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加强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今我国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以高昂的兴趣和热情进行学习,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主体参与意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主要起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等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考虑问题。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体参与意识进行了分析。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时刻谨记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教学活动的轻松氛围,继而提高阅读学习的热情。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学生对“翡翠”“连绵不断”等词语不熟悉,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主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收集的资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过程被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询问哪些学生去过桂林,对当地山水景色的看法等。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还处在活泼好动、思维发散性强的阶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常见的趣味教学方法主要有游戏、情景设置、比赛等,由于阅读内容的豐富性和故事性特征,一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设置的方法。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可以充分利用该阅读内容故事性强的特色,组织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是怎样使乌鸦上当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的表演中,可以充分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心理活动,从而了解文章的意思。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狐狸与乌鸦》编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产生投入教学活动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
小学生虽然想象力比较丰富,但理解能力较弱,只能理解一些比较浅显层次的阅读内容,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理解所有的阅读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阅读内容转换为视频、图片、符号、彩色文字等表现方式,使文章更加浅显易懂。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春雨沙沙的声音,让学生在声音氛围的烘托下,回想起春雨,从而加深学生对春雨的理解。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春雨中的草地、泥土、动物等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讨论春雨的颜色、形状等,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春雨的看法及在春雨期间发生过的趣事等。该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象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的优势,可以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
四、做好课外引导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需要做好课外引导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阅读课外读物,并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读物,并讲述自己的读后感。
如语文教师可以向介绍推荐《平凡的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课外读物。学生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最喜爱的故事或角色,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也可以自主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课外读物,并介绍该课外读物的优点。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交流互动中,而且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提高。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如今学校及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个性,开展了一系列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忠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2]叶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主体参与意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主要起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等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考虑问题。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体参与意识进行了分析。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时刻谨记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教学活动的轻松氛围,继而提高阅读学习的热情。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学生对“翡翠”“连绵不断”等词语不熟悉,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主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收集的资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过程被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询问哪些学生去过桂林,对当地山水景色的看法等。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还处在活泼好动、思维发散性强的阶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常见的趣味教学方法主要有游戏、情景设置、比赛等,由于阅读内容的豐富性和故事性特征,一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设置的方法。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可以充分利用该阅读内容故事性强的特色,组织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是怎样使乌鸦上当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的表演中,可以充分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心理活动,从而了解文章的意思。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狐狸与乌鸦》编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产生投入教学活动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
小学生虽然想象力比较丰富,但理解能力较弱,只能理解一些比较浅显层次的阅读内容,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理解所有的阅读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阅读内容转换为视频、图片、符号、彩色文字等表现方式,使文章更加浅显易懂。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春雨沙沙的声音,让学生在声音氛围的烘托下,回想起春雨,从而加深学生对春雨的理解。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春雨中的草地、泥土、动物等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讨论春雨的颜色、形状等,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春雨的看法及在春雨期间发生过的趣事等。该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象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的优势,可以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
四、做好课外引导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需要做好课外引导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阅读课外读物,并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读物,并讲述自己的读后感。
如语文教师可以向介绍推荐《平凡的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课外读物。学生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最喜爱的故事或角色,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也可以自主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课外读物,并介绍该课外读物的优点。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交流互动中,而且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提高。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如今学校及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个性,开展了一系列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忠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2]叶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
(编辑:马梦杰)