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那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改革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必经之路。
  1.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是主体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仍有大量的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试问在这样的课堂里,何来创新?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窍,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②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③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3.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旨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图案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段,它通过艺术手法把生活和实用中的装饰需要用图案的语言描绘出来。其特征是把人们生活中的观察、愿望、理想和自然美,以丰富的想像力并通过特有的形式与色彩,装饰成理想化的图像表达出来。  服饰图案对于服装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服装上的一种直接有效的装饰手法,它的样式、色彩还可以影响服装的款式和风格。可以说,大到整套服装,小到一粒纽扣都有服饰图案的存在。如果运用
期刊
一、公司概况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位于新疆昌吉市,经营范围包括变压器、电线电缆及其他电器机械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涉及输变电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成立至今致力于产品技术的研发,形成了自主创新优势,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变压器研制基地,其中变压器年产能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期刊
【摘要】:赞诃夫说过:“书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者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逐年提高,会考成绩对学生越来越关键,如何让学生取得一个良好成绩,如何通过会考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会考的重要性,会考的形式、要求,会考复习的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上机测试比较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上机测试 复习方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也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学校教育也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应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生存能力。对小学生从小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
期刊
【摘要】: 合作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到成功的喜悦,本文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学困生进行关注与思考,帮他们树立自信心,科学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合作能力与习惯,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困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困生 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
期刊
【摘要】:许多小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愁容满面,抓耳挠腮,心里发怵。常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知识积累少,难以表达。二、语文阅读少,见少识窄。三、观察实践少,少情少感。  如何改变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一通病,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大量积累,奠定基石。二、掌握方法,布局谋篇。三、大量阅读,增强见闻。四、勇于实践,积淀素材。五、多思多写,
期刊
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摸索之中,特殊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多是以视障、听障学生为主,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往往被忽视。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发育和行为控制能力等缺陷,存在于他们当中的一些成长问题特别突出以至于他们更需要被小心呵护,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被关注。  一、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关系到人的生命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热潮的的兴起,教育游戏日益受到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媒体,教育游戏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双重属性,有助于拓宽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教育游戏与学科整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为基础教育革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操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要面向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康,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打下杂事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 实施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人的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