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餐文化下的午餐童趣探索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的国家,餐桌礼仪是良好文明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某幼儿园大班午餐时间段幼儿的用餐习惯进行观察,发现幼儿午餐文化主要表现在幼儿的语言上,幼儿午餐文化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其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资源,需要幼儿园教师加以重视。
  【关键词】幼儿;午餐文化;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181-02
  一、午餐文化从使用公筷公勺开始
  自今年三月以来,各个城市均开始大力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一段时间以来公筷公勺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不仅符合中央政府的相关倡议精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疫情期间人们的用餐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饮食文化素养,形成了一种新的“饮食”习惯。在我国传统的餐饮理念中,“同一锅吃饭”是一件既热闹又愉快的事情,用自己的筷子夹食物给亲人朋友,更是友善的重要体现。但在人们筷来著往的过程中,其会给“病原体”提供最为理想的滋养温床。尽管使用公共筷子相对较为繁琐,但却能在病原的源头上有效杜绝传染。因此,为促进“公筷公勺”的广泛实施,相关组织机构需要不断地提高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宣传范围。同时,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针对文明饮食,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为人们的用餐安全提供保障。
  二、幼儿午餐文化下的午餐童趣体现
  布鲁纳认为,“语言沟通表达模式是思考的核心信号,它决定着人们如何表达经验,建构现实,及回忆过去的经历过往”。幼儿通过与小伙伴之间的互相问答和开玩笑,在潜意识中无形地表述出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基本的学习模式,幼儿建立了对世界及其文化的重要理解方式。语言是幼儿午餐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达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现了幼儿对外界环境氛围的认识,通过质疑和分享他们的社交经验,幼儿能够建立属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在該时间段的观察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幼儿在午餐时会潜意识地开启“谁是身高最高的人”的主题,而同一张桌子上的幼儿基本上都会参与其中。幼儿之间通过相互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此刻内心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效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高低比较的经历。幼儿通过语言描述此刻自己认知的世界,既有声音又有情感,思维逻辑模式相对简单。同时,幼儿也在小伙伴之间相互交流经验,最终构建了不同于成年人的基本文化意识。
  三、提高幼儿午餐童趣的建议和措施
  (一)转变观念,促进幼儿午餐文化的形成
  在人们传统认知世界里,认为安静而有秩序的饮食行为是基本用餐礼节,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幼儿一起吃饭的情况下,如果你说了些什么,我再继续说些什么,它不仅会影响整个午餐过程中的用餐速度,而且还会由于食物进入气管,发生室息现象而造成危险。因此,为了确保幼儿的身体安全和易于管理,教师经常让幼儿坐在之前指定好的座位上等待用餐,在全程用餐过程中不允许他们说话和移动,直到“监控”全部幼儿吃完午饭为止,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和交谈。
  作为幼儿园教师,他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既可以考虑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午餐文化形成的新措施,答案是一定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每次用餐之前,都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用餐,而不是每次都为幼儿设定好座位;在进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在吃完嘴里的食物后,相互之间聊聊感兴趣的共同话题,此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进食时间,以确保整个用餐时间的有效进行。在既有规则又有自由的午餐氛围中,幼儿不仅可以安全用餐,而且相互之间也可以谈论有趣的话题,在不同群体之间形成午餐文化。
  (二)适时引导,促进幼儿午餐文化的深化
  幼儿之间的午餐交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幼儿可能是在进餐过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话题,小伙伴之间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了。由此可知,大多数幼儿间的午餐对话主题都是幼儿主动提出的,谈论的内容将不会受到任何教学目标的限制,但是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对话包含的信息,仅单纯地停留在信息的表面层次上。幼儿园教师应充分地改变目前自身单一角色的设定,不仅要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倡导者和协同者,而且要实时引导幼儿之间在午餐时间段内的对话内容,使幼儿间的对话信息变得更加有深度,形成的午餐文化具有更多的内涵。
  (三)创设玩法,促进幼儿午餐文化的升华
  爱因斯坦曾经将童年的好奇心称为“纯真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自发的、幼稚的、不包含任何固定的拓展目标,但这表示幼儿有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自身兴趣培养的起始时间。午餐时间幼儿交流的大部分信息均源于自身的好奇心,这也是在幼儿中形成午餐文化的核心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沟通交流信息适当地创建一些趣味游戏,以幼儿自身的好奇心为开始,采用不同形式的游戏模式,让幼儿在无形中积极参与到精彩有趣的游戏中,最终让这种文化升华出自身对幼儿发展的真正价值。
  四、结语
  总之,饮食作为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部分,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饮食文化的启蒙教育,以为提高幼儿的用餐礼仪习惯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苏珍.浅谈幼儿园午餐活动的有效组织和设计[J].好家长,2019(37).
  (责编 吴娟)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需要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的数学知识印象,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从而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学习语文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防止思维单一化,并深入研究语文知识,形成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形成独特的见解,从而不断地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问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3-0044-02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古诗词同样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它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的古诗词把意境、语言、哲理等众多的美学因素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特别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培养自身审美水平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当前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本文就从怎样在小学的古诗词当中对学生进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的鉴赏需要依靠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创新实践。我们需要放弃生硬灌输的审美教育方式,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热情,让同学们融入真情实感中体验诗词的美妙。这样才能让诗词鉴赏融入学生内心,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优化;策略  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也是个难点。由于学生本身与古诗词所诞生的时代有较大的跨度和隔膜,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越来越重要,在很多方面,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存在着契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堂上,课堂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德育,让德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德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教育行业标志性话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灵魂工程师”,这与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相对固定、简单,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在考试的范围内,并且所占的课时较少,因此出现部分教师不重视的情况。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案也并不完全适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导致出现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掌握不充分等情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对当代的信息技术领域有一些了解,而且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
摘要: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认识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还不够完善、家长重视程度不够高、社会环境存在一定影响这几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施以对策:一是采取自我教育、督查评比等措施,及时督查评价小学生,推动他们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是设立家长档案和接待日、及时召开小型多样的专题家长会,因家长施策,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促使良好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家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初中阶段会正式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这也是他们提高自身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若教师在此阶段忽视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后续的英语学习中遇阻。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开展阅读教学。本文将立足于初
摘要:本文从四个角度探索地理问题设计的策略,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问题设计;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方面的学科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途径很多,但课堂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在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师不懈的追求。在问题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传统意象绘画具有深度内涵,为人们创造出了极美的艺术氛围,让人们通过意象绘画欣赏美、感受美。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为探讨对象,从四大基础层面对意象绘画的实践教学方法做出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意象绘画;初中美术;实践探究  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颇具主体意识,因此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层次的美术教育。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