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导学 情境体验 深化理解 提升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材料分析。
  (四)主要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的近代史起于1840年,终结于1949年。自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各种势力在中国的深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同时,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侵略和抗争,构成了近代中外关系史发展的一条主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设计意图: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同时让学生初步形成新旧中国外交不同的印象)
  活动一:阅读教材的序言,用具体的史实说明你是如何理解周恩来所说的“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等等这样的一些认识,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过渡:新中国成立后,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活动二:阅读教材,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大事记》
  (设计意图: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还是“过程与方法”都强调“时序”。时序观念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科的特质。历史事件放置在时间架构下,才可能显现意义与价值。发展学生的时序观念,建构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理解历史的变迁、延续或断裂等观念)
  过渡: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都是在外交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展开的,我们的外交方针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师:请同学依据教材回答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有哪三句话的内容?它们各自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活动三:采取模拟新闻发布会方式,让“新闻发言人”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说明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设计意图:一说到“新闻发言会”我们的印象应该是很严肃、很认真。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就更具有挑战性。如果能够让学生去尝试一下这一角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敢)
  过渡: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继续干涉中国的内政。为给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谋求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新的友好国际关系。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谁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生: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提出。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下面我们通过阅读材料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怎样的特点?在今天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活动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材料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材料内容略)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理解”,要理解深刻,还要能够体会其意义和价值,仅仅依据课文的内容是不够的,为此通过补充材料,指导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材料,通过材料的阅读来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我国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接着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新中国以独立的姿态步入世界的外交舞台。
  活动五:用电台主持人与前方记者连线的方式,再现情境(分别介绍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概况,包括出席会议的代表、会议的主题、会议的意义等)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案提供背景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尤其是补充了周恩来在两次会议上的卓越表现,通过学生的情境模拟将两次会议的要素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悟伟人的智慧和风范)
  (五)课堂总结
  师: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设计意图:十八的报告的引用想说明,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今天还有其现实的意义。历史课其实与我们并不遥远)
  二、教学反思
  (一)课堂是需要设计的
  本课的设计是通过活动来完成的。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讨论、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去体会“弱国无外交”的含义,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感悟伟人的智慧和风范。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材是相同的,但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可以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如课文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部分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是“理解”,要求比较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能够达成目标,突出重点,仅仅依靠课文是不够的,为此需要补充材料,补充什么样的材料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课堂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本课设计的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由于对学生的不了解,在一开始“新闻发言人”的交流展示的环节,笔者给学生较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当意识到问题,再次需要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来模拟电台主持人与前方记者的连线时,笔者进行了主动修正,没有太多的要求,只需要有相关的要素,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两位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把教材一卷做成了话筒,然后声情并茂地讲了起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堂顿时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学生就在这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孤立的知识点、技能点,重新编织成网,使题与题串联,知识点深化,并将各知识点中的信息准确地、简捷地进行交流、转化和重组,从而建立思维模型,理清基本思路及解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整合;融通;建模  中考数学考什么,有课程标准;中考数学怎么考,有中考数学试卷。在这里,我们只关心中考数学复习怎么教——就是如何把中考数学的问题一节一节地落实到我们的复习过程当中。笔者认为中考数学复习课的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让学生在真实或趋于真实的情境中习得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情境;语言习得;有效性  一、引言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应创设接近学生
[摘 要]  自读课教学是贯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海量阅读价值导向的重要阵地,阅读循环圈为我们推进自读课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选书”“阅读”“回应”是青少年学生阅读循环形成的三个核心环节。教师应围绕“兴趣”“技法”“反馈”这三个关键词,着力解决学生“为何阅读”“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的问题,为学生持久深刻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提供平台。  [关键词]  阅读循环圈理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
摘 要  “倍”是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学生后续学习“分数”“比”等其他“比率”概念的重要支撑。然而,学生在建构“倍”及其他“比率”概念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困难。通过对学生、教师、教材的调查,分析了“倍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问题与其他比率概念与“倍”的联系问题,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从“同化”和“顺应”这两个维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建构;同化;顺应;倍;比率  一、问
坐落于北京南苑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的发祥地,是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研究院现有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中共党员达50%。有基层党委22个,党支部680个。在56年的辉煌征程中,研究院党委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各项部署,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走出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党建之路,有力地保障了载人航天工
中国残联康复研究中心所属的北京博爱医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护理部有护理人员553人,女性占99%。她们用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着“忠诚、敬业、创新、奉献”的天使风采,“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护理部连续9年获得“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十佳文明集体”称号,5次获得丰台区卫生局“医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3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巾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摘 要]  应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研究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吸引(Engagement)——利用中国首例克隆纯种藏獒的成果的报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Exploration)——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细胞核的功能;解释(Explanation)——领悟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统一的整体,分析实例;迁移(Elaboration)——通过对图片、模式图的分析,理解并构建细胞核的结构
中国农业银行要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贡献金融产业力量。  一是继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强农方面,全力支持县域的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惠农方面,以金穗“惠农通”工程为重点,为广大农民提供支付、结算、小额现金取现功能等服务,并代理新农保、新农合及各类支农补贴。富农方面,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信贷支持,继续加大农户贷款投放力度,帮
摘 要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课堂数学知识在现实问题中的一种集中体现。而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随着人们追求成绩、追求结果现象日益普遍,数学化越来越凸显,而数学的本质越来越被淡化。数学课中,学生更多地关注结果是什么;数学练习中,学生呈现出了不知该用哪方面的知识等现象。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成了目前数学课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提升  数学,是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