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通河林区黄鼬东北亚种毛皮性状夏冬季节差异与生态因子关系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88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毛被是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媒介,是动物体的一个高度进化和高度适应的复杂系统,它包含了动物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信息,也表现出动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大量综合信息。因此通过毛来认识动物,认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研究于2005年7—9月和11—12月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龙口林场分别采集黄鼬东北亚种(Mustela sibirica manchurica Brass)夏季和冬季雌雄成体各8只,通过毛鳞片压模片、髓质花纹片、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等的观察,分别对黄鼬雌、雄个体头部、背中部、腹中部、臀部、尾中部等5个部位的针、绒毛分别进行了毛细度、毛密度、髓质指数、无髓段比例、鳞片游离缘数量、各鳞片类型所占比例等6个微观性状指标以及毛颜色、皮张面积、毛长度、皮板厚度等4个宏观性状指标进行了形态学测定与分析。收集了样品采集地近十一年的温度、湿度、降雨(雪)量、目照时数、风速等6个生态因子并进行了分析,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2005年度气候生态因子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与毛被性状指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出5点结论:(1)小兴安岭通河林区黄鼬东北亚种在皮板厚度、毛密度、毛长度、无髓段比例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冬、夏季节差异。(2)黄鼬性二型特征明显,雌雄个体间在皮张面积、皮板厚度、毛密度、毛长度等性状差异显著。(3)黄鼬各部位间在皮板厚度、毛密度、毛长度、单位长度内鳞片游离缘数量等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各部位毛被性状特点与其执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4)黄鼬直针毛细度与毛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性,通过测量直针毛细度可间接测定毛密度。(5)黄鼬毛被性状的季节性差异与气候生态因子变化呈显著性相关,以湿度、风速、温度为主的生态因子是影响黄鼬毛长度、针毛髓质指数、毛细度、毛无髓段比例等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β-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不仅是维生素A原,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损伤,对机体的免疫、繁殖等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由于β-胡
根据已知 CYP4家族的保守氨基酸区域设计引物,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从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多毛类——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体内克隆出细胞色素氧化酶CYP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平菇菌糟替代苜蓿对福建黄兔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菌糟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在福建黄兔配合饲料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方法:选用35土2日龄断奶福建
本论文分别以北京油鸡、五指山小型猪肝脏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目的基因片段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北京油鸡PGEM-T-IL-15、PGEM-T-IL-18、PGEM-T-CRABP、
牙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牙鲆进行遗传改良有助于实现牙鲆种质资源的优化和保护,推动牙鲆养殖业的健康
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的帮助下,更多的人类疾病和重要农业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被发掘出来。但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直饱受两个问题的困扰:大量的假阳性和令人惋惜的假阴性。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酶制剂对13~17日龄滩羊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能力的影响。将6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E、F、G、H、I、J、K、L 12个处理
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本研究以黑鲷仔鱼为研究对象,研究维生素C对黑鲷仔鱼生长、鱼体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鱼体维生素C含量、鱼体抗氧化性能及RNA/DNA比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