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堂练笔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四上第四单元教学为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课堂练笔,让学生掌握“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融入真情”“按一定顺序描写”“运用修辞手法写活语言”四个技巧,并在单元习作教学时进行综合训练,由点到面,从简到难,试图提高学生动物作文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动物;习作;课堂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89-02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分别选取丰子恺的《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的《白公鹅》、老舍的《猫》和《母鸡》等名篇,并在单元作文中要求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本单元的文章文质兼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笔者在本单元教学中,寻找每篇文章的读写结合点,设计专题小练笔,进而提高学生动物习作的水平。
  一、仔细观察
  学生应细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写作”源“的问题,并且能较好地避免动物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现象。观察内容包括该动物的外形、习性(吃相、步态、叫声等)、性格。在让学生进行观察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有目的地观察”“有序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分时段观察”等。如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时,制作一个表格让孩子填写猫在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的活动。
  二、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丰子恺的《白鹅》第三、四自然段用总分的结构描写鹅的叫声和步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结构,并在深入学习后设计随文练笔。
  请你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用总分的结构描写一种动物的一个特点。如淘气的小猴、美丽的小白兔、忠诚的小狗、可爱的小猫等等。
  学生练笔举例:
  小猴子天生精力旺盛,仿佛一刻也坐不下來。只见它上蹿下跳,一会儿在笼子里倒挂金钩,一会在树枝上荡秋千,一会儿与猴子妈妈嬉戏打闹,一会儿伸手向游客讨要香蕉。我刚拿出一根香蕉,它就猛地冲过来,差点抓伤我的手;它熟练地剥开皮往外一甩,狼吞虎咽地吃完,又冲到我跟前,摊开毛茸茸黑乎乎的手掌。
  【评析】片段采用总分结构,第一句总起,用“精力旺盛”“一刻也坐不下来”概括了小猴子的调皮好动。下文中“上蹿下跳”“倒挂金钩”“荡秋千”“嬉戏打闹”“狼吞虎咽”则具体描写了猴子的动作,展现了一个淘气可爱的猴子。这个孩子很好地掌握了本次练笔的“总分结构”。
  三、按一定顺序描写
  《白鹅》第4自然段按一定顺序描写白鹅的吃相,《白公鹅》第二自然段按一定顺序描写白公鹅的步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引导分析文段如何运用“先……然后……再……”等关联词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的习性,学习这两部分的写法进行小练笔。
  请运用“先……然后……再……”等关联词描写你喜欢的动物的一个习性。
  学生练笔举例:
  我家的小狗就像我家的忠诚卫士。每当看到门外有人,它首先一个箭步冲到门前,将来者审视一番,然后大叫几声,引起我们的注意,直到我们出门查看时,它才停止。最后就会不停地摇尾巴,仿佛自己立了大功似的。
  【评析】片段运用“首先……然后……最后……”等关联词有条理地展现了小狗忠于职守的特点。
  四、融入真情
  这个单元的文章语言灵动,全文无一“爱”字,但字里行间包含着浓浓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品读、摘录背诵文中佳句,进而学习在写作过程融入真情的写法。并在学习《母鸡》一文时,通过改写,让孩子有更深体会。
  学生练笔举例:
  我一向喜欢母鸡。听,她的歌声幸福而快乐,整个院子就是她的唱台,再美的动物界歌唱家与她比起来也略显逊色了。有时,她细声细气,像一位快乐的小姑娘在哼唱,有时她如怨如诉的像女低音在低声吟唱。
  在公鸡面前,她像是一个全能主妇,又像一位忠厚的仆人。但在屋外,她又似一位常胜将军,能与花木兰匹敌。如有鸭子入侵了她的领地,她一定像疯狂地战斗鸡进行全面打击。她酷爱武术,常常和其他母鸡切磋武艺,这时的她有勇有谋,常常趁其不备,出其不意地咬下别人一小撮毛,显得十分聪明。
  到下蛋的时候,她差不多发了狂,她的叫声那么洪亮,生怕有人拿走她的蛋,就是凶狠的黄鼠狼也会被她的气势所震撼,被她的母爱所感动。
  【评析】改写后的文段语言生动有趣,对母鸡的喜爱之情非常浓厚。开篇点明“我一向喜欢母鸡”,在喜欢的情感下观察母鸡,母鸡的叫声是歌声而不再是聒噪,“如小姑娘在哼唱”,又似女低音,比喻生动形象。此时此刻,母鸡在公鸡面前是贤惠而不再是怯懦,“全能主妇”、“忠厚仆人”等用词拟人化。母鸡与鸭子的争斗时“有勇有谋”。下蛋后的啼叫也不再是自鸣得意而是“深深的母爱”。小作者很好地理解了老舍先生对母鸡的喜爱,才能改写得如此成功。
  五、运用修辞手法写活语言
  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同时学习了一些写法,但整个单元的练笔点还没有涉及动物外形方面。故笔者设计以下练笔:
  改写以下片段,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优美。
  金鱼十分漂亮。圆圆的头上长着两颗黑黑的大眼珠,尾巴在水里摇来摇去。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隆起的腹部。
  学生练笔举例:
  她穿着一条金灿灿的裙子。最引人注意的两个黑黑的大眼珠像两个小球分明地突出着,腹部微微隆起,像中年发福一样,哎呀,都怪她贪吃了;裙摆像一把小扇子,在水中招摇着。
  【评析】
其他文献
