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漆韵话观古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天然胎漆器打造成“可收藏”家居,同时又建立桂林“第一村”,李志用这两个妙招,打响了“观古楼”的名气。
  几年前,广西漓江樟木村沿江一带还是密密麻麻的猪圈、破厂房,如今,村里已是绿植葱郁、红砖青瓦,弥漫着淡淡的漆香。这里,是桂林最大的漆艺文化园——观古楼艺术村,七八十位年轻的漆艺师聚集于此,潜心制作天然胎漆器。艺术村的创建者李志,巧妙地结合了乡村的静与漆器的雅,吸引着每位过往的旅客。
  漆胎取天然
  走进村口,便是一株高大挺拔的阴沉木,“观古楼艺术村”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村里的小道没有想象中错综复杂,倒是平缓宽敞,将人们引向那一排排整洁亮丽的瓦房。
  “这些瓦房都是工作室,漆艺师工作的地方。”在李志的带领下,大家走进房屋,只见竹子制成的墙壁将整个空间一分为二,偌大的工作桌上布满各种原料和工具,十几位年轻的漆艺师正在专心地打磨漆器。
  “观古楼”是李志2011年创立的漆器品牌,产品主要以茶具、香器和茶桌为主。“天然胎漆器是我们的一大亮点。”李志介绍,它的巧妙在于漆胎是用竹根、灵芝、葫芦等自然之物制成,在不破外表的情况下,随形髹漆,饱含自然灵动之美。
  “这盏公道杯,便是用竹根制成。”李志手中的漆杯形似敞口茶壶,杯上运用了犀皮工艺,花纹糅红、黄、黑三色于一体,像行云流水般亮丽夺目。制作这样的杯子,漆胎很关键。传统的天然胎漆器对漆壁要求不高,而观古楼为了追寻“轻薄精致”的特点,特意将竹根厚度打磨至一毫米,髹漆后也不过两毫米。所以观古楼的漆器不仅造型各异,适合把玩,同时还轻巧别致。
  纯天然的造型让观古楼没有重复的产品,在艺术村,最便宜的漆器要1000元,贵的则高达五六万元。然而这样的价格却吸引了不少收藏者,李志坦然:“我就是要打造一个可用于收藏的漆器家居品牌。”而这与他之前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
  当公务员遇到艺术家
  生于桂林的李志,自小就受传统文化熏陶。父亲从事博物馆管理工作,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神秘莫测的出土文物。后来,李志进入灵渠古迹负责景区规划工作,闲暇时爱收藏秦汉青瓷、研究战国时的漆器。
  一边捧着铁饭碗,一边玩收藏,在日子顺风顺水时,李志骨子里的不安分因素却开始躁动起来。“2003年,我辞去公务员职务,进入收藏圈做了书画经纪人。”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他一直做着喜欢的事业,直到遇到王伯杨。
  “他是位年轻的漆艺家。”记得初次前往王伯杨的工作室,李志震惊了:“那些漆器太美了!”厚重沉稳的阴沉木茶桌,在大漆的包裹下,木层纹理清晰可见,灵动天然。李志用手抚摸着漆表,饱含阴柔顺滑之美,妙不可言。“如此独特的作品在收藏圈一定有市场!”一个有经营头脑,会做市场;另一个是青年艺术家,对漆器了如指掌。两人相遇,自然碰撞出创业的火花。王伯杨作为合伙人,主要负责漆器的制作和生产;而李志,则主管运营和推广。
  然而在观古楼刚起步,资金并不充裕的时候,李志却做了一个惊天之举——倾尽全力打造观古楼艺术村。很多朋友不理解,李志不通过售卖产品积累资金,反而在资金缺乏时打造村落,不是舍易取难吗?可李志的算盘却是这样打的:“桂林本来就是旅游城市,第一时间打造艺术村是借助景区带动漆器产业。”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义无反顾投入了艺术村的建设。
  桂林“第一村”
  将艺术村选在漓江沿江一带,是为了做出更好的漆器。那里的环境温润潮湿,有利于漆器制作,使其表面更加光滑亮丽。而且这个地段是漓江景区的必经之路,对传播天然胎漆器有很大帮助。
  然而好事多磨,就在一期改造工程结束时,李志已是囊中羞涩。“那段时间连觉都睡不着,工程已经进行,不可能半途而废!”为了筹集资金,他跑遍各大投资机构和银行,收效甚微,回想起当时的尴尬,李志苦笑连连。
  万不得已时,他只能拿出自己的藏品低价出售。“一个汉代出土的青瓷,10万元不到就让给别人了。”作为一个藏家,李志心疼的不是钱,而是对藏品的深情眷恋。不过成立艺术村又迫在眉睫,他只能忍痛割爱。
  在经历诸多风雨后,村子终于建成,也迎来了第一批特殊的客人。“你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摄影组,曾拍摄制作过《舌尖上的中国》。”一群摄影师的造访,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原来是省政府宣传片《广西秘境》,选中了观古楼。
  李志的算盘没有打错,借助艺术村这一景点,不仅吸引了各地游客,还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天然胎漆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村中的年轻工艺师,正好是传承的中坚力量。”李志说,在旅游的带动和政府的支持下,观古楼漆器作为桂林市独有的文化品牌,多次亮相各大展会,接到不少订单,光去年产值就高达2000万元。“这个数值已经到顶了。”李志解释,由于漆艺师有限,再加上产品的制作周期长达半年或几年,产量受限。而他没打算扩大规模,因为慢工才能出细活。
  前段时间,“观古楼艺术村”被评为桂林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李志有了更多底气。回想起当初创业的坚定与坎坷,李志五味杂陈,不过他已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天然胎漆器在自己的经营下,到底可以走多远……
  创业经验谈
  1.从事高端文化产品售卖,可先在收藏圈打拼几年积攒人脉,日后可将藏友转换成客户。
  2.做文化品牌,要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桂林向来旅游业发达,将产品和旅游相结合,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
  3.打造一个文化品牌不能徒有概念,还需要实在的根基,在做产品时,也要传承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 笔者从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3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总结出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十点理解,而且自己也成为形成性评价的忠实拥护者笔者将这十点理解按照其在头脑中出现的顺序呈现在读者面前,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不只是考试;不是成绩单;并不总是以正式的形式出现;不能与课程分离;不是发生在学习结束之后;并非终点,而是更好教学的开始;不能脱离教学;不仅仅与学生的学习准备有关;其作用不只是寻找不足之处;评价主体不只
