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当代公民文化建构的重要领域等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当代公民文化建构的重要领域
  ●黄湘莲(湖南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文化的培育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保证,只有全面提高人的公共理性,人们才能建构起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健康生态人格,从而建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和行为的基础。也只有通过公民文化来充分地培育人的相互协商、真诚交往的精神,社会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狭隘性,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文环境,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约8000字
  
  生命文化论纲
  ●陶清(安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生命文化研究,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旨归的文化研究学科。生命文化研究,通过为现实的个人提供正确理解、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和其相对相关、相互作用着的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的方法论支持,通过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路径选择,通过人的本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性间相对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的揭示,引导和推动现实的个人朝向着以真、善、美、利、乐为标识的自由目标而全面发展。
  《江淮论坛》,2009年第3期,约9500字
  
  生命之网与生态正义
  ●佘正荣(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源。在生命之网因人类各种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瓦解的危机情势下,人类如何与非人类生命实现共生,是维护生命之网的完整,从而保障生命共同体整体利益的一种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生态正义。以共生为基础的生态正义对人类环境正义的实现也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
  《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约9600字
  
  文化与生命
  ——米歇尔
其他文献
2008年广东高考英语写作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典范,主要考查了語言结构的运用能力、篇章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参加了今年高考的阅卷工作,完成了基础写作的评卷后,又参加了读写任务阅卷,对今年考生的作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是今年基础写作题的评分标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这是对广雅中学的赞誉,却也是名副其实的描述。120年来,她始终以孕育知识广博、人格雅正之士为己任,成为享誉中华的南粤名校。2月26日,我们采访了广雅中学校长黄永光,他为我们解读了广雅的历史和文化,并为考生的备考指点迷津。    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校同一个理念    高中:2008年是广雅中学建校120周年。百年来,广雅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头,从创办时的中国四大书院之
“不用说太远,就说5年后的罗平吧——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美好。我有信心,能做到!”  云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说,“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年1月,这个拥有全国最多贫困县数量的西南省份,决定在全省选
2016中國地级市民生发展指数排名表
经常听到男人在谈论女人时会说到,穿的少的女人都不是好的,难怪男人会想多;聪明强大的女人太可怕,无趣味;疯狂奔放的女人太荡,无耻。  作为普通的女性成员,我得满怀尊敬地向这三类女人致敬。这三类女人,固然和选择其他方式的女人一样,都是活着的方式的一种,但她们的方式,可以算作是中国女性独立的又一种开始,不依靠于男性审美的标准,完全按照自己的选择去活着。  听一个朋友说,看到一个大冬天穿着短裙子、小靴子,
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忽来忽去的小情绪,组成了我们无法躲避的生活:琐碎,但必须面对。这一次,我们与情绪亲密接触,把每一份负面情绪都看成是美好的生命礼物。在孕期,我们依然能够打开心灵,坦然面对真实的生活的不完美,依然能够完整体验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丰赡。  1个观点,让我们迅速减压——  将分娩视为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1个接纳,让我们身心放松——  接纳有焦虑、有情绪是正常的  1个沟
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大、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上由“三维目标”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因此,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与有效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面临的首要任务与挑战。新《课标》指出:“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1]对此,“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是一个不错的实践抓手。“课堂学习任务单”指教师设计的,帮助学
宜宾市是地处西部的小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有建卡贫困人口37.33万,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约40%。由于当地医疗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每年都有数千病人辗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医,外出看病不仅耗时长、花费高,而且辗转颠簸、病情延误。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肩负的扶贫工作采取“智力扶贫,能力扶贫,项目扶贫”的方法进行帮扶,并把重点落脚在健康
学校只应该有特色,而不应该有好坏,这既是因材施教的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教育部近日发文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根据《通知》要求,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教育部门也开始操心房子的事,也算一件新鲜事。这一“大招”放出后,非但不可能让“学区房”退热,反倒意味着更多房
年年高考年年新,2009高考广东历史试题跟往年相比,更注意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更注重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真正做到以能力立意,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毛病,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新情境新材料和考查学生获取解读阐释信息(即材料)的能力。首先,选择题突出了注重材料的特点,这是新课标下高考试题的一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