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方式选择
(一)现代社会的三大运行机制
无论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的供给,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实现的。政府、企业和志愿事业组织是迄今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组织机制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图1)。
图1 现代社会中的三大运行机
(二)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探讨
福利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其只能由政府供给,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是低效率的。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在其《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对人类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认为在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中,存在着市场安排与用户团体、集权与分权、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几种方式。其中,市场安排与用户团体以市场机制为前提,集权与分权的制度安排以政府的行政机制为基础,而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则适用于非政府、非营利的志愿事业。因此,政府、市场、志愿事业组织等三种社会运行机制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二、公共物品的三大供给模式分析
(一)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模式指的是由政府独家包揽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的一种供给方式。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个人自主供给的困境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市场失灵的存在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出现的根本理由。但由政府负责供给公共产品也存在着诸多困境:
1、政府行政人员的信息不充分。对于任何一个官僚来说,因为他的信息的有限性和与其他人的利益的冲突,无论他的个人动机如何,都不可能按照公共利益来行动。
2、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不一致性。事实上,政府并非一个超越于自身利益之上的大公无私的神灵,他们同样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
3、政府习惯于垄断,缺乏竞争。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支出由国家财政拨款,使得政府缺乏降低成本、提高物品质量和效率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很难进行计量和监督。
(二)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的市场型供给模式是指将市场价值、市场机制、市场技能和市场主体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借助市場资源来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一种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类型的多样性和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相对分离给公共物品市场型供给模式的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亦存在着如下困境:
1、寻租问题。由于政府是一个拥有强制力的组织,这种强制力可对大多数社会成员发生作用。因此,公共权力的失控是引发寻租问题的重要根源。
2、契约失灵现象。在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中,契约外包最大的问题就是签订合同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以及合同签订后政府监督承包商的交易成本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契约失灵。
3、公共产品闲置、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问题。例如,向公共产品进行收费,就会阻止一部分人放弃对该产品的购买,从而出现闲置现象。
(三)公共物品的民主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是指将民主的理念、方法和程序等引入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使全体或多数公民掌握公共产品供给的最终决定权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相较于政府型供给模式和市场型供给模式而言,民主型供给模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政府更为重视增加产出而节约成本,也有助于减少公共物品市场型供给模式中的寻租行为、契约失灵、供给不足以及质量低下等问题。另外,在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中,由于作为公共产品的真正所有权人之公民对公共产品供给拥有更多的权力,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因而,公共产品供给也易于变得更为公平。
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两种模式的缺陷,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要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和民主三大供给模式,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孔盼盼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洪喜平单位:武汉生物研究院)
(一)现代社会的三大运行机制
无论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的供给,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实现的。政府、企业和志愿事业组织是迄今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组织机制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图1)。
图1 现代社会中的三大运行机
(二)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探讨
福利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其只能由政府供给,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是低效率的。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在其《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对人类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认为在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中,存在着市场安排与用户团体、集权与分权、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几种方式。其中,市场安排与用户团体以市场机制为前提,集权与分权的制度安排以政府的行政机制为基础,而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则适用于非政府、非营利的志愿事业。因此,政府、市场、志愿事业组织等三种社会运行机制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二、公共物品的三大供给模式分析
(一)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模式指的是由政府独家包揽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的一种供给方式。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个人自主供给的困境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市场失灵的存在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出现的根本理由。但由政府负责供给公共产品也存在着诸多困境:
1、政府行政人员的信息不充分。对于任何一个官僚来说,因为他的信息的有限性和与其他人的利益的冲突,无论他的个人动机如何,都不可能按照公共利益来行动。
2、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不一致性。事实上,政府并非一个超越于自身利益之上的大公无私的神灵,他们同样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
3、政府习惯于垄断,缺乏竞争。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支出由国家财政拨款,使得政府缺乏降低成本、提高物品质量和效率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很难进行计量和监督。
(二)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的市场型供给模式是指将市场价值、市场机制、市场技能和市场主体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借助市場资源来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一种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类型的多样性和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相对分离给公共物品市场型供给模式的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亦存在着如下困境:
1、寻租问题。由于政府是一个拥有强制力的组织,这种强制力可对大多数社会成员发生作用。因此,公共权力的失控是引发寻租问题的重要根源。
2、契约失灵现象。在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模式中,契约外包最大的问题就是签订合同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以及合同签订后政府监督承包商的交易成本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契约失灵。
3、公共产品闲置、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问题。例如,向公共产品进行收费,就会阻止一部分人放弃对该产品的购买,从而出现闲置现象。
(三)公共物品的民主供给模式及其困境分析
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是指将民主的理念、方法和程序等引入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使全体或多数公民掌握公共产品供给的最终决定权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相较于政府型供给模式和市场型供给模式而言,民主型供给模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政府更为重视增加产出而节约成本,也有助于减少公共物品市场型供给模式中的寻租行为、契约失灵、供给不足以及质量低下等问题。另外,在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中,由于作为公共产品的真正所有权人之公民对公共产品供给拥有更多的权力,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因而,公共产品供给也易于变得更为公平。
公共物品民主型供给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两种模式的缺陷,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要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和民主三大供给模式,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孔盼盼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洪喜平单位:武汉生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