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言语形式 从阅读走向习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峦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结合并不是泛泛而谈,它需要找到一个由“读”到“写”的切入点。而要找到这个切入点,就需要我们有一双“语文的眼睛”。关注和重视文本的独特语言形式,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各种表达方式和结构特征等。
  
  一、解读文本时关注独特的语言形式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里的形式就是语言形式。我们就要善于发现这个秘密。在《凡卡》一文中,一向力求语言简洁的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却重复罗嗦地写凡卡求爷爷接他回乡下,一共有5次。对于这个,一般的读者或学生是发现不了的。而执教的彭才华老师发现了这个秘密,也解开了这个秘密,乃是“情到深处才反复”。彭老师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只是让学生关注到这种反复的形式,并联系契诃夫的话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可是这几处却这么啰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接着,彭老师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其中他采用了“举象”、“造境”、“入情”、“求气”这些诗意语文的审美化实践策略。正是学生体会到了凡卡“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所以更深切地理解了凡卡为什么5次在信中乞求爷爷接他回家,同时也明白了作家契诃夫这么写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在阅读中渗透写作,使学生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写作的方法。
  
  二、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思想内容,教给选材方法
  
  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也是文章的中心,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选了哪些材料来写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例如教学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然后让学生读文,思考:围绕这一中心,课文写了哪些事例?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以下事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接下来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些事例来写呢?”引导学生把事例与中心句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课文所选的事例都是为中心服务的。最后教师总结:课文中选的这几个事例都能说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而且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还把这几个事例写得很详细。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并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详写,把与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舍弃,把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一定要交代的内容略写。
  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中渐渐地有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写文章时,首先要确定中心,然后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来写,注意详略得当。
  
  三、阅读教学中感染学生,激发写作兴趣
  
  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细细品读入选教材的课文,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都是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荷塘旧事》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荷塘秀丽的景色,那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丽。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思考作者怎样描写荷塘的美丽?再对优美词句作深刻体会,如打比方的句子“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充分的阅读感染并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课堂练笔写打比方的句子,从而巩固学生具体写作方法的掌握。
  这种阅读教学中的写,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从学语言的角度出发,通过模仿和创造,训练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积累语言
  
   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如《三峡之秋》把三峡一天中早、中、黄昏、晚上的秋景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可让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并摘录相关的语句,学生在读写中受到启发,明白要抓住颜色、形状去写,还可展开想象,利用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去描写。课后以“校园之秋”为题仿写,有的同学说:“时令已经是秋天了。校园的秋色是从足球场的草地上开始显现的。”有的说:“校园的秋色是从同学们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进程中开始显现的。”感觉比平时的写景文章开头有了新的突破。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习作训练,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
  
  四、阅读教学中指导具体描写的方法
  
  在探讨“打水仗”这一部分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是怎么把这个激烈、热闹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问题去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很自然,也很轻松地发现了“运用精准的动词”、“拟声词”、“侧面描写”等技巧。当学生谈到侧面描写时抓住了两个句子:.那情境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此时,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言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写作很巧妙地渗透到阅读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悟到写作技巧,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逐步提高。只要我们有双“语文的眼睛”,关注言语形式,就能让学生从阅读走向写作。
其他文献
摘要: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对企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影响其运行效率的关键就是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良好的管理维护技术可以使化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是构建化工品牌效应的关键。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效果,直接决定了化工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在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何种意义,并且根据化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找寻其中存
新《纲要》的颁布,指引了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让我们对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幼儿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传统幼儿科学教育进行反思。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地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尚未知道的知识。基于《纲要》中对幼儿科学教育观念的说明,即“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小班科学活动《让电筒亮起来》中,我尝试在小班科
炉窑建造中耐火材料的应用经历了定形耐火材料(耐火砖)、不定形耐火材料(浇注料),到现在应用广泛的浇注料。针对定形耐火材料要经过二次烧结浪费能源与浇注料在工业炉中使用时烘炉
长期以来,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对象。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是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外在的物理环境。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读写上的经验之谈。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巩固字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好方法;而写作调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见读和写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素材及写作技巧。同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时所
本文针对某新型铸铝ZL301合金开展了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采用拉力试验、金相显微组织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ZL301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数学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数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本人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
摘 要: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提高离心泵的泵效有利于减少生产中的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阐述了离心泵泵效低下的原因,并对提高离心泵工作效率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离心泵;泵效;调节  1.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人们生活中,耗能非常大。  随着能源的紧缺,设备的节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离心泵实际工作效率比较低,能量损耗太大,导致成本增多,降低了经济效益。  离心泵泵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写作教学,对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习作活动与成人相同,即包括了从感知到记忆、想象,以表象的再现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以内部言语表象外化为口头言语或书面言语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了解小学生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