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农历新年,为了组织名叫“愿在我心,任在我肩”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活动,四位上海高中生跑遍了驻沪的各国领事馆,给美、英、法、德、日等20个国家的首脑送去了新春祝福。他们还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举办了一场以保护春节为主题的万人签名活动,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人们保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就是上海中学的高二学生李想、刘从容、文博和许沁。
“真是一不小心就把事情搞得这么大了。”坐在我面前的四个高中生笑着说。这四个年轻人个个神采飞扬。
发起人李想说:“其实,要给各国首脑写信拜年,是在思考‘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过春节’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我们做过问卷调查,现在年轻人觉得春节过得越来越无聊,反倒对圣诞节情有独钟。我们办这个活动,是想当个推广者,引导大家去思考春节的意义。”
于是,一放寒假,他们四个人就结成战略同盟,着手讨论具体行动内容。信很快写成了,既表达新春祝福,也抒发了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但仅有英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翻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跑到上海图书馆翻阅资料时,有人提醒他们:就这样贸然寄信过去,他们精心准备的祝福会被作为垃圾邮件惨遭清理。
与外国领事馆过招
要想努力不白费,更好的办法是先将信件亲手交到各国驻沪外交机构,通过专人转呈至首脑手中。于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开始了。
首先要与领事馆取得联系。他们生平第一次觉得,打电话是件那么复杂的事情,平均每个电话都得打半个多小时——先得把整个活动的情况和初衷介绍给领事馆的相关人员,接着着重说明目的:第一,希望把春节的祝福捎给各国首脑和该国人民;第二,希望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第三,增进两国的民间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领事馆负责人心存疑虑,只是不温不火地说:那你们寄过来吧!我们尽量……
“尽量”而已?这不行!上海淮海路上伫立着戒备森严的各国领事馆。2月7日,四个年轻人决定登门拜访各国总领事。“这样可能可以感动一些人吧?”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挂着星条旗的美国领事馆。
“那天太阳很好。我们拿着中英双语的信件和刻着总统名字的中国印来到美国领事馆门口,非常诚恳地跟警卫说明来意。你知道吗?他真被我们的执著打动了,也觉得我们的创意很棒。”可因为职责所在,警卫无论如何不能放四个中学生入内。于是他们在门口又一次拨通领事馆负责人的电话。终于,负责人明白了:“我非常理解你们的这份心意,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和高兴。”但结果仍然是——限于规定,他们爱莫能助。
进不了大门,除非有个领事馆内部人员肯出来接收信件。但四个高中生谁也没这样的旧相识。“我们在太阳底下站了半个多小时,阳光越灿烂,越衬出大家心情的灰暗。”刘从容回忆道。然而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途径联络每一个可能与领事馆扯上关系的人,帮他们递交祝福。这是一次极富想象力的寻找人际资源的过程。他们打电话给上海教育协会的老师,他是李想2005年参加美国国际宇航夏令营时的负责老师,又打给在使馆实习过的亲戚,询问文化参赞的地址,甚至还找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当人与人联结成一张大网时,天地一下子拓宽了!刘从容一个初中同学的妈妈居然帮了大忙,她给美国驻沪总领事直接发送了E-mail说明原委,然后顺利地将邮件寄到了文化参赞手中。那一刻,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四人的心中洋溢!
万人签名倒计时
从美国领事馆方面带来的喜悦令大家信心百倍,他们决定于2月14日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办一个万人签名活动。许沁笑着说:“完全是顺水推舟,哈哈!”
2月8日,《看沪四名中学生如何给20个国家总统拜中国年》登上了《新闻晚报》。2月9日,四人带上这个重量级的筹码,连同活动计划和学校学生处开的证明直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毫无活动举办经验的他们那时才知道,这样的活动必须逐级申报,直到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批准。也就是说,他们得从零开始,还需要准备N份文件、盖齐N个公章,才有可能把活动搞起来。此时离活动开始只有4天。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有一种选择:跳过繁琐步骤,直接与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沟通!2月12日,星期一,在妈妈的帮助下,李想终于联系上了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傍晚6点钟,四个人带着材料冲进了副部长办公室。
“没有完整详细的可行性计划,没有紧急安全预案,没有能承担责任的机构支持,只有四个普通高中生想在这么敏感的地带搞这么大型的活动……虽然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却根本不能同意。”李想无奈地笑着,“单凭我们四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有非常多的问题我们根本考虑不到。比如说如果有人行窃,有人哄抢,有人捣乱现场,我们该怎么办?这说明我们的经验太不足了。”
于是四个人按照要求,返回学校申请支持。晚上9点钟,他们终于拿到了学校开具的证明。此时离活动开始不到两天。
2月13日,活动前一天,倒计时开始。四人一早就火速将文件传真过去,副部长告知开完会后即与他们联系。终于万事俱备,只差一个首肯了。然而——
中午12:00,没有回音。
下午3:00,电话被掐断。
下午4:00,电话终于接通!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我看了你们的计划,这在世纪广场怎么搞?!”
