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实施感恩教育的举措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来说,要培养一个具备真正美德的人,感恩教育必不可少。这种品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人的习惯以及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成为一个感恩的人。因此,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不能缺失;感恩教育的体现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具备真正的美德,必定是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感恩教育必须足够重视,它是学校里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它应该作为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它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具备一种优秀的品质,其中就包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具有广阔的胸襟面对人生。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我们中国的教育很多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继续推行着应试教育,许多学校还是以分数为大,排名为先,没有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分数往往成了老师、学生们追棒的“目标”。某些老师、学生为了所谓的高分,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应付考试,比如“填鸭式教育”、留堂、补课,甚至考试作弊。长此以往,学生们便出现了自私、冷漠、脆弱等等的人格弱点,又谈何感恩呢?
  许多中小学生就是在这种感恩教育缺失的环境中成长,导致了人格的缺失。曾有新闻报道,西安某高三学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讨要无果后杀害老师……这一幕触目惊心,实在太可怕了。这是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用心良苦,关心学生前途命运的恩师啊!怎么下得了手?细想一下,难道这不是感恩教育的缺失吗?除了拿高分、提高学历,思想教育中感恩教育这一块已严重缺失。因此,学生成绩好固然重要,但是人格的健全更重要,感恩教育必须重视。
  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惊动全国,为何会有如此暴戾的行为呢?刚开始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慢慢追溯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这与他从小缺乏的感恩教育有关。试想如果他具备一颗感恩之心,就会记住舍友们平时对他的帮忙,而忽视一些细小的矛盾从而不至于害人害己。自幼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马加爵,缺少人文教育,缺乏感恩之心,心胸狭窄,所以在面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舍友中,因小小的口角之争,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呢?不是更应该具备这种感恩的品质吗?
  有些学生,在家庭里往往被捧成“小皇帝”“小公主”,过着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的奢侈生活,因此到学校来也难免带着这种“娇气”。对辛勤教导他们的老师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对待身边的某些同学冷嘲热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谁也没放在眼里,觉得大家对他好是理所当然,更别谈什么感恩。因此,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品质修养。
  学校教育应该要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使学生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感恩呢?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教育学生怀有感恩之心,首先我们必须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然后才能好好教育学生。我们定期开展专题感恩教育班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私地教导学生。记得有一次班会课,笔者在班上放了一个关于感恩教育的视频给学生们看,观看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完后,笔者借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他们说说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同时在班里讨论“我们应如何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如此一来,既实施了感恩教育,又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感恩教育,还可以借助一些感恩的经典诵读活动,比如,《弟子规》《孝经》《三字经》等就是最好的国学经典。还可以进行背诵比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讲读。平时在课堂上也会渗透一些感恩教育,久而久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会让学生带着感恩之心成长。当他们有了这份感恩之心,便会行感恩之事。
  其次,我们要在学校里实施感恩教育,在我们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恩,在师生互动中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体现,从校园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教育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见到同学、老师要主动问好。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要有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参与。今年的“六一”,笔者让学生们各自从家里带来零食或一些自己动手做的食物来学校互相分享,让他们体会到只有学会分享,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与合作。同时,让他们明白,大家能成为同学、走到一起学习不容易,大家应该好好珍惜这份珍贵的友谊,具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自豪感及责任感,关心、拥护学校的榮誉……从点滴做起,使之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学校在推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那个“拜师礼”就是感恩教育的典型例子。每年教师节,全校师生都会集中学校操场,隆重地举行“拜师礼”。学校全体教师站在学生前面,让学生带着一颗感恩、崇敬的心,对老师进行作揖礼拜,同时向我们的老师献花。让学生在这个“拜师礼”中感谢他们的恩师,明白是谁把他们的脑袋充实、是谁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从而不知不觉受到感恩教育。西方有个传统节日,叫感恩节,即是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这个节日也是让人们记得感恩,弘扬感恩这种传统文化的。
  如此看来,做一个感恩的人,不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更有利于形成一个尊师爱生、文明和谐的美丽校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七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应用题的相关概念陌生,不能灵活运用;二是缺乏不同应用题类型之间的整体性联系,找不到问题解决的共同途径;三是知识零碎,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巧妙地在课堂上融合了斗图和思维导图。实践证明,此类案例研究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思维障碍;斗图;思维导图;教学难点  斗图是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它起源于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模式正在发生转变,课堂上以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过去,现在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逐步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研究怎样高效地学习小学科学。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好好把握。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学习: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学生的价值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注重享乐,而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如今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透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国家体质测试当中所呈现的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探究分析,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监督、鼓励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既可以释放学习中的压力,舒缓紧张的情绪,又可以强健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等综合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主导地
数学是一个需要很强理性思维的学科,许多人都害怕数学,一讲到数学就心生惧怕。相信大家学习数学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一道数学题,自己总是想不出解决方法,而别人却可以轻松地想出解法。这时候,你就会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想出这这道题的解法的?为什么我就想不出来呢?”  这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是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全盘托出,再慢慢地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却没有将这些思路的获得方法传授给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进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对尝试的结果进行思考,对今后的教与学提出展望。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自助能力  一、課题的由来  人的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素质:心理方面的素质、身体方面的素质、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三个方面的水平的高低:创新水
【摘要】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理论首先强调整体,通过对知识的整体知识结构的建立、整体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的打造,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而在小学英语拼读板块,碎片化地推进拼读教学、缺乏培养学生拼读综合能力的整体设计,都是导致学生无法建立英语拼读方法、乃至英语学习基础的建立处于被动局面的因素。因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培养小学阶段的英语拼读素养上,
【摘要】作为一种最新型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最具潜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小学阶段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運用所学知识获取相关信息,是处理、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文本结构、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本文分析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时代下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课堂成长发展的契机。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展开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将数学学科与信息计算充分地融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计算;小学数学;学科融合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追求良善,学会为人处世和成人成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本文就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工作;有效性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是学
教育是与时代、社会互动发展的,符合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词。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是新时代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理念的中学生本校本德育体系,探索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本德育”育人工作体系。  一、以“生本德育”为中心,坚持“自主能动”与“引导养成”相结合  新时期文明校园创建,学校教育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核心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坚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