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情是浪漫缠绵,是日日夜夜的相伴相守。可对于周国仁与杨丽琼来说,他们的“墨脱爱情故事”却讲述了一种别样的坚守与感动。  西藏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市,被数座雪山封闭环绕,每年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让进山的路困难重重,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只有白雪融化的时候,才有机会进出,被誉为“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周国仁是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的三级军士长,还是林芝市墨脱县众多门巴孩
跨界整合是一种跨越边界、融通整合的学习方式,如何运用跨界理念丰富课堂内涵,提升课堂品质,以更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全面生长的需要,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这是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话题。  一、基于儿童,探寻最佳融合点  选择“鹅”作为主题学习的关键词,源于丰子恺大师的《白鹅》,它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与启迪。在全人视角下看“鹅”,可以看到鹅的前世今生:中国驯养鹅最早,起于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非
出轨被抓受要挟  刘方平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大四时,他认识了小自己3岁的学妹葛秀萍,双方很快发展成恋爱关系。2007年5月按揭货款购买房屋一套,并于2010年4月结清按揭抵押贷款。  这年,葛秀萍大学毕业。房子有了,工作有了,很快两人就结婚。次年,儿子出生。2015年8月,刘方平还花费3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奥迪车,登记在自己名下。  2017年1月8日晚,刘方平入住南京大酒店,不久就被葛秀萍发现。1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更多的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素材,以此生成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    一、直面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撷取    现在,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多彩的生活,而是缺乏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憧
[摘 要]指向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指向语用的随文练笔,从文本的内容出发,从文本的写作特点出发,能够实现真正的一练一得。这样的随文练笔应做到:平淡留深痕,抒情出新意,独白添趣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 随文练笔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71  随文练笔是写作训练的有效手段之一。相较于每单元一
对方的肯定很重要  每年回家,我都得充当父母之间的调解员。  这一次母亲又气呼呼地念叨:“我这一辈子努力上班,孝顺公婆,可如今,你爸居然说要赶我出去!”我默默地听着。虽然我们几个孩子对母亲赞誉多多,但她最想要得到的是父亲的肯定。这太难了,父亲是一个倔脾气。  母亲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我当时就说,要走也是你走,这屋子有我的一大半,儿女们是我生、我养的。”我心想,完了,父亲这么要面子的人,哪里受
在第十八届“教海探航”特级教师优课展示活动中,薛法根老师执教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一课。他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中,如痴如醉。不仅读懂了课文,读出了语感,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提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一种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薛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之高,让我有了这样的感悟:倡简,语文课堂教学“回家”的路。    一、多维的教学目标因选准了教的落脚点而简 
姜姓的起源很清楚,也非常有意思。  最主要的起源是炎帝神农氏之后。《说文解字》记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炎帝神农氏住在一条叫姜水的河边,就以姜为姓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炎帝生于姜水边上。姜水在哪儿?在今天的陕西岐山县。  第二,桓氏改姓,这个相对不多,但是也很昌盛。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朝上元年间,经高宗李治批准,大司徒桓庭昌改为姜姓,其子孙世代称姜姓至今。  第三,其他民族改姓。尤以羌族最
教材解读    《月光启蒙》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文章以“文学的启蒙”为线索,语言优美,其中的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读来耐人寻味。教学中着力凭借课文清新素雅的语言。创设诗情画意的农家月夜场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民间文学所散发的泥土芳香,感受深厚的母子亲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是对贾宝玉出场的描写,其中,“外面一阵脚步响”,人未到,声先行,就像王熙凤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前者是脚步之声,后者是话语之声,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一直以来,由于王熙凤泼辣的话语之声过于经典,而使人们忽略了贾宝玉那急促、有力而且欢畅的脚步声。“声音是世界上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