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传统文化之美 育阳光儒雅之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已开展了多年,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作为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主题联盟学校,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全面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在各个学科中全面渗透、体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全科阅读 阅读素养
  近年来,学校根据市北区“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计划”,制定了“学校全科阅读实施方案”,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元素融入全学科阅读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全科阅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全程、全员、全学科”的阅读实践,推进儿童阅读工程,有效助推了教育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达成。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让全科阅读“有韵有色”
  “韵”,一亭六韵,余韵悠长;“色”,创客空间,特色凸显。
  (一)“一亭六韵”润物无声,全科阅读余韵悠长
  校园里阅微亭独特的六角亭翼,我们赋予它“一亭六韵”的内涵,让学生在闲暇之时,有围坐亭中共赏诗词歌赋的文韵,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韵,同时培养高尚、美好如君子般气质的雅韵,辅以“仁义礼智信”的儒韵,在学生脑中提炼出自成一派的国韵,以期充分利用他们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回味悠长的余韵。这精致典雅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学校落实全科阅读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创客空间”守正出新,全科阅读,特色凸显
  学校在北京大学研发团队的鼎力支持下,为学生量身打造了“三国脸谱编程与3D打印”创客空间,当学生们兴冲冲地研读了《三国演义》之后,便走进创客空间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的神奇之旅——三国人物脸谱描绘与3D打印的研究与创作。学生们把自己读过的一个个历史经典人物通过创客技术进行再加工,打印出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介绍,这也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读史活动的深入开展。2018年在青岛大剧院的专场演出中,学生们戴着自己设计打印的脸谱走上舞台的那种自豪感,至今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创客编程的进一步探索,很多学生因此脱颖而出,为学校赢得了山东省创客编程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有效融合,让全科阅读“有滋有味”
  “滋”,学科素养,滋润心田;“味”,全科阅读,兴味盎然。
  我校将传统文化与三级课程有效融合,积极开展了“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的系列阅读活动,打通了学科间的壁垒,让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补充,努力创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阅读方略,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如语文学科成立了“小夫子学堂”,引领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陶冶、滋养心灵,在经典研习中品味、探究、反思、升华,走进文化名人的内心,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在数学学科中,我校开展了古典数学探秘活动,各学段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九章算术》中的相关章节,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感受华夏文明的智慧;英语学科则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的绘本阅读、模仿秀、讲故事、戏剧表演以及学习表述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英语词汇等方式落实全科阅读。此外,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的吟唱;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图画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体育教学中阅读古人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小故事,以及对“六艺”中的“射”和“御”文化的领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爱国英雄事迹等,都于潜移默化中促成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全科阅读还依托于学校课程的开设,注重传统文化的浸润。近年来,我校先后开设了唐诗、宋词、小古文等国学课程和川剧变脸、国画、古琴、民族射箭、戏剧表演等国粹课程。每学期16课时有长有短——每周二、四下午60分钟的宋词课、小古文课;快乐的课前5分钟诵读;静谧的半小时午读时光;每周日晚上的1小时读书交流;每月一次的阳光诗词大赛……这些碎片化时间积聚起来,就会帮助学生把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串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学体系,通过全科阅读在学生们心中构建起一个较为清晰的国学框架。
  三、传统文化与空中课堂珠联璧合,让全科阅读“有成有趣”
  “成”,空中课堂,读有所成;“趣”,全科阅读,读有所趣。
  学校依托“三大平台”让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全科阅读得到了多元化延展。一是资源平台。我校作為青岛大学文学院长期帮扶、协作学校,有着良好的校外资源基础,尤其是宋亚莉博士后——青大文学院研究“二十四史”的唯一一个博士后作为我校专聘校外辅导员。他们还常年选派博士后带领的优秀青大文学院志愿者致力于学校的课程编写、实施方案、过程指导、阶段考查等工作,这群志愿者已经成为北一学子学经典、诵经典、悟经典的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学校日益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还得到了团中央未来网的高度关注。通过未来网的牵手,学校与北京大学国际基础教育研究室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成为“全国校外STEAM教育实践基地”,高端的智力支持和课程研发便成为学校全科阅读的又一大优势。二是“互联网 ”平台。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 ”,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周日晚,各班通过空中课堂进行读《史记》的交流分享。这一平台促使广大家长在闲暇时拿起手机,参与孩子的学习,与孩子共同浸润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每天忙于生计的新市民从此有了新的娱乐阵地,那就是和孩子一起“同诵一首诗、同读一本书、同研一本史”。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区,薪火相传,真正改变每一个新市民儿童的精神面貌,改变着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也为更多孩子提供了未来的更多可能。三是宣传平台。“空中课堂——禾苗读史”已经成为学生牵手家长建设书香家庭的有效举措。学校凭借青岛支教岛的推广,与云南、贵州、福建、甘肃、沂南等地架设了多地“禾苗读史”的空中连线,一本本改编的读本从北一校园飞进了大山,走进了更多留守儿童的课堂,“禾苗读史”已成为新市民儿童、留守儿童触摸经典、走向世界、浸润心灵的一方沃土。我们通过全科阅读实施的传统文化教育多次在省、市进行经验交流,并作为青岛市的骨干学校为贵州、云南、广州、福建以及省内多所外来务工学校提供现场指导。学校的全科阅读策略被这些地区的教育同仁带回大山、带到乡村。资源分享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一娃”牵手大山里的孩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至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在全学科阅读的贯彻实施中,马燕校长率先垂范,第一个开放学校的国学课堂,“学习强国”推出了她执教的《潇洒东坡》系列国学课程以及学校多位教师执教的小古文和整本书阅读课程,反响热烈。学校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一盏明灯,通过全学科阅读的浸润与推广,来引领人、发展人、塑造人、浸润人、激励人,可以说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全科阅读已成为我校得天独厚的办学特色。
