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数学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而小学数学则是为以后的学科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教师想方设法地去激活小学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热情的探索数学世界里的奥妙。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地激活小学数学的课堂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教学
  1.结合生活经验,设置情景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可见数学,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在平时当中经常见到的或者是熟悉的经验,进而引出教学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解《认识物体与图形》这一课,课前我先准备好一些好看的照片,用故事的形式引入教材:一天,大明约小明去打篮球,因为大明临时有事,先让小明去体育室拿球。大明回来的时候看到小明手上拿的球,突然就大笑了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小明不小心把球家族的另一位成员-排球带出来了,那同学们知道球家族里还有谁呢?他们都长的一样吗?根据这样的形式开始讲课,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欢乐地听课,积极地研究图形的特点及分类。
  2.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去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已学习的知识,并且学会灵活地运用。而且小学生的心智未成熟,想象能力较为弱,如果教师上课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指引小学生善于动手去制作各种各样的物体图形,制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手工制作、画画、拼图等,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想象力去思考,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讲"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一些可以进行拼组的多边形图形,在课上我让学生用这些图形自由地去组成他们喜欢的图形,并对学生拼组的图形在投影仪上放映出来,通过各种的尝试,学生很快就发现,2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组成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他图形的拼组也有一样的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且可以训练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实践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白事情都是有很多的可能的,并不是每样事情都只有固定的一个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力。
  3.创造愉快、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去营造公平、民主、和谐的课堂,进而让学生愿意大胆的发言,或者对教师的问题,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形成一场想法对立的辩论对决,让学生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开拓自己的思维,使学生复习之前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展现自我的能力。对于发表自己个性想法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赞赏的目光和话语,而对那些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教师要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经过多次的实践,学生养成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而且有时会争先恐后的去抢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勇于在人群中发言,而且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如讲"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在讲解角的定义,以及角的分类,我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周围寻找角的影子,一开始学生东翻翻西翻翻的去寻找角,后来发现其实有很多物件上都有角的存在,然后我让学生把他们找到的有角的物件进行分类:学生的分类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按物件的大小分类;有的按物件的颜色分类;有的按自己的分类;有的按钝角、锐角、直角对物件分类;有的就按自己喜欢类型进行分类。当然,当有学生对物件分类的时候是按角的类别时,其他的学生也会有所思考,开始对自己的物件按角的类别尝试去分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复习刚学习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时刻有一种主动学习的热情。
  4.多表扬学生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在激励的话语下更大胆地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疑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并且可以让他们善于展现自我,使得在活跃的课堂上碰撞出新的观点。例如:如果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质量高,教师可以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奖励他们"红花"并且可以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或者是在课后主动地与他们交谈,并且可以告诉他们这次的作业他们完成得不错,要继续努力。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就会觉得有了学习数学和挑战数学的力量,而且会开始乐于在数学的海洋进行知识的探索。
  总而言之,教师对小学数学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应该多采取多种方式,从生活出发,开设情景教学,从而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引起学生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在数学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廖晓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吴美清.激活小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J].文教资料
  [3]翟珊珊.小学数学课堂愉悦气氛的营造[J].现代企业教育
其他文献
在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节内容中有个探究性的实验-"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这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对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这节课的实践及反思。  第一个班上课的部分记录:  在第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和学生在学习了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后,直接抛出问题:那你知道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呢?  
【摘要】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快乐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轻松学习,热爱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让学生在学后产生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使学生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生活、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  纵观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探究教学贯穿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巨大的自由空间,从而实现了知识
【摘要】当前,数控技术已然在机械制造行业里被广泛的运用,在实现集中管理,实现机器取代人力,提升产品的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等方面都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却十分的缺乏,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缺陷。数控专业作为当前理工类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应当把重点放在提升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大量稀缺的数控机床操作实用人才上。只
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拟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来进行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创新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性行为与课堂教学气氛密切相关,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产生创新性学习行为、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必要条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民
【摘 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 素养 能力 培养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强弱,我们必须提高解题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中学数学 解题能力 兴趣探究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教学也离不开解题教学,这已是广大数学教师的普遍共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学生在学习上也无法避免。数学作为培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课改的号召,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初中教学情况,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希望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教学  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只有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下是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探究。  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