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胃的泡菜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入秋,母亲又开始忙活着为我们做泡菜了,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母亲说秋季做出的泡菜特别容易出味儿,对于喜欢吃泡菜的人来说,可不能蹉跎了这段好时光。
  泡菜的姿态是谦卑的,在肉山酒海的川菜大宴上,它只是一小碟;在四川清贫农家简朴的饭桌上,它也只是一小碟。然而,没了它,川菜就算不得川菜了。盛宴,往往始于泡菜,筷子尖尖夹几颗到嘴里,慢慢嚼,把胃口打开,这是徐徐、款款的开场。农家,泡菜是主菜,几颗泡菜就能下一大碗干饭,或者半锅儿煮红苕,活脱脱四两拨千斤。泡菜自然是咸的,但并非只有咸,滋味多得很。
  咸乃百味之首,这是盐;在咸的统领下,让百味婀娜多姿,这才是泡菜。举洗澡泡菜为例,睡觉前把青笋、萝卜、黄瓜、莲白或红海椒洗净、切好,放入泡菜坛中,第二天清晨出坛,摆放在青花瓷盘中,湿亮亮,红绿相映,咬一口在嘴里,脆嘣嘣的,清香,略咸,微酸,回甜……开胃?开胃。下饭?那还消说。稀饭、包子、馒头、油条,撑得小心翼翼出门去上班,同事见了问你咋个捧着肚子呢?你只说泡菜太好吃了,不言其他。
  跟“洗澡泡菜”相对的,是老泡菜,那是用做作料的,在坛子里泡了上月、上年。顺便补充一句,无论洗澡泡菜、老泡菜,泡菜坛里的水,时间都是越长越好的,就像文火炖鸡汤,老母鸡越老越有味。我从小认识一位阿姨,她家的泡菜远近有名的,我偶尔吃到一回,她都跟我说一回:我泡菜坛的水,还是你爸妈结婚时起的呢,我去你家分了半坛子,至今都在用。难怪!几十年了,这坛里泡过多少泡菜、添加过多少作料,百味?千味都有了。几十年,树也成精了,泡菜坛子里当然也有时间的精灵。我去问我妈,我们自家的老泡菜水呢?我妈说,搬过几回家,泡菜坛子打烂过好几回,哪来啥子老泡菜水!唉,她是个向前看的老太太。
  泡菜的天敌是生花,即泡菜水上浮起一层白腻腻的沫。所以,从前家家捞泡菜,都备了双专用的筷子,以确保洁净,不沾油荤。但也有例外。我有个学生,她毕业后留在成都,前几年租房住,常迁徙,但随身必带一只小小泡菜坛。她泡菜、取菜,不用筷子,直接手抓,從不生花,味道嘛,一字以蔽之,鲜。泡菜是一门手艺,用手者,高手也。这种手,称为泡菜手,百里挑一。
  母亲做的泡菜在街坊里小有名气,她是个大方的人,经常把自家做的泡菜送给邻居们品尝,一碟泡萝卜、几片泡包菜、几条泡黄瓜,东西不多却增加了邻里的感情,有邻居还专门像请大师傅那样把母亲请到家中做泡菜,母亲也从来不回绝。大家问母亲做泡菜有什么诀窍,母亲总是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窍门,做得多了熟能生巧罢了。” 有天父母不在家,留了条鲤鱼,让我自己看着办。我把鱼放入油锅略煎煎,就把厨房里能找到的各种调料,全搁了些到锅里,可谓“群贤毕至”。最后,再倒入足足一大碗老泡菜,以及半瓶豆腐乳汁水,一锅煮。这是我吃过的最棒的泡菜鱼,我和我妹妹吃得脸都笑烂了。
其他文献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范围命题,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兼顾了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多方面的考查,还注意了文、理科的差异.主要体现以下特点:①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非重点内容渗入考查”的思路,突出考查了数学中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在试卷中的突出位置,如函数在本试卷中占了显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笔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情境教学法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运用 情境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调动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陶冶情感,感悟语言文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