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几种创新文体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也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即借用某些特殊的文体来构思行文,以给阅卷老师新巧之感。例如运用日记式,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可以给阅卷老师亲切自然的感觉;拟写讲稿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胜,以情感人;妙用寓言式,巧借它物表心曲,比直接诉说、斥责更有效果,会让读者感到含蓄而有趣味;巧用访谈式,通过电视采访的形式推动情节发展,给人以互动感、真实感、时代感。
  (1)活用日记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2010年福建满分作文《在尝试中成长》就是运用日记式构思全文的,作者写了去饭店打工的一次尝试的经历:“1月20日 无聊 无奈”“1月22日 魔鬼 嘲讽”“1月26日 欣喜 值得”“1月28日 道歉 委屈”“2月12日 工资 收获”,每则日记的标题记录着小作者的心情,也是在成长中的尝试。2003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令人读来不禁暗暗称妙。
  (2)拟写讲稿式。如2009年江西满分作文《我很幸运——我是中国人》就是巧借“演讲稿”的形式构思行文,小作者文思泉涌,穿越时空历数祖国的过去与现在,横跨南北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形式新颖,而且选取的角度新颖。
  (3)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2003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运用剧本式:如2002年四川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 …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5)妙用童话寓言式:如2010年湖北黄冈满分作文《我多想有个家——一只小百灵的心声》中,作者借一只小百灵鸟的口吻来寻找家园——茂密的树林,结果是小百灵鸟在一派美景的幻想中成了猎人的猎物。作者这样构思的意旨是揭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径,以呼吁人类对生态和谐的关注。2003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6)巧用访谈式:如2007年广东满分作文《最好的奖赏》中模仿电视媒体“名人访谈”的形式来构思作文,串联三位影视人物夏雨、周星驰、成龙对所获取的最好的奖赏的回答,巧妙地扣紧命题,也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显得新奇独到。
  此外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实验报告、法律文书、合同、产品说明书、病历、会议记录、广告启事、演讲词、几何证明题等形式,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要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姚慧莲,刘庆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泗洪。责任编校:洪 鸣
其他文献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重要法则。老子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若稍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即便在作文中也广泛地存在着这种对立统一的法则。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认识问题,学会从问题的对立中找到统一,把握双方的变化,由此及彼,相辅相成,这不仅有助于作文时顺利地打开思路,而且有助于把文章写得充实饱满深刻透彻。笔者以为作文中有以下四组重要对立关系的意义及作用,值得认真把握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吴明老师的《中考阅读题“命题出错”现象批评》(下文简称《批评》),文章对2012年某省的《青春》一文的中考命题提出了批评。读后很有同感,但仍感觉《批评》一文分析不够透彻,于是查找试题出处,对整份试卷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做了思考。  现将试题呈现如下: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7—21题(13分)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
阅读教学是常规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一般说来,为达成预设目标,教师往往以问题为切口,通过艺术化的导答,指点迷津。以期学生觉解并收获幸福。教程的预设多为静态的,我们所期待的是在师生互动的生成中酿出语文味。我们认为,最紧要的是。教师要有灵敏的“嗅觉”,善于捕捉互动中出现的话头,以此为“味料”,拈住不放,穷追尽索。巧妙酝酿,彰显语文味。现结合教学实践,就其手法,援例浅谈一二。  一、形象点染。在导答对话中
在瑰丽天河之滨,在福地天宝山之麓,有一群追梦人谱下了自己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曾因鸡立鹤群而苦闷彷徨;在那里,他们为冲出阴霾而奔跑不止;在那里,他们创造了三中语文人的传奇。  十年前,十堰市郧西县第三中学可谓“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到高考放榜时,其它学科捷报频传,唯独语文寂然无声,似乎“鸡立鹤群”, 黯然失色,其他学科老师不解,满怀期待的领导不快,我们语文组饮泣吞声……  怎么办?  痛定思痛后,我们语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新课改中表达交流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要上比较理想的分数,作文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何写好作文呢?笔者觉得从“三气”入手,或许对我们能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好作文可以讲究小气。  这里的“小气”,一指注重细节。文章,尤其是记叙文,要打动人,在有真情实感之外,必须依靠细节取胜。  好的文章,都是靠细节打动人的。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家的门口
鲁迅先生的两大经典叙事文本《祝福》和《阿Q正传》写的是旧中国“奴隶”的悲剧,分别叙述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和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阿Q性别不同,但身份和遭遇却极为相似,两个人同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几乎面临着人生一切的不幸和痛苦。  无姓的“玩偶”。姓氏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认,但我注意到小说里的祥林嫂与阿Q都似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确切的姓氏,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概也就姓卫”;而阿Q“有一回,他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智慧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会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一.课堂提问要深浅互转,正误相
晓苏:我们连续长途飞行,于当地时间15日11时抵达纽约的纽瓦克机场,女儿女婿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纽瓦克家里。这里是一个小区,一律是两层楼,另有地下一层,一个小院子。看到周边许许多多房子,极少看到人。大多是上班族,多数是美国人,还有印度人,多半是早出晚归。门户敞开也还安全,快递就丢在门口,主人晚上下班取回屋里。到附近散步,大门也不一定锁。  到此种静阒地方,心也静下来,倒时差没有睡著的时候,万里之外
学习文言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依然是畏途。因为学生发现文言文既跟现代汉语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却是最使他们困惑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对文言文只能是看得半懂不懂。文章看不懂,翻译就必然成为考生头痛的题目。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上,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同理,文言文翻译设题的关键也是着眼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而不是相同。因此,要准确高效地做好
“天人合一”,这一著名的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教育当然也包括其中。在教育领地,“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历代教育者都主张教育应该是和谐的。因为,自然是有秩序的,呈现为整体的和谐;人的生命也是有秩序的,也就必须使生命各部分得到和谐发展。这样,诉诸于人身体、感官及思维的教育活动必须是和谐的。但是到了现在,在这物化严重的年代,教育中的和谐因素渐少,学生的天地受限于学校的围墙,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