  几年来,我校用心、用情、用智锻造“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全科阅读活动,为学生们传承经典,赢得自信从容、充满希望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推动学校整体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近年来,我校在参加全区各项学科质量检测中,始终位列前茅;作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多次夺得山东省联赛和全国小篮球比赛第一名;学校整本书阅读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每年六一、国庆节,家长“快哉吟诵社”在社区开展唐诗、宋词大联诵活动,好评如潮……传统文化立校已成为北一一张靓丽的名片,全科阅读已成为学生们通向未来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经典诵读“十三五”课题立项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等称号。
  我们深知,全科阅读就是要肩负文化传承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在阅读中品味传统文化之美,在阅读中培育阳光少年成才,我们愿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其他文献
课改十年,从讲授到启发,重主导扬主体,一路走来,令我变化巨大。最大的改变来自于观念,从注重知识与技能,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是否被尊重,是否真自主,是否能合作……观念催生行动的改变,今天,我在语文课堂上,习惯将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课堂的转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机会及体验中衍生的丰富情感。  【设计理念】  1.精选内容,提升阅读品
【设计理念】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中一种有别于精确计算的重要策略。本课以生活情境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探究“四舍五入法”的合理性作为着力点,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为训练点,精选并丰富教学素材,有天文、地理、科学知识……改变呈现方式,从生活出发还原于生活。关注学生的
潘渊,无国界医生组织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国际救援人员。2001年6月至今,他先后在苏丹、孟加拉、塞拉利昂、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救援项目中从事后勤工作。他曾每天穿梭于灌木丛中为队友准备物资,曾在难民营的淤泥里搭建帐篷,也曾在地震后残留的瓦砾中抢修通信设施,还曾在医生赶到之前,握着那些在痛苦中呻吟的陌生人的手。  1998年从云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潘渊放下一切跑到北京,参加为期半年的英语专项训练。这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城陷落后起航回家,一路历经各种劫难、迷失与诱惑,终于在漂泊十年之久后回到家乡。  宝应中学校长潘文新的教育人生,恰如一场奥德赛之旅。12年前,事业蒸蒸日上的潘文新毅然放弃令别人艳羡的城市重点中学副校长的位置,为了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从家乡出走,以普通教师的身份重新起航,开始了一场教育的历险。在外漂泊的12年中,潘文新从一个异乡漂流到另一个异乡,从一所学校来
【设计理念】  综合性知识有助于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太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则明显带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几何、代数都是按着各自的学科体系以直线的结构发展,即使有些联系也比较牵强,更不要奢谈综合运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  或许基于上述原因,“综合与实践”
运河之都,辉映清清一条江,那是你我的母校,奔流知识的乳浆,青春的故事在涛声中传扬,一生幸福就从清江起航。恩来故里流过清清一条江,通往理想的港湾,涌动示范的力量。奋进的激浪让风帆鼓荡,终身发展前程无限辉煌。清清一条江,滋润颗颗心房,我们都是一朵浪,活力奔涌希望。清清一条江,洒满和谐阳光,我们都是一叶帆,飞向未来天高地广。  伴随着奋进的鼓点和昂扬的旋律,清脆嘹亮的歌声从江苏省清江中学的礼堂飘扬出来。
访谈背景:日前,记者在涟水县教育系统采访,该县和谐向上的教育环境、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间,记者和涟水县实验小学三年级秦同学的家长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秦同学的家长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非常关心孩子教育,对教育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交谈中,记者感受到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优质教育更是充满了期待。  采访人:本刊特约记者、涟水
摘 要:开源软件以其开放、灵活、安全、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几个与教育云相关的开源项目,然后结合云课堂的共性需求和云计算的三个层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技术框架的云课堂平台体系架构参考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研制了云课堂软件平台,并通过应用实践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云课堂;开源技术;平台架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
我是化学课代表,人称“配平王”,每次化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化学方程式,说哪个同学来配平时,我都不等看仔细,就直接冲上去,一边喊:“我能!”  (其实,经过这样的表现,大家倒是公认了我的另一个“特长”——鲁莽。)    为了让体育老师带我练长跑,我就故意穿着背心、短裤跑到老师面前晃,时不时地问他:“你看我的腿是不是很长,看看这小腿,绝对具有超强爆发力。”  (体育老师对我说,有没有爆发力不是靠小腿
【设计理念】  阅读教材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提供给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学生通过一个个范例的学习,主要应达到三个目的: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教学设计要有利于让学生抓住事件情节、人物特点细节,进行自主阅读对话,并通过课文具体生动的语言,来体会彭德怀为挽救红军战士生命忍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