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令电话这头的李想猝不及防。“我当时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各路媒体也通知了,大半个班的同学在为此奔走,文博、许沁、从容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买东西砍价砍得跟营业员都混熟了,什么都准备好了,最后却因为我没有做好联系工作,所有努力全白费。我怎么跟大家交代?”
无论如何不能功亏一篑!“如果我们再越过宣传部呢?”大家调整思路,开始了又一轮的广泛求助。下午5点30分,李想和同伴已经站在了上海黄浦区区长办公室里。
区长非常忙,不可能占用他太多时间。十分钟,他们争分夺秒地对活动进行阐述。这是最后的希望了,四个人在心里默默祈祷。
区长居然真的被他们的执著和真诚打动了!他同意了!“我可以帮助你们落实。”到此,最大的难关终于被顺利攻破。
此时已是2月13日下午6点,却还有很多手续要完成,大家果断决定将活动延迟至16日。于是顶着区长开的大绿灯,他们一路过关斩将:2月14日世纪广场办公室主任帮他们免去了原定15000元的场地费用。2月15日,完成倡议书,并于当天在文庙举办的书法活动中宣读。2月16日上午10点,活动正式举行。签名活动吸引了大量行人,活动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爱·转动
如今的他们又回到了简单平常的高中生活。我与他们聊起各自的理想,让我惊讶的是,这几个17岁的孩子的理想都和国家甚至世界的命运相连。他们说,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为别人创造了多少价值。今后他们也要努力赚钱,但并非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而是希望能对世界有更好更大的影响。“就像搞这个活动,我们真的不是为了自己能有什么大成就,只是想提醒大家,别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别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当然,这次活动的经历成了他们成长中的财富:“我们的天地在顷刻间变得广阔了,于是感叹自己先前是多么木讷呀!其实,我们有那么多朋友,他们都很愿意助一臂之力,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以前我们常想,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也得不到任何回报,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呢?现在我们发现,也许更该反过来想——如果事情真的有意义,为什么他们会不同意呢?原来,很多事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的,就算只有一点希望,只要真诚、努力,就真的会成功。”
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李想手里拿着一大叠火红的贺卡,上面用心书写着他们对每一个曾给予无私帮助的人的祝福和感谢。“太多人帮助过我们,一定得有感恩的心。”
“真是一不小心就把事情搞得这么大了。”坐在我面前的四个高中生笑着说。这四个年轻人个个神采飞扬。
发起人李想说:“其实,要给各国首脑写信拜年,是在思考‘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过春节’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我们做过问卷调查,现在年轻人觉得春节过得越来越无聊,反倒对圣诞节情有独钟。我们办这个活动,是想当个推广者,引导大家去思考春节的意义。”
于是,一放寒假,他们四个人就结成战略同盟,着手讨论具体行动内容。信很快写成了,既表达新春祝福,也抒发了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但仅有英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翻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跑到上海图书馆翻阅资料时,有人提醒他们:就这样贸然寄信过去,他们精心准备的祝福会被作为垃圾邮件惨遭清理。
与外国领事馆过招
要想努力不白费,更好的办法是先将信件亲手交到各国驻沪外交机构,通过专人转呈至首脑手中。于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开始了。
首先要与领事馆取得联系。他们生平第一次觉得,打电话是件那么复杂的事情,平均每个电话都得打半个多小时——先得把整个活动的情况和初衷介绍给领事馆的相关人员,接着着重说明目的:第一,希望把春节的祝福捎给各国首脑和该国人民;第二,希望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第三,增进两国的民间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领事馆负责人心存疑虑,只是不温不火地说:那你们寄过来吧!我们尽量……
“尽量”而已?这不行!上海淮海路上伫立着戒备森严的各国领事馆。2月7日,四个年轻人决定登门拜访各国总领事。“这样可能可以感动一些人吧?”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挂着星条旗的美国领事馆。
“那天太阳很好。我们拿着中英双语的信件和刻着总统名字的中国印来到美国领事馆门口,非常诚恳地跟警卫说明来意。你知道吗?他真被我们的执著打动了,也觉得我们的创意很棒。”可因为职责所在,警卫无论如何不能放四个中学生入内。于是他们在门口又一次拨通领事馆负责人的电话。终于,负责人明白了:“我非常理解你们的这份心意,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和高兴。”但结果仍然是——限于规定,他们爱莫能助。
进不了大门,除非有个领事馆内部人员肯出来接收信件。但四个高中生谁也没这样的旧相识。“我们在太阳底下站了半个多小时,阳光越灿烂,越衬出大家心情的灰暗。”刘从容回忆道。然而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途径联络每一个可能与领事馆扯上关系的人,帮他们递交祝福。这是一次极富想象力的寻找人际资源的过程。他们打电话给上海教育协会的老师,他是李想2005年参加美国国际宇航夏令营时的负责老师,又打给在使馆实习过的亲戚,询问文化参赞的地址,甚至还找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当人与人联结成一张大网时,天地一下子拓宽了!刘从容一个初中同学的妈妈居然帮了大忙,她给美国驻沪总领事直接发送了E-mail说明原委,然后顺利地将邮件寄到了文化参赞手中。那一刻,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四人的心中洋溢!