2006年4月18日,浙江省温州蒲鞋市小学在全面开展草根式研究的基础上,在温州市率先举办了以“理想·智慧”为主题的蒲鞋市小学首届教科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我校五届教科节的成功举办,使“打造卓越学习团队,共享教育智慧”落到实处,提升了教师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把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了新的辉煌。    一、 着眼于基层教师,实现了“重心下移”的教育科研工作方式    1.实现
小学数学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在个性、能力、基础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实施区分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区分性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各学生不同的特质与需求,以不同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等进行教学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具体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区分性教学。  一、基于学情调查的二
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有句名言:“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位于领导者权力影响之外的,能让下属和群众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教育局长作为教育局的第一负责人,肩负着谋全局、正风气、带班子、促发展的重任。袁海鹰同志自任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局长以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深入基层,走访交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一颗赤诚的心感染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制度引领教
行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思考、实践、研究,探索高效课堂实践模式——“133生本课堂”,下面就此谈谈实践感悟。  一、“133生本课堂”认识探微  “133生本课堂”内涵。“133生本课堂”是在改变“鸠占鹊巢”、以教代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广泛参与交流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1
日本的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企业教育组成,而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有职业高中、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等各类学校,其中职业高中和专修学校所占比重较大。  专修学校以其多样性,开放性,实用性而受到社会欢迎,2002年在校生到7万多人。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进行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日本的职业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有言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告诉我们一个高明的种树人,不一定是杰作频出的园艺师,因为他懂得——生命会在自己的大剪刀下失去原本意义。郭橐驼种树之所以能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其原因在于他能顺应树木的自然本性,满足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诗人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的道理。同样,学生是树,教育要学习种树的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
美国著名教育杂志《LEDAERSHIP》最近刊登了加里鲁宾斯坦的文章,谈新教师应避免的十个教学误区。  1 一天中不要尝试教太多  这是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因为它的背后是新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当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但对于很高的期望也要正确对待,如果很容易实现的话,每个老师都会非常成功了。  新教师,特别是没有经历太多教学经验的,把这个建议只当成是字面理解,把课教得太难,太满,或者发展目标不
大学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一名乡镇中学语文老师,走上三尺讲台,是学生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进一步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我曾写过一首诗来记忆初为人师的生活,刊发在《诗歌榜》2009年第1期上:  学校安排我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班里大多是农村孩子。我肩头负着怎样的一副重担,我要实现二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在他们身上,演绎着我的坚持不懈。  每个生命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老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人口的减少,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势不可挡。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撤并、联办,它是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步骤。这种调整和优化配置,不仅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资源的迁移,而且还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因此,要使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顺利进行,必须从根源上把握其内在动因,深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