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部队官兵“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文章讨论了适应部队环境的微课平台建设原则,平台的功能设置,微课内容建设方法等问题,对部队在“微课”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微课 部队环境 教育资源 MOO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7-02
To explore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adapt to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troops
Zhang Guodong,Wang Shangqiang,Wang Yingying Su Yuanyuan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Qingdao Branch,Qingdao 266041,China
【Abstract】For the troops "fragmented" learning nee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micro-lecture platform 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forces, the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settings, problems of course cont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micro forces,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Keys】Micro-lecture, troop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ources, MOOC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知识和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院校,人们进入学习型社会。但部队中由于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当前部队中广大官兵都有着迫切的学习愿望,但因环境限制,与外界接触少,平时训练任务多,工作紧,时间零散,很难集中大段时间来进行再学习。此外目前部队进行再教育的主要方式有选拨人员到院校的中短期培训,远程函授等,但只能惠及少数人,普及性不强;随着部队的网络建设发展,虽然好多部队院校推出了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但这些网络课程的形式基本上是教师课堂授课和书本内容的再现,一堂课时间较长,部队人员很少能长期安排这样大段时间来学习。而这几年“微课”的教学形式为部队的普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一、微课的特点
随着网络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运动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Penrose) 于 2008 年秋提出的。戴维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 (Knowledge Burst) 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微课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微课一般采用微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视频长度一般在8~15分钟之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知识点或专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2],微课的这些特点,给部队人员的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部队学习资源类型分析
通过对部队人员的调查,部队人员所需求的学习信息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通用型资源,这部分知识信息需求与社会上需求基本一致,有的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学业,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这部分资源可以奉行拿来主义,利用社会上已经建成的微课内容,避免重复建设。像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已经有超过1500个精品教材做成开放课件在网上共享;“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等共同指向就是公开的微课课程[3];二是专有型资源,即是部队自身的专有的一些专业知识信息,这部分资源具有保密性,必须对知识信息内容本身就进行保密级别的判定,并且需要部队集中优势力量,自己建设这部分微课资源;三是为基层部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资源,称之为解决问题型资源,这类资源以微课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性、易用性更强,往往是为了部队某种装备类型,特有技术等方面的在工作中遇见的难题。这部分资源需要基层部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日积月累的积攒,将平时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并进行微课式的分享,加快部队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微课平台建设原则
微课网络教育平台是微课资源应用的基础,部队除了要加强目前已有网络硬件设施,使之更普及化,更实用化,其另外所欠缺的是一个能够体现微课特色教育的软件平台。在微课软件平台建设中,第一,要以为广大部队人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原则,平台要做到开放性强、交互性好、易于使用。尤其交互性,在部队环境中,很多官兵更想和人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第二,在平台功能上,要功能全面灵活,便于日常建设与管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便于今后功能的扩展和加强,方便有些部队在小范围内的局域网中也可以架设;第三,平台要体现部队特色,针对专有型和问题解决型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专有资源物理隔离,严格设立的保密等级,采取用户权限认证、IP地址绑定、数据加密传输等多种方式来限专有型资源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平台和技术,“快、好、省”的完成平台建设,以解决当前的迫切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大潮。2012年兴起的 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全世界引发了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同时也研发了多个MOOC网络教育平台,而“微课”是平台上的主要教学形式。在国内已有很多院校和机构进行了MOOC平台的开发和研究,如“清华教育在线”U-MOOCS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课程包括基于视频讲授的步进式课程、基于活动的研究型课程等,多种教与学的模式如基于案例、项目、问题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3] ,该平台功能强大,支持课程类型多;另外国内还有交大的南洋学院、超星慕课等平台,可以选择其中合适的平台,直接引入军网系统,将通用型微课教育资源架构在现有成熟平台之上。 四、微课内容的建设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以“微”视频的方式,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要求,适用于正式、非正式学习[5]。所以在对学习资源进行“微课”化之前,需要对广大部队官兵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再以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要做好微课的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课程内容精心划分知识点,确保在微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较完整结构的知识,这需要对课程内容理解非常透彻的有经验的教师来划分。其次,是微课的教学设计,在微课教学模式下,部队学习人员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获取,所以要设计以部队学习人员为中心的的表现形式,从其认知角度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如采用部队人员熟悉的环境和事物进行举例讲解,使内容易于理解,融会贯通。第三,是微课的制作,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影响,加强自制微课的质量。虽然现在微课大部分以微视频为主,但是可以不局限于微视频,充分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例如以动画,游戏等方式来展现,增强微课的交互性、让学习者参与其中,但这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在胡铁生进行的全国微课大赛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如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认为自己微课制作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镜头切换、后期编辑等[2]。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团队与一线教师配合,合力做出优秀的微课课程。第四,要提供配套的微课辅助资源,包括如习题、作业、拓展阅读等方面的资源,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训练,复习,考试等学习进程。
三、结论
建设适应部队学习需求的微课,充分满足部队广大官兵的教育需求,提高官兵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强军的有益手段,本文提出的微课建设观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17): 14.
