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生活、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
  纵观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探究教学贯穿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巨大的自由空间,从而实现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充分体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物理知识抽象、深奥、相互关联,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感到有些知识点很难讲清、很难让学生真正领悟,所以广大的物理教师积极地奉行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原则,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学理念,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物理这门"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天气"的学科在学生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为此,我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感悟到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更能增添物理教学的魅力,例如语文学科中的比喻和类比修辞手法,也即是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复杂易错的物理规律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可感的生动形象,既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提起其学习的兴趣,使之在兴味盎然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掌握规律,起到化平庸为神奇之效。
  一、比喻的课堂的应用。
  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配合正面讲解,以达到教学目的。恰当的比喻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甚至能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下面简要谈谈在教学中运用比喻的几点体会。
  电场强度的概念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会根据E=F/q错误地认为电量q越大,场强E越小。实际上,它的大小和方向与是否放入检验电荷q的电量的多少和正负无关。对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如果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把场强E比作一个物体的质量,检验电荷q比作一架天平的话,不管是否用这架天平称物体的质量,这个物体的质量总是一定的,并不因为不用天平去称,这个物体就没有质量,只不过天平去称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质量的大小。
  再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有一个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变化率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搞混,这时我们可以做一个让一条形磁铁快速插入和慢慢地插入线圈中的演示实验。然后这样比喻,把线圈比作一个300ML的杯子,条形磁铁比作水,往线圈里插入磁铁就好比往杯子里倒水,一种情况是快速倒满,另一种情况是慢速倒满。这时候再来问变化量与变化率,学生就一清二楚了!
  在讲解物体分子动能与物体的动能区别时,一位同学辨析不清,老师这样比喻说:"汽车载一箱飞舞的蜜蜂前进,箱子是物体的运动,而蜜蜂的飞舞好比是分子的运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我明白了,即使汽车停下,蜜蜂仍在飞舞。"多么神奇的比喻啊,化抽象为具体,事半功倍。
  二、 类比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中学习和研究电学的方法经常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的,如电荷守恒定律类比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类比万有引力,点电荷类比质点,电场力类比重力,电势能类比重力势能,电势类比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法,等势面类比等高线,电势差类比高度差,电容器类比装水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类比平抛运动,电动势类比抽水机等。
  笔者主要电场相关内容与重力场的相关内容进行类比:
  1、 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类比: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公式为:F=G?m?M/r2。其中F是两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m和M分别是两个质点的质量,r是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G=6.67×10-11牛?米2/千克2。
  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其计算公式为:F=ke?q?Q/r2。其中F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q和Q分别是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ke是库伦常数,ke=9×109牛?米2/库2。
  它们都遵循"平方反比定律"。这是关键所在。平方反比定律反映的是球形场特性,球形场就是造成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如此相似的根本原因。
  2、电势能与重力势能进行类比:
  在教材中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进而指出这个结论对非匀强电场也是适用的,并与重力势能类比,说明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就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场力做的功只能决定电势能的变化量,而不能决定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的数值,因此有必要规定电势能零点,从而容易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3、电势差与高度差进行类比:
  当我们讨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方向的关系时,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自山顶上从坡度不同的两个方向下到同一水平面,坡度陡的方向,单位长度的水平距离上高度下降大,即高度下降得快,从而容易得出: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指向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再通过计算两种方式电场力所做的功而比较得到。[3]
  综上所述,类比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它可以使知识条理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它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渗透或传授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喻和类比方法,让这种思想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理解之中,使学生受到类比方法的熏陶和训练,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掌握和运用类比方法,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熟练。
  参考文献:
  [1]屈均匀,《物理教学中的比喻手法》,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网站
  [2]叶忠,《物理教学中的比喻手法》,三亚市第四中学
  [3]吴德虎,《浅谈类比法在电学中的运用》,江苏省涟水中学网站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能有所懈怠。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的技术,懂得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可以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热情。但还有许多"老"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进修学习了。本文主要说明了教师进修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计算机培训的特点,教师计算培训方法等内容,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师 进修  引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地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一上课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心抓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到教师的思路上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确要求、集中精力、引发思维,以积极的心理状态
摘要:近年来,我县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加大了投入。城域网和远程教育的开通,给我们农村小学带来了一次大的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运动。现代教育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运用,打破了知识来源的局限性;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上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堂 多媒体 现代教育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对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对如何改进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工程力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工程力学实验方面,开展了程式各样的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师应如何讲授实验理论、原理,实验教学与实验考核应如何进行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改革与创新空间。工程力学是工科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高校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做了综述,根据目前高校学生面临的实际压力,分析了高校学生应对特点及开展应对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对高校学生开展应对教育的具体措施,帮助高校学生提高认知评价水平,掌握积极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的应对效能水平。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应对教育  高校学生属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危机期,其生理心理发展迅速而心
【摘 要】介绍SolidWorks中的二次开发工具,并以实例叙述了Visual Basic 6.0对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技术,解决了用VB语言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难题,并为以后VB程序员进行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SolidWorks Visual Basic 6.0 API函数  SolidWorks是一套基于windows的CAD/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出现了例如黑客侵袭、木马挂马、病毒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怎样在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不断完善防护策略,维护广大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已然变成了计算机网络从业人员最为关切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信息管理 安全防护  1.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们享受信息化所带来的种种便
在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节内容中有个探究性的实验-"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这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对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这节课的实践及反思。  第一个班上课的部分记录:  在第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和学生在学习了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后,直接抛出问题:那你知道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呢?  
【摘要】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快乐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轻松学习,热爱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让学生在学后产生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使学生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