应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做到前呼,后应,即课堂教学的结尾与起始之间相呼应,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尽善尽美,更加完整、圆满。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诚如是。
  在上《陋室铭》时,可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导入: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时任监察御史的唐代诗豪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县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按朝廷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厅的房子。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故意刁难,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子居住。对此,刘禹锡毫无怨言。刘禹锡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文采非凡,他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幅‘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这次的房子面积虽然小了些,但是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光景,刘禹锡搬了三次‘家’。 他在愤激之中,写就了《陋室铭》,并请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
  这一导入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了教学情境。
  最后,老师以这样的话结束本堂课:
  “被策知县活活‘气’出来的《陋室铭》,名扬天下,是知县始料不及的。刘禹锡借此表明不求闻达、豁达乐观、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同时嘲讽统治者及小人,是一篇讨伐险恶官场的战斗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刘禹锡的信念,这是他的乐观,这是他的执着。刘禹锡,好样的!”
  课堂结束语,照应了课堂的导入,前后衔接,浑然一体。
  综上所述,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开门见山,构建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槌定音”式有效课堂导入的追求。
  同时,用新奇或新鲜的导入语,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调动他們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走入文本,又要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一槌定音”式有效课堂导入的探求。
  精彩导入,精彩收课,前后照应,以完美的结构构思语文课堂,这更是“一槌定音”式有效课堂导入的方向。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坚持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改常规课堂导入的学习疲劳,按照教学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新课导入方法,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形式,不以视觉冲击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一切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从兴趣出发。注重形式与方法的灵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特点,利用多种方式来导入新课,注重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拓宽学习的思路,点燃学生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君. 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陈坤.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6).
  [3] 库尔特·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通过合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形式,形成合唱的基本技能;二是在合唱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通过合唱,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审美体验,拓展音乐表现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面向未来》是由朴素而幸福的教育倡导者与践行者、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提出的教育哲思。从事区域教育管理十多年,汤勇先生致力于教育的探索、行走与改变,潜心于教育的思考、研究与写作。其著有《致教育》《教育可以更美好》《修炼校长力》《素质教育突围》《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做朴素的教育》《回归教育常识》等十多部教育专著。2014年,他被《中国教师报》评为“全国十大最具思
【关键词】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0-0043-02  在南通地理版图中,海安偏处北隅,也比较小;在南通教育版图中,海安却处于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南通教科研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版图中,海安则是一方有着很大权重、很大话语权威和很大影响力的“重镇”。  应海安县教师发展中心之邀,我在一个虽说渐入晚间而阳光
【摘要】唯物辩证法认为:由无数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所构成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可以说,离开了联系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和运动。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就拿教学来说,学科与学科有联系,课内与课外有联系,课堂与生活有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树立教学链接的思想来设计教学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七步诗》
【摘 要】 学生通过给课文做批注,不仅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坚信语文教学也会因学生的批注而更加精彩。  【关 键 词】 批注式阅读;个性化;语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可见读书对人的影响及塑造之大。自从我在教学中尝试批注式阅读以来,我更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通过批注式阅读,使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开展批注式阅读,虽
“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時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并强调要“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从而吹响了教师评价的时代新强音。   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不是对过往评价方式的否定,而是在新的教师素养要求下的一种价值引领与平台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评价方式,将成
本刊编辑部:许校长您好!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必须是具备“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者秘诀”的“工匠性”与具备“科学的专业知识”“反思与创造性探究”的“专业性”的。您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一路走来,觉得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许昌良:大体上,教师专业成长会经历新手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熟阶段等。但是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非匀速性、阶段性与非自然成熟性等特
初识范永梅老师是在2004年,那时我还是江苏省海门中学的校长,受邀担任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大赛评委,范永梅老师是参赛选手。比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等多个环节,对选手的学科素养是一次综合性考查。范永梅老师在参赛选手中是年纪较轻的,但她在各个环节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能力水平,通过预赛、决赛的层层考验,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她的智慧、灵动和干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初心
澳大利亚摄影师拍摄到两只企鹅一起在山顶看夜景的唯美场景。两只企鹅互相依偎,静静地望着远方的灯火,浪漫得像是動画电影里的场景。  (http://kuaibao.qq.com/s/20200421A0APAU00?refer=spider 2020年4月21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做学问需经历三种阶段,援引这个思路我把个人的专业成长道路也概括为三重境界:茫然,执着,收获。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09年,青涩的我走出大学校门开始了教学生涯。在从教最初的一两年里,作为一名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手,有欣喜,也有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专业知识贫乏,教学技能有限,教学理念落后。周而复始的教学又是那样单调,毫无新意。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