万人签名倒计时
从美国领事馆方面带来的喜悦令大家信心百倍,他们决定于2月14日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办一个万人签名活动。许沁笑着说:“完全是顺水推舟,哈哈!”
2月8日,《看沪四名中学生如何给20个国家总统拜中国年》登上了《新闻晚报》。2月9日,四人带上这个重量级的筹码,连同活动计划和学校学生处开的证明直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毫无活动举办经验的他们那时才知道,这样的活动必须逐级申报,直到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批准。也就是说,他们得从零开始,还需要准备N份文件、盖齐N个公章,才有可能把活动搞起来。此时离活动开始只有4天。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有一种选择:跳过繁琐步骤,直接与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沟通!2月12日,星期一,在妈妈的帮助下,李想终于联系上了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傍晚6点钟,四个人带着材料冲进了副部长办公室。
“没有完整详细的可行性计划,没有紧急安全预案,没有能承担责任的机构支持,只有四个普通高中生想在这么敏感的地带搞这么大型的活动……虽然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却根本不能同意。”李想无奈地笑着,“单凭我们四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有非常多的问题我们根本考虑不到。比如说如果有人行窃,有人哄抢,有人捣乱现场,我们该怎么办?这说明我们的经验太不足了。”
于是四个人按照要求,返回学校申请支持。晚上9点钟,他们终于拿到了学校开具的证明。此时离活动开始不到两天。
2月13日,活动前一天,倒计时开始。四人一早就火速将文件传真过去,副部长告知开完会后即与他们联系。终于万事俱备,只差一个首肯了。然而——
中午12:00,没有回音。
下午3:00,电话被掐断。
下午4:00,电话终于接通!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我看了你们的计划,这在世纪广场怎么搞?!”
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令电话这头的李想猝不及防。“我当时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各路媒体也通知了,大半个班的同学在为此奔走,文博、许沁、从容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买东西砍价砍得跟营业员都混熟了,什么都准备好了,最后却因为我没有做好联系工作,所有努力全白费。我怎么跟大家交代?”
无论如何不能功亏一篑!“如果我们再越过宣传部呢?”大家调整思路,开始了又一轮的广泛求助。下午5点30分,李想和同伴已经站在了上海黄浦区区长办公室里。
区长非常忙,不可能占用他太多时间。十分钟,他们争分夺秒地对活动进行阐述。这是最后的希望了,四个人在心里默默祈祷。
区长居然真的被他们的执著和真诚打动了!他同意了!“我可以帮助你们落实。”到此,最大的难关终于被顺利攻破。
此时已是2月13日下午6点,却还有很多手续要完成,大家果断决定将活动延迟至16日。于是顶着区长开的大绿灯,他们一路过关斩将:2月14日世纪广场办公室主任帮他们免去了原定15000元的场地费用。2月15日,完成倡议书,并于当天在文庙举办的书法活动中宣读。2月16日上午10点,活动正式举行。签名活动吸引了大量行人,活动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爱·转动
如今的他们又回到了简单平常的高中生活。我与他们聊起各自的理想,让我惊讶的是,这几个17岁的孩子的理想都和国家甚至世界的命运相连。他们说,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为别人创造了多少价值。今后他们也要努力赚钱,但并非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而是希望能对世界有更好更大的影响。“就像搞这个活动,我们真的不是为了自己能有什么大成就,只是想提醒大家,别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别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当然,这次活动的经历成了他们成长中的财富:“我们的天地在顷刻间变得广阔了,于是感叹自己先前是多么木讷呀!其实,我们有那么多朋友,他们都很愿意助一臂之力,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以前我们常想,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也得不到任何回报,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呢?现在我们发现,也许更该反过来想——如果事情真的有意义,为什么他们会不同意呢?原来,很多事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的,就算只有一点希望,只要真诚、努力,就真的会成功。”
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李想手里拿着一大叠火红的贺卡,上面用心书写着他们对每一个曾给予无私帮助的人的祝福和感谢。“太多人帮助过我们,一定得有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