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的高中生数量极大。加之我国课堂教育条件的限制,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往往没有新的思路去探索,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的模式上,农村条件艰苦,教学条件不好,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不能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带来的心理冲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是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的输入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此农村的条件限制与需求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加强学校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参加各级教育教学培训,提几条建议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地图;开放课堂
一、地图的使用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图像包括地图、结构图、素描图、坐标图、原理图等。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像,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课堂上教学时一定让学生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还要让学生平时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图的时间不宜太长,但要坚持经常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倡导案例教学
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地理必修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还有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
三,要研究教育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要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在教学中,还应註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
比如对于酸雨,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註的是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出硝酸型和硫酸型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防御和解决方法。
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
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达到善于表达,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很多实例都证明,人们知识的获得有80%以上是靠视觉得来的,还有10%左右是靠听觉。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更好地获取地理知识。二者结合能更加丰富学生的联想,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方面也会很有成效。
八、构建开放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急需创新,而课堂是教学目标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由于我国课堂教学条件和一些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高中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以课本相关内容为切入点,印发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有图片类、文字类、漫画类、影像类(电视专题片、环保专题讲座、影碟)等。穿插生动有趣的情景材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校地理教师近几年课堂改革实践的总结,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石亚静.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2]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8(10)
[3]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地图;开放课堂
一、地图的使用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图像包括地图、结构图、素描图、坐标图、原理图等。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像,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课堂上教学时一定让学生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还要让学生平时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图的时间不宜太长,但要坚持经常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倡导案例教学
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地理必修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还有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
三,要研究教育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要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在教学中,还应註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
比如对于酸雨,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註的是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出硝酸型和硫酸型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防御和解决方法。
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
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达到善于表达,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很多实例都证明,人们知识的获得有80%以上是靠视觉得来的,还有10%左右是靠听觉。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更好地获取地理知识。二者结合能更加丰富学生的联想,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方面也会很有成效。
八、构建开放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急需创新,而课堂是教学目标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由于我国课堂教学条件和一些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高中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以课本相关内容为切入点,印发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有图片类、文字类、漫画类、影像类(电视专题片、环保专题讲座、影碟)等。穿插生动有趣的情景材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校地理教师近几年课堂改革实践的总结,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石亚静.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2]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8(10)
[3]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