[2] 胡铁生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
[3]王祖源 倪忠强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J].物理与工程,2014.24(2):17-19
[4] 程璐楠 韩锡斌 MOOC 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5] 杨红业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8(24):48~49
【关键词】微课 部队环境 教育资源 MOO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7-02
To explore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adapt to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troops
Zhang Guodong,Wang Shangqiang,Wang Yingying Su Yuanyuan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Qingdao Branch,Qingdao 266041,China
【Abstract】For the troops "fragmented" learning nee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micro-lecture platform 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forces, the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settings, problems of course cont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micro forces,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Keys】Micro-lecture, troop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ources, MOOC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知识和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院校,人们进入学习型社会。但部队中由于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当前部队中广大官兵都有着迫切的学习愿望,但因环境限制,与外界接触少,平时训练任务多,工作紧,时间零散,很难集中大段时间来进行再学习。此外目前部队进行再教育的主要方式有选拨人员到院校的中短期培训,远程函授等,但只能惠及少数人,普及性不强;随着部队的网络建设发展,虽然好多部队院校推出了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但这些网络课程的形式基本上是教师课堂授课和书本内容的再现,一堂课时间较长,部队人员很少能长期安排这样大段时间来学习。而这几年“微课”的教学形式为部队的普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一、微课的特点
随着网络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运动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Penrose) 于 2008 年秋提出的。戴维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 (Knowledge Burst) 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微课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微课一般采用微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视频长度一般在8~15分钟之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知识点或专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2],微课的这些特点,给部队人员的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部队学习资源类型分析
通过对部队人员的调查,部队人员所需求的学习信息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通用型资源,这部分知识信息需求与社会上需求基本一致,有的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学业,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这部分资源可以奉行拿来主义,利用社会上已经建成的微课内容,避免重复建设。像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已经有超过1500个精品教材做成开放课件在网上共享;“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等共同指向就是公开的微课课程[3];二是专有型资源,即是部队自身的专有的一些专业知识信息,这部分资源具有保密性,必须对知识信息内容本身就进行保密级别的判定,并且需要部队集中优势力量,自己建设这部分微课资源;三是为基层部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资源,称之为解决问题型资源,这类资源以微课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性、易用性更强,往往是为了部队某种装备类型,特有技术等方面的在工作中遇见的难题。这部分资源需要基层部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日积月累的积攒,将平时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并进行微课式的分享,加快部队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微课平台建设原则
微课网络教育平台是微课资源应用的基础,部队除了要加强目前已有网络硬件设施,使之更普及化,更实用化,其另外所欠缺的是一个能够体现微课特色教育的软件平台。在微课软件平台建设中,第一,要以为广大部队人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原则,平台要做到开放性强、交互性好、易于使用。尤其交互性,在部队环境中,很多官兵更想和人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第二,在平台功能上,要功能全面灵活,便于日常建设与管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便于今后功能的扩展和加强,方便有些部队在小范围内的局域网中也可以架设;第三,平台要体现部队特色,针对专有型和问题解决型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专有资源物理隔离,严格设立的保密等级,采取用户权限认证、IP地址绑定、数据加密传输等多种方式来限专有型资源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平台和技术,“快、好、省”的完成平台建设,以解决当前的迫切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大潮。2012年兴起的 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全世界引发了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同时也研发了多个MOOC网络教育平台,而“微课”是平台上的主要教学形式。在国内已有很多院校和机构进行了MOOC平台的开发和研究,如“清华教育在线”U-MOOCS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课程包括基于视频讲授的步进式课程、基于活动的研究型课程等,多种教与学的模式如基于案例、项目、问题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3] ,该平台功能强大,支持课程类型多;另外国内还有交大的南洋学院、超星慕课等平台,可以选择其中合适的平台,直接引入军网系统,将通用型微课教育资源架构在现有成熟平台之上。 四、微课内容的建设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以“微”视频的方式,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要求,适用于正式、非正式学习[5]。所以在对学习资源进行“微课”化之前,需要对广大部队官兵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再以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要做好微课的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课程内容精心划分知识点,确保在微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较完整结构的知识,这需要对课程内容理解非常透彻的有经验的教师来划分。其次,是微课的教学设计,在微课教学模式下,部队学习人员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获取,所以要设计以部队学习人员为中心的的表现形式,从其认知角度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如采用部队人员熟悉的环境和事物进行举例讲解,使内容易于理解,融会贯通。第三,是微课的制作,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影响,加强自制微课的质量。虽然现在微课大部分以微视频为主,但是可以不局限于微视频,充分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例如以动画,游戏等方式来展现,增强微课的交互性、让学习者参与其中,但这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在胡铁生进行的全国微课大赛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如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认为自己微课制作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镜头切换、后期编辑等[2]。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团队与一线教师配合,合力做出优秀的微课课程。第四,要提供配套的微课辅助资源,包括如习题、作业、拓展阅读等方面的资源,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训练,复习,考试等学习进程。
三、结论
建设适应部队学习需求的微课,充分满足部队广大官兵的教育需求,提高官兵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强军的有益手段,本文提出的微课建设观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17): 14.
[2] 胡铁生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
[3]王祖源 倪忠强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J].物理与工程,2014.24(2):17-19
[4] 程璐楠 韩锡斌 MOOC 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5] 杨红业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8(2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