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牛分子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分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微卫星标记、线粒体D-loop区序列和Y染色体SNP三类标记分别从全基因组、母系和父系三个方面对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驯化进行了分析。 1.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19个中国沼泽型水牛群体、2个河流型水牛群体和1个黄牛品种共1040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通过计算各种遗传多样性指标、分析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和进行系统聚类,研究了中国水牛的群体遗传变异性和群体间遗传关系。 2.通过测序获得了90个中国沼泽型水牛和10个河流型水牛的线粒体D-loop区序列。统计分析表明,中国水牛的线粒体遗传变异性丰富,共发现68个突变位点,在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内分别检测到45和5个单倍型,其中沼泽型水牛的单倍型可以分为swⅠ和swⅡ两大母系,分别占76.7%和23.3%;各沼泽型水牛地方群体内都包含这两个母系,但其在不同群体内的比例变化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格局特点。 3.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获得了包含整个编码区在内的中国沼泽型水牛SRY基因共843bp的序列。通过与河流型型水牛SRY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编码区202位碱基处存在1个错义意突变G/C,沼泽型水牛为G,河流型水牛为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PCR-SSCP方法,对我国地方沼泽型水牛和引进河流型水牛共124份样品进行了该突变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平菇菌糟替代苜蓿对福建黄兔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菌糟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在福建黄兔配合饲料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方法:选用35土2日龄断奶福建
本论文分别以北京油鸡、五指山小型猪肝脏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目的基因片段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北京油鸡PGEM-T-IL-15、PGEM-T-IL-18、PGEM-T-CRABP、
牙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牙鲆进行遗传改良有助于实现牙鲆种质资源的优化和保护,推动牙鲆养殖业的健康
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的帮助下,更多的人类疾病和重要农业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被发掘出来。但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直饱受两个问题的困扰:大量的假阳性和令人惋惜的假阴性。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酶制剂对13~17日龄滩羊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能力的影响。将6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E、F、G、H、I、J、K、L 12个处理
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本研究以黑鲷仔鱼为研究对象,研究维生素C对黑鲷仔鱼生长、鱼体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鱼体维生素C含量、鱼体抗氧化性能及RNA/DNA比值等
哺乳动物毛被是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媒介,是动物体的一个高度进化和高度适应的复杂系统,它包含了动物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信息,也表现出动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大量综合信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鸡生长与免疫抑制综合征病毒(暂定名, CSISV)对肉仔鸡生长抑制的机理。试验选用1日龄ROSS308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