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学校追求的永恒目标。与城市相比,农村初中办学条件落后,除了充分利用简单的教辅材料提高课堂效率之外,作业环节便成了教师巩固和深化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英语作业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作业内容大量重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形式单调枯燥,着重于书面、笔头作业,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作业方式简单机械,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做题海训练等等。
一、作业设计的实践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构成,而要通过听、说、读、写四技能加以运用。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修订的新教材从内容安排到编排结构等方面都努力实现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
基于对农村英语教学现状、英语的学科性质、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笔者对作业设计的优化作了一些探索。
(一)作业设计的分类
为给学生“减负”,笔者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减少课外花费的时间,便把作业按时间分成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
中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宗旨,而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即要学生能听说英语,用英语交际,就要先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和习惯用语。笔者把这一部分作业安排在课内,设计成课内基础知识作业和课内掌握知识作业。
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再动员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口语能力提高了,再写出来,英语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就有了课外作业。笔者把课外作业设计成课外巩固知识作业和课外拓展知识作业。
(二)作业的设计示例
1.课内基础知识作业
笔者围绕具体的教学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练习。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4第3课时,教学任务是Numbers: one ~ thirty.在教授完毕和强调注意点之后,设计了作业:抄写Numbers: one ~ thirty;不同层次的学生抄写的遍数不同,两到四遍;此类作业的目的是学习基础知识。
2.课内掌握知识作业
此类作业的目的是检查所有的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3第4课时,教学任务是Jill和Mum有关My new friends的对话。在反复操练、朗读、解疑之后,设计了作业:
Answer Y/N questions:
(1)Sammi is a girl and Pat is a boy.
(2)Sammi and Pat are tall.
(3)They are twelve.
(4)Sammi is Americana and Pat is English.
3.课外巩固知识作业
此类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积累,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题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等。要求前几题全部学生做,后几题个别学生可以不做。例如:在学习Be动词与人称和数的搭配使用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练习题:
(1)Lucyan English girl.
(2) we classmate?
(3)My brothernot strong.
(4)Carl and I good friends.
(5)you from China? Yes, I .
4.课外拓展知识作业
拓展知识作业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作业,它能够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要求大部分学生做。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2第2课时和第5课时,教学任务是:介绍My family的家庭成员和职业。设计的作业:
每个学生带来一张全家福(a photo of my family),同桌两个学生问答(ask and answer):
A: Who is she / he ?
B: She / He is ….
A: What is she / he ?
B: She / He is ….
二、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这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在已有学习水平上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设计作业坚持典型性与引趣性相统一,合作性与实践性并具,注意层次性,因材施教,要求明确。并设计了与之相配的评价体系——“积分制评价”:任何作业,只要完成的快速、正确就 2’;及时完成、基本正确的 1’;不完成的辅导;个别由于态度不端正、不努力而不能达到要求的-1’。教师评价、同桌互评、组长评价等多种评价类型相结合,组长记分。每周结束时统计出“The stars of the week”(本周之星),并对倒数六名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个别辅导,布置周末作业。“积分制评价”体现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笔者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读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形成性评价。
三、结语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围绕教材,使课内外学习相互沟通;作业类型要丰富多样,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复现。要全面考虑听说读写,又要有所侧重;在设计中要创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维欲望的情景,留给学生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全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加上坚持不懈一定能为我们的农村英语教育作出微薄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
一、作业设计的实践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构成,而要通过听、说、读、写四技能加以运用。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修订的新教材从内容安排到编排结构等方面都努力实现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
基于对农村英语教学现状、英语的学科性质、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笔者对作业设计的优化作了一些探索。
(一)作业设计的分类
为给学生“减负”,笔者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减少课外花费的时间,便把作业按时间分成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
中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宗旨,而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即要学生能听说英语,用英语交际,就要先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和习惯用语。笔者把这一部分作业安排在课内,设计成课内基础知识作业和课内掌握知识作业。
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再动员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口语能力提高了,再写出来,英语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就有了课外作业。笔者把课外作业设计成课外巩固知识作业和课外拓展知识作业。
(二)作业的设计示例
1.课内基础知识作业
笔者围绕具体的教学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练习。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4第3课时,教学任务是Numbers: one ~ thirty.在教授完毕和强调注意点之后,设计了作业:抄写Numbers: one ~ thirty;不同层次的学生抄写的遍数不同,两到四遍;此类作业的目的是学习基础知识。
2.课内掌握知识作业
此类作业的目的是检查所有的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3第4课时,教学任务是Jill和Mum有关My new friends的对话。在反复操练、朗读、解疑之后,设计了作业:
Answer Y/N questions:
(1)Sammi is a girl and Pat is a boy.
(2)Sammi and Pat are tall.
(3)They are twelve.
(4)Sammi is Americana and Pat is English.
3.课外巩固知识作业
此类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积累,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题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等。要求前几题全部学生做,后几题个别学生可以不做。例如:在学习Be动词与人称和数的搭配使用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练习题:
(1)Lucyan English girl.
(2) we classmate?
(3)My brothernot strong.
(4)Carl and I good friends.
(5)you from China? Yes, I .
4.课外拓展知识作业
拓展知识作业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作业,它能够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要求大部分学生做。例如: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 2第2课时和第5课时,教学任务是:介绍My family的家庭成员和职业。设计的作业:
每个学生带来一张全家福(a photo of my family),同桌两个学生问答(ask and answer):
A: Who is she / he ?
B: She / He is ….
A: What is she / he ?
B: She / He is ….
二、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这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在已有学习水平上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设计作业坚持典型性与引趣性相统一,合作性与实践性并具,注意层次性,因材施教,要求明确。并设计了与之相配的评价体系——“积分制评价”:任何作业,只要完成的快速、正确就 2’;及时完成、基本正确的 1’;不完成的辅导;个别由于态度不端正、不努力而不能达到要求的-1’。教师评价、同桌互评、组长评价等多种评价类型相结合,组长记分。每周结束时统计出“The stars of the week”(本周之星),并对倒数六名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个别辅导,布置周末作业。“积分制评价”体现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笔者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读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形成性评价。
三、结语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围绕教材,使课内外学习相互沟通;作业类型要丰富多样,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复现。要全面考虑听说读写,又要有所侧重;在设计中要创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维欲望的情景,留给学生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全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加上坚持不懈一定能为我们的农村英语教育作出微薄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戴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