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课堂教学探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方案。
  关键词:电工 电子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电工电子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较强,涉及的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用语言描述起来也非常复杂,某些规律学生难以掌握。具体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1.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鉴于电工电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烦琐、原理抽象,相关知识点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人数增加,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人数与日俱增,对目前中职教育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面向全国招生,各地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学生入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1.3 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电工电子课程是比较独立的。首先,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基本是没有联系的;其次,报考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兴趣爱好也在机械方面,对电工电子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电类专业的教师既要带本专业的课程,又要带机械类的电工电子,而在授课方式上仍用对电类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模式,没有摸索出一套灵活的授课教学方法。其结果是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2.应对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2.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对于繁琐深奥的理论都非常厌倦。在讲授电工电子的时候,既要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又不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美性,强调必要的基础知识,剔除理论的推导。中职学生好动、好奇,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如借助生活实例的理论教学方法应用,从而使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直观、生动,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求知欲望。
  (2)增进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工电子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根据这一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及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最大程度地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可以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各种器官之间的互相协调作用。
  ②重视演示实验。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由学生自己动手,如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器材及设计实验方法,以期在实验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独立地思考,并能够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够完善的猜想,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课件
  电工电子里面有很多的概念和原理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解决这一些困难。例如,在讲解三极管放大作用的时候,教学的难点是电流的分配及放大作用,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总是觉得难以接受和理解,如果学生看到的模拟电流在三极管输入回路是以微小的电流量流动,在输出回路中形成的是很大的电流量,电流的量的比例和电流的流动方向就一定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再来讲解分配和放大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变“抽象”为“形象”,其规律学生就能很快归纳和总结出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性、积极性。
  2.2 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讲究节奏鲜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节奏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规律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能够节奏分明地将课程教学内容融为和谐的整体。具体实现方法是将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裁剪,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分清主次以及处理详略。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到疏密相间、有起有伏,进而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任何一堂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做到事先设计好课堂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火候”,让学生由浅入深,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2.3 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独立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按照机械的、固定的思路一成不变,而是有多种信息变换和组合的可能性,这对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非常有利,也有利于保持思维的敏捷、活跃。在教学方式上,要敢于创新,大胆设想,融入全新的教育思想,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务必要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进一步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任务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灵活,从而使他们对电工电子有比较深刻的主观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电工电子器件以及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应用的发展,如手机、数码电子产品、LED节能灯、太阳能汽车以及数控车床等,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其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真正领悟到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过程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知道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晶,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学习。
  参考文献
  [1]石柳.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2]孙守霞,孙海英.浅谈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8)
  [3]李界华.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有效途径的探讨.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4]马红宾.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教育与职业.2009年17期
  [5]周波.关于创新型电子电工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思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其他文献
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本研究以黑鲷仔鱼为研究对象,研究维生素C对黑鲷仔鱼生长、鱼体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鱼体维生素C含量、鱼体抗氧化性能及RNA/DNA比值等
哺乳动物毛被是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媒介,是动物体的一个高度进化和高度适应的复杂系统,它包含了动物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信息,也表现出动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大量综合信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鸡生长与免疫抑制综合征病毒(暂定名, CSISV)对肉仔鸡生长抑制的机理。试验选用1日龄ROSS308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Ⅰ为
本文采用微卫星标记、线粒体D-loop区序列和Y染色体SNP三类标记分别从全基因组、母系和父系三个方面对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驯化进行了分析。 1.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
BMP15基因是卵母细胞分泌因子重要成员之一,其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关BMP15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山羊、牛、猪等,而尚未见兔BMP15基因的
我国猪育种的目标集中在生长、胴体、肉质、繁殖和抗病性状的改良上,猪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一直是猪育种工作的重点。中国地方品种与西方引入品种在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规模猪场需占用大量土地(通常固化后不可复耕)、粪污水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与土地资源紧缺和种植业有机肥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上述现状,课题组研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