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来源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即是“计算”,这主要是没有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七彩生活的呈现,让抽象枯燥的数学走进学生生活的视野。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的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由于小学生缺乏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加上心理、的特点,他们往往感到数学学起来很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的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向孩子的生活,那么就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应该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跳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于遇到问题要解决而引发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必要途径之一。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出示购物架)现在我们一起到文具店看看,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具的价钱?(一生介绍)现在老师当售货员,学生们当顾客。你们来购物好吗?顾客要说清楚要买什么和你付的钱数,看谁表达得最清楚准确。一生拿了30个1角硬币,买了一个正好标价是3元的文具盒,老师收了他的钱后没找,但生有点不高兴,觉得点吃亏。你们说他吃不吃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一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快得出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教师就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始活动情境,把生活经验提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乐于探究,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新课程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题材丰富多彩,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能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
  在教“分一分”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给盛会用品分类。学生的分发多种多样,有的按颜色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自买的分,还有的按产品地区分等。这些分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没有优劣之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有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才能确定选择哪一种分法。这里教材只是提供资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探索,去思考,去想象,寻找更多的分类策略和方法。
  
  三、学以致用,运用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数学的意义,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
  在教“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华要为过节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3个黄球、2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魔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出现了分歧,这是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因此,只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就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
  
  (责任编辑 鲁玮)
其他文献
经常记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名言:“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高于其他学科。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其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实践能力和兴趣。再根据学生的积极思考的状态和好奇心,充分将初中的生物学与生活相结合,尝试探索各种有趣的因素,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初中 生物 趣味 课堂 策略 
语文素质,表现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种显性能力和思维的隐性能力。语文的教学核心应是“话言本体”。而阅读(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科教学任务中
近年来,很多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好教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家庭生活条件提高了,学校办学条件先进了,而学生却难教了,比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明显降低了,我觉得这是由于新课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激发创新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开展验证性实验,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辐射性思维的培养,还应该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造性思维;培养  
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从2000至2005年间出版的有关英语研究的书籍当中抽取中英文前言各20篇为语料,对比研究其礼貌用语使用之异同,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