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问题等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问题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
  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使各种思想文化主张和多种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地展示和交流,从而形成新的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研究。但是,一些思潮的兴起,又给民族精神研究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对其中蕴含的深层理论问题加以廓清,而这离不开对当代诸多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反思。就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可以明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约8000字
  
  论“民族精神”概念内涵的规定性
  ●李煌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界争议颇多。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们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正好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在内涵上的七个规定性,即历史性、核心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质性、共同性和广泛性。这七个规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约4500字
  
  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层解析
  ●孙文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理论探索》2009年 第3期,约4000字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这样说,所有与民族有关的观念形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等,都建立在相应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之上。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即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这种意识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
  《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 第3期,约8000字
其他文献
宜宾市是地处西部的小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有建卡贫困人口37.33万,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约40%。由于当地医疗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每年都有数千病人辗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医,外出看病不仅耗时长、花费高,而且辗转颠簸、病情延误。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肩负的扶贫工作采取“智力扶贫,能力扶贫,项目扶贫”的方法进行帮扶,并把重点落脚在健康
学校只应该有特色,而不应该有好坏,这既是因材施教的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教育部近日发文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根据《通知》要求,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教育部门也开始操心房子的事,也算一件新鲜事。这一“大招”放出后,非但不可能让“学区房”退热,反倒意味着更多房
年年高考年年新,2009高考广东历史试题跟往年相比,更注意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更注重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真正做到以能力立意,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毛病,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新情境新材料和考查学生获取解读阐释信息(即材料)的能力。首先,选择题突出了注重材料的特点,这是新课标下高考试题的一个突
生态文明:当代公民文化建构的重要领域  ●黄湘莲(湖南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文化的培育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保证,只有全面提高人的公共理性,人们才能建构起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健康生态人格,从而建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和行为的基础。也只有通过公民文化来充分地培育人的相互协商、真诚交往
主持人:  陈昭庆:广东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广东教育·高中》杂志执行主编    嘉宾:  江东: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副区长  关治雄: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副局长  黄大谷: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副局长  廖晓翔: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刘衍萍:广州市美华中学校长  赵令源: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校长  陈秋兰:广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  何冰:广州市真光中学副校长  潘燕霞:广州市乐贤坊小学校长  马丽:广州市耀华
陈宁被父母带来找我做咨询,原因是某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诊断他为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他的父母认为孩子没有那么严重,想请我重新诊断。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心理咨询师,没有医学诊断的资格,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她们想重新诊断,可以请其他医生再次评估,或邀请几个专家进行会诊。不过,我可以帮助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着理解他们的儿子为什么会有种种“特殊表现”。他们同意了。  亲密的“路人” 
摘 要: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体验,在生活中积累,开放各个教学环节,拓展教学时空,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充分展示其习作才华。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体验;积累;开放;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28-03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
在全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之后,国家扶贫办梳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出全国各省份今年脱贫人口的明确目標。
熱!熱!热……2017年夏天,对在南方生活的人来说,“热”已经是人们口中出现最高频的字了。四川也不例外,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四川全社会用电量急剧攀升,各地用电负荷纷纷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种能躲进空调房就不出门的日子里,在开玩笑说“空调给了我第二条生命”的时候,却是这样一群人在为一台台空调“续命”:他们奔走忙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田间地头,顶烈日、冒酷暑,在基建工地施工、变电站检修改造、配网故
走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的村头巷尾,随处可见制作布鞋的村民。  截至2017年底,临夏县布鞋生产已遍及20个乡镇、98个村、173个社,从业人员18000人,销售网点遍布9省605"-县市。  為推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临夏县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早在2012年,临夏县成立特色产业办公室,将布鞋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形成一批布鞋生产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户。  按照县有龙头企业、乡有基地、村有加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