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学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教师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关键字: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在中小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形式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具有依附性,也就是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了。“亲其师”而“重其道”。学生从教师方面所得到的赞许、认可和关爱中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这样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师长的标准和期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教师还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既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注意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去质疑,去探索未知领域。作为学生,他们会从自己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发展创造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些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学生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出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在日常授课中多注意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影响。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进步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应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也应尽量用简单英语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便会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用英语教英语实际上应形成教师的一种习惯,同时也应转化为学生的习惯。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
  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序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觉、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
  四、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应有高度的创新激情和毅力,有一种不断进取、追求、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不为教而教,不为教材、教案所束缚,敢破敢立,存同求异,将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中阶段重要的考查项目,在高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 写作 教学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中阶段重要的考查项目,在高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在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创造性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
体育兴趣是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由童年过渡到少年的金色年华,是形成人格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段,他们逐步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形成个性的重要阶段,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他们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对于鉴别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中不确定性摄碘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化性甲状腺癌(DTC)患者56例,男19例,女37例,平均年龄45±15(20~85)岁。于131
一、拓宽学生写作的心理环境  1、抓住说话内容,强化讲述条理  话题作文“路上”  提示:同学们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一定见到过,听到过不少有趣,有意义的事。这些事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我想它们都可以作为这篇习作的材料呀。  首先展开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同学们异常活跃)特别是那些平时最怕写作的学生,觉得今天可露露脸了,说起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真是神采飞扬,言辞更是滔滔不绝。  其次分八个小
我自1993年至今从教20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学深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神圣和伟大。  由于我始终坚持育人至上,踏踏实实工作,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所撰写的《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角
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  1、营造阅读氛围。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孩子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我不仅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
复发与